创业融资系列之三十二“网络视频产业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本刊记者 户才和
网络视频行业的蛋糕正在迅速扩大。2006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还只有1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2007年预计将超过5亿元人民币。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将网络视频广告从互联网广告当中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一类。到2010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整体收益有望超过30亿元人民币。 但是由于内容同质化、视频网站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对于绝大多数网络视频企业来说,短时期内单纯依靠广告收入还远远不能达到收支平衡状态。网络视频行业内的人士普遍预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将只有不到20家的网站能够生存下去,“现在的200多家视频网站90%以上都将被收购或者死亡”。 刚刚获得DFJ、DFJ-龙脉、软银中国、BlueRun等总计超过2100万美元第二轮融资的PPLive,则不仅将可以活下来,而且很有可能会活得更好。 校园里的创业启蒙 2006年“超女”期间,很多粉丝用一款名为“PPLive”的网络电视软件,就能够坐在自己的电脑前观看节目实况了。 而在此前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身为球迷的PPLive创始人姚欣,虽然不再需要通过订阅《体坛周报》而直接从新浪等网站就能够及时获得世界杯相关资讯了,但是姚欣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宿舍里当时没有有线电视,“想看没处看,只好15个兄弟租一个宾馆房间看球”。 5年前世界杯期间的这个场景,给时年22岁的姚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3年,SARS横行,刚刚考完研的姚欣趁着那段时间没地方可去,索性就尝试着以技术手段来解决在互联网上观看电视节目的问题。 PPLive的雏形就此诞生在了华中科技大学韵苑宿舍。 2003年9月,姚欣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之棠教授的研究生,主攻网络安全。2004年暑假返校后,姚欣却向学校申请休学创业,理由是“看好PPLive的应用前景”。 姚欣的决定让导师李之棠感觉直发愣,“1年前,这个小伙子可是踩着分数线成为自己的研究生的。”而且,之前姚欣还曾有过有过和师兄一起创办网站失败的经历。但是姚欣的想法得到了李的支持。李是姚欣每年寒暑假回到河南老家打工的公司老板,具有十几年的高科技企业运作经验。这次又是在李的支持下,PPLive得以启动。 最初以韵苑26栋寝室为工作室,计算机中心为服务器托管,姚欣和团队成员们开始了封闭式开发。由于住在校外,姚欣每天都要往返于自己的住处和位于韵苑26栋的工作室。 2004年年底,PPLive1.0正式在韵苑26栋诞生,2005年2月,PPLive软件正式上线,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进行小范围的测试。之后,PPLive便火速在校园内和武汉地区教育网传开了。当时,仅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PPLive用户就已达到1700多人。 1999年姚欣刚入学时就恰巧遇到了优秀互联网企业校园行活动,并看见了自己崇拜的丁磊。那时姚欣的想法是,“毕业后先就业,条件成熟后,30岁开始创业。” 但是,网络视频的机遇使得姚欣不得不把自己的创业计划提前付诸实施了。 转战上海 虽然姚欣为了创业连研究生课程也没有正常读完,但是姚的举动没有能够感动投资商。 2004年创业之初,姚欣先后拜访了近百个投资商,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挡了回来。这种状况直到软银中国(SoftBankChinaVentureCapital)主动找上门来才有了改变。软银中国在找到PPLive之前,曾经投资了网视天地(后被万众传媒收购)。在软银中国当时的投资布局当中,网视天地负责跟影视等内容提供商合作在互联网上传播节目。软银中国的想法是再投资一家提供网络视频底层技术的公司,以便不断完善其网络视频产业链。同为软银旗下的Coolstreaming以及陈一舟的Pcast相继进入软银中国的视野,但是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而没能谈成。
2005年年初,软银中国的投资经理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武汉。这位投资经理在华中科技大学校门口给正在着急找钱的姚欣打了个电话,原本只知道北京有个软银亚洲的姚欣直到见面之后,才相信上海还真的有个软银中国。 紧接着,那时还没有多少钱的姚欣坐火车赶到了上海。在一间会议室里,姚欣见到了薛村禾、华平等软银中国投资团队几乎全部成员,并接受了后者将近6个小时的拷问。拷问的结果是,姚欣很快就获得了软银中国20万美元天使性质的种子投资。 2005年5月,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PPLive)在上海注册成立,姚欣出任CEO,李出任执行董事,但是主要运营活动仍然集中在武汉进行。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外一间租来的40多平方米居民房里,姚欣带着六七个年龄跟自己差不多大但是同样满怀激情的年轻人,踏上了实现梦想的旅程。 PPLive在这间4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内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软银中国投资时提出的“用户半年翻5倍的要求”。