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创造市场,而对GPS在中国漫长的落地旅途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刊记者 崔瑜
随着中国智能交通的高速前行,移动导航产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成熟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产业在中国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奔驰的越野车上,奋力攀行的户外一族手中,那些曾经一度显得超前时髦的车载导航装置和便携式导航装置和GPS手机,就代表着GPS最普及的移动导航应用。昔日的地理测量图商变身为今天的移动导航解决方案提供商,火爆后归于凋零的MP4厂商也变身为移动装置生产商,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2007年11月初,首届中国移动GPS产业峰会的召开,其背景正是中国智能交通的迅速发展,所带动的民用市场GPS的增长。汽车和手机等终端的普及,是移动导航渐热的又一客观条件。赛迪顾问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PND(便携式移动导航系统)市场销售量约达到1896万台,除了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外,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全球PND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高速增长也在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两个GPS应用最大的市场得以充分体现,2006年,中国GPS手机销售量为10.5万台,而2007年的前9个月中国市场总共销售了29.4万台。 这些数字再次证明了小平台创造大生意的魔力,其中手机正在逐渐成为移动导航的最佳平台。此前国内的GPS应用服务市场,汽车导航应用特别是前装市场的应用一直是主导性的业务,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移动导航业务日益成为GPS应用服务市场的增长动力源泉,其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车载导航,GPS也有可能成为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后又一个手机上的重点应用。 在几乎所有信息技术亮点都被翻检出来进行新一轮投资、加速赶上新经济大潮的这个年代,古老的地图行当也飞速移动发展,GPS产业或者更细致地说是移动导航产业,渐入佳境。 这一时刻的投资热土 华登国际(www.waldenintl.com.cn)投资总监钟良说,在交通堵塞的北京,他常常会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思考解决出行问题相关的项目和新技术,包括通过手机用WAP方式查询地图信息,还有GPS导航技术,这些都是新经济创业的趋势。 移动服务拥有无限的幻想空间,但VC的热钱仍热衷于流向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移动服务,只有在一片尚存大片空白的商业土地上,初行者才可能在摸索中,得到俯拾皆是的利益回报,但好时光不会太久,很快嗅到价值味道的商业大鳄们便会不期而至。这一点,在2007年夏天,华兴资本总裁黄胜利的一次演讲中也有提及,他认为在最有价值的移动多媒体领域,收购图片网站、数字音乐网站,移动导航软件公司已经成为诺基亚(www.nokia.com.cn)、Google(www.g.cn)等巨头公司的一个走势。 那么原本耕耘于此的那些地图商和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又作何想法? 《福布斯》的中文版近日揭晓了“2008中国潜力企业榜”榜单,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和北斗星通成为仅有的两家导航产业上榜企业,并以其优异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率分别位居第53名和第125名。这份榜单的制榜人刘瑞明先生表示,汽车导航、手机定位、互联网位置服务等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将更紧密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起步于国土资源测绘领域、如今在GPS发展中已经有数年历史的这批企业,大多已拿到了为数不小的风险投资,这会为它们扩展市场、将来上市做一些准备。而这种风投的青睐,在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一种风向。2006年5月23日,戈壁投资(www.gobi.cn)合伙人牵头向导航电子地图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注入了30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06年9月,美国中经合集团和IDG(www.idg.com.cn)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北京图为先科技有限公司1000万美元。 不仅仅是VC有兴趣,就如黄胜利所提及的那样,产业上下游的公司,对移动导航这个链条环节也投诸了超乎寻常的关注。2007年,诺基亚以81亿美元的天价将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收入囊中,由此再掀数字地图的资源争夺战高潮。据悉,这是诺基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此外有名的案例还包括在2006年7月,全球第一大汽车导航设备厂商TomTom以18亿欧元的代价收购了导航产品提供商TeleAtlas。 GPS十年 诺基亚公司正在进行一场部门改组,其大中华区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强告诉记者,现有的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将改名为移动商务部,以诺基亚最强势的终端部门为核心进行相关的移动商务拓展。 包括摩托罗拉(www.motorola.com.cn)、多普达在内的手机厂商在内,其实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就是在单一的移动终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将现有的用户开发为潜能无限的移动商务客户群体,那毫无疑问将是另一个广袤的发展空间。 GPS产业崛起不是一个偶然。从几年前的宇达电通(www.mio.com.cn)(Mio)到目前诺基亚、摩托罗拉、多普达、夏新(www.amoi.com.cn)的全面参与,可以说明企业的市场行为确证了手机平台上的GPS机会。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后装导航地图软件市场分析报告》,目前凯立德(www.carelond.com.cn)在导航电子地图软件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率超过了40%,名气更大的灵图紧随其后,和城际通分列二、三位。在GPS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GPS的应用只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目前,其民用领域已经包括了陆地运输、民用航空、通信、农业、医疗应用、科研、家电、娱乐等多个领域,汽车导航只是其中最著名的应用之一,而眼下要把手机视作最有前景的方向。 凯立德公司副总裁嵇然说,过去GPS厂商,尤其是凯立德这样的公司往往面对的直接客户都是企业,很少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但现在他们希望走向台前,了解移动导航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而这番表态,很大程度上源于手机这样的消费级终端大量进驻这些GPS厂商的市场,这对他们绝对是个好消息,正在庆祝成立十周年的凯立德至少已经有了过亿的年收入,当然,这已经代表了目前GPS厂商正向着较佳的生存状态发展。 包括凯立德、四维(www.swell.com.cn)、灵图、高德等走在前面的GPS领军企业,最初也都是从国土资源测量领域起家,国家政策对这个领域的监管甚严,在制约了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先行者的利益。 但是在凯立德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盗版问题。一位分析师表示,目前威胁整个产业蛋糕难以做大的问题,就是盗版软件。嵇然显得比较淡然,她认为即使是微软这样的专业公司,也难以杜绝盗版,对待这个问题不妨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厂商可以从自己着手,比如提高正版软件的增值服务,给予诸如升级服务之类的配套措施,当消费者意识到正版软件的好处,自然会愿意付费。而她认为目前的消费者心理价位,应该是2000~3000元,这也符合主流观点。 这也是GPS厂商对待盗版问题的普遍态度。目前取得国家电子地图测绘资质、出版电子地图的供应商并不多,也就四维图新(www.navinfo.com.cn)、瑞图万方(www.ritu.cn)、凯立德、易图通(www.emapgo.com.cn)、灵图、高德、城际通等11家。分析师称,对待GPS这样一个还亟待扩展用户群、做大市场的渐成熟产业,打击盗版过重,可能会将某家厂商的用户推向其它厂商的怀抱,而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盗版用户明天不会成为付费的正版用户。 回报与梦想 上市,这恐怕是目前主流GPS厂商的心中梦想。 有消息称,获得多次投资的灵图已经在积极调整内部架构,并且完成了对一家设备厂商的收购。凯立德副总嵇然也表示,在引进外部投资之后,接着考虑的就是上市计划,但“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分析机构则认为,目前之所以不是合适时机,主要还是因为GPS虽然已经渐入成熟期,却还未到集中爆发的阶段。嵇然不愿意过多透露凯立德在利润增长方面的情况,却举例说,在研发、测绘的投入,每年超过1个亿;而即便有这么大的投入,很多时候营收的增长也许不来自于产品价格的提升,而是配套的产业合作,比如有的GPS厂商可能过去专注于车载装置,而如今发力于PND市场,份额提升很快,再比如凯立德在稳固PND的同时,也积极投入了非智能手机的移动导航,并迅速做大了这块市场,目前除了和摩托罗拉、诺基亚展开合作外,还与联想(www.lenovo.com.cn)、金立等众多国内厂商广泛合作,这些都放大了日后企业增长的可能效应。 在期望值最大的手机领域,真正称得上GPS手机的,2007年也不过几百万台,这在跨国手机厂商在中国动辄几千万台的销售目标中,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所以把目标放的更宽,是当务之急。 显得杂乱的GPS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GPS硬件品牌的众多,这也恰恰是移动导航最低的门槛。相对而言,软件部分尤其是电子地图,通过国家甲级测绘资质的不过11家,信息点的多寡、路网的覆盖程度、导航引擎的算法都至关重要,这恐怕也是为何虽然迟迟不到上市时机,但灵图等厂商仍然保持不疾不徐姿态的重要原因。 上市梦想还有一重阻碍。自1996年美国政府签署GPS总统法案,并确定GPS系统无偿开放给民间后,国际GPS并无标准出台,这将对未来GPS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在本世纪初,也就是2001年国际上开始制定国际通行GPS标准《ISO/TC204-WG3.4导航数据标准》,GPS产业才正式有了自己的标准,当初参与标准制定的国内唯一一家企业就是如今的凯立德,跟它同一年代起步的灵图也经历了委托研发、自主研发、自主标准方案发布几个阶段,从地图测绘、车载导航到如今的智能与非智能手机平台,十年变迁,相对于同期起步的互联网、IT等中国最热门的新兴产业,GPS厂商们的梦想,也该到了收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