另一方面,软银中国的20万美元种子投资足足支撑了PPLive活了10个月的时间,直到PPLive获得了来自Bluerun领导的、软银中国参与的第一轮500万美元投资。 在投资方的支持下,PPLive开始携P2P核心技术,试图以流媒体旗手的姿态全面进入媒体运营产业。“想要实现这种转变,把公司从武汉搬到上海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姚欣看中的上海这座大都市蕴藏的丰富的媒体相关资源。 2006年9月,PPLive正式进驻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实现了注册地和运营地的统一。 从技术到内容 2005年年底,PPLive开始第一轮正式融资。由于当时还没有受到来自youtobe的诱惑,姚欣为年幼的PPLive准备了一份包含B2B(技术服务)和B2C(视频直播)在内的商业计划书。沿着现有的技术路线为视频网站提供服务,对于PPLive来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进军媒体行业则是姚欣当初休学创建PPLive的初衷。 但是这份看似顺理成章的商业计划书在投资商那里却受到了冷遇。投资商们感到困惑的是,“姚欣你小子究竟想做什么?”与此同时,PPLive原本寄希望通过给视频网站提供技术服务来获得一些提成收入,结果也没能收到什么钱。 PPLive这种状况跟早期的百度非常类似。不同的是,百度是在获得第一轮融资后才把自己的角色从技术服务提供商调整为门户;PPLive则是在第一轮融资期间就开始了从技术提供到媒体平台的角色转型。 PPLive定位的调整获得了投资商的认可。2006年3月,刚刚进入中国内地不久的Bluerun就在PPLive身上下注。Bluerun是一家全球性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10亿美元。迄今为止,PPLive都是Bluerun在中国为数不多的投资组合之一。 Bluerun的介入加速了PPLive向媒体公司转型的步伐。相应地,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在去掉“技术”两个字后也就变成了上海聚力传媒有限公司。 PPLive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关系遵循了从渠道到厂商的路径。PPLive最初的内容提供商都是像东方宽频、九州梦网、新传体育、优度(买断电影《夜宴》网络发行权)宽频、鸿波网视、中凯文化一类的视频渠道。这些企业大都早就是PPLive的合作伙伴。姚欣笑称,“当年的工也算是没有完全白打”。 渠道之上,光线传媒、欢乐传媒、太合传媒等传统内容厂商也相继成为PPLive的合作伙伴。电视则被姚欣看作是PPLive内容合作的重点突破对象。截至目前,PPLive已经和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超过20家电视台达成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 PPLive希望能够跟内容提供商尽可能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技术则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 PPLive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基本上采用保底分成的模式,PPLive给内容提供商的分成比例大致在30%--50%之间。 加速贯穿产业链 2006年9月刚刚搬到上海的时候,PPLive的员工规模已经超过了80人,其中有十几个都是姚欣在华中科技大学时的校友。 虽然这些技术背景的员工在PPLive实现“用5M到10M的带宽,支持几十万人或数百万人同时在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当时PPLive的商业模式中还缺少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广告销售团队。 事实上,PPLive早在2006年7月就已经开始小规模试验“贴片”广告的效果。2006年10月,PPLive正式和好耶达成战略合作,开始系统性地尝试视频广告业务。同期,上海江畔传媒成为PPLive在网络游戏行业的广告独家代理。 作为视频广告产业链成熟的标志之一,PPLive已经成为著名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的客户。“我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客户公司目标受众消费者的行为习惯。”AC尼尔森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庾良建表示,“广告主(企业)和广告公司对于视频广告的接受程度已然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在PPLive的节目缓冲时间已经可以看到欧莱雅、箭牌糖果、LG、爱国者、盛大、网易等企业投放的产品及品牌广告。2006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PPLive以视频广告为主的收入总额已经接近500万元人民币。 2007年6月,在来自DFJ、DFJ-龙脉等总计超过21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完全到位后,PPLive开始加速整合视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很多企业开始只是尝试性地短期投放,现在有些企业已经愿意签全年的合同。”姚欣预期,2007年PPLive的广告收入每个季度都会翻倍,“收入总额可能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2007年9月19日,“新媒体.为您聚力2008年PPLive广告推介会”在北京盛大召开。种种迹象表明,获得融资后的PPLive已经开始全面启动“视频新媒体”战略,目标直指正在迅猛发展中的网络新媒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