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产品价格走势 从消费结构失衡 看农产品价格走势



    全球粮食消费结构及贸易政策的改变对粮价的上扬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李建雷/文

  发端于2006年秋季的农产品牛市行情,引起了广泛关注。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加剧了世界各国的通胀压力,市场把粮价的大幅上扬归结于全球粮食的减产、世界经济格局的不稳定及粮食能源属性的开发,这固然不错。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全球粮食消费结构及贸易政策的改变对粮价的上扬起到了很强的推波助澜作用,这种情况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影响粮价。

  玉米、小麦、大豆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因为其总产量在粮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都有成熟的期货市场,其任何一个品种价格的波动,都会通过期货市场在全球范围很快的被传播、放大,因此研究此三个品种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粮食价格的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农产品价格走势 从消费结构失衡 看农产品价格走势
  一幅比价关系图引发的思考

  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不考虑种子、农药及化肥等种植成本的差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同季作物的产出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这些作物皆来自于土地,而土地的成本在同一地点和时间是固定的,这样同季的作物就形成了竞争关系,如玉米和大豆。正是因为这种竞争关系导致相关竞争作物的价格和单产水平保持反比关系。如玉米和大豆的单产比近13年来一直维持在3:1-4:1,那么正常情况下大豆和玉米的比价也应该维持在3:1-4:1,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13年来,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在1.7:1-6:1之间,大部分时间的比价在2:1-3:1,低于单产比的区间,这说明玉米的种植成本比大豆要高。2008年4月前,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关系一直维持在2.5:1-2.9:1,这说明大豆的价格相对偏高,种植大豆带来的收益要好于玉米,因此在美国农业部(USDA)3月底的种植意向报告中大幅调高了大豆的种植面积。

  如果说玉米和大豆属于种植竞争关系,那么大豆、玉米和小麦的关系就属于使用竞争关系了。此三种作物的使用竞争关系表现在饲料生产上,大豆压榨出豆油后剩余的豆粕是饲料最重要的蛋白饲料,而玉米是饲料中最重要的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是构成配合饲料的最基本的部分,在单纯的从饲料生产中,二者没有竞争关系,但是小麦则和玉米、豆粕形成了使用竞争关系,这主要和小麦的营养成分有关,小麦含有较高的蛋白,因此在饲料中增加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同时也就降低了豆粕的添加比例,而且正常情况下,小麦价格比豆粕价格要低,这对饲料配方成本的降低有利。由于畜禽日粮营养标准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小麦在饲料中使用的情况,地区差异较大,目前使用小麦做饲料最为广泛的是欧盟,其小麦用于饲料的比例已经占到小麦总消费的45%-50%,另外,由于中国有庞大的小麦产量,而且随着小麦价格上扬幅度相对落后于玉米,导致中国饲料中小麦添加的量也在逐步提高,小麦和玉米的替代主要是出于成本和地区资源多寡的考虑。小麦替代玉米在美国和南美等耕地面积充足的国家和地区不明显。

  由于大豆、玉米和小麦的竞争关系,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此三种作物的比价关系应该是波动很小的,或者接近于一个恒值,一旦任何一个比价关系发生波动,必然会引起另外两个比价关系的波动,把平衡的市场打破,价格波动方向往往跟随供需偏紧的品种,即上扬。由附图可以看出,2003/2004年度,大豆、玉米和小麦的比价关系发生了紊乱,不过市场修复这个不平衡的比价关系,用的时间比较短,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此三种作物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尤其是玉米和小麦的比价,几乎成为一个恒值,然后在2006年的10月后,这种理想的比价平衡状态又被打破,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市场努力再次修正这个不平衡的比价关系,面临方向的选择。

  从附图可以看出,自2006年下半年,大豆和玉米比价、小麦和玉米比价出现了一个大幅的下滑,这导致小麦的竞争力增长,也就是说玉米的价格相对偏高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玉米价格的相对偏高会导致饲料对小麦的消费,而小麦的消耗增加又会限制豆粕的需求,这种情况持续到2007年的5月份左右,之后随着小麦的减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小麦的竞争力减弱,间接的刺激了玉米和豆粕消费的增长,在美国大豆2007年本来播种面积就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给美国大豆带来持续上扬的动力,尤其是欧盟显得最为突出。如2006年至今,在欧盟饲料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欧盟进口玉米从2005/2006年度以前正常的300万吨以下,突然增加到了本年度的1150万吨,豆粕消费从3299万吨,增长到了本年度的3535万吨,增长236万吨。

 世界玉米、大豆和小麦供需及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自1996年以来,世界玉米、大豆和小麦生产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总产量从13.1亿吨,增长到了2007/2008年度的16亿吨,增长了22.1%,年平均增长1.84%。总消费量也出现了旺盛的增长,从1995/1996年度的12.7亿吨增长到了2007/2008年度的16.3亿吨,增长了28.3%,年平均增长2.36%,可见在这12年中消费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总供应的增长,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自2001/2002年度后的大部分年度里,总消费量是高于总产量的,也就是说,自2001年后开始消耗库存。目前此3种作物,世界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相对于需求的稳步增长,供应的波动性非常大,供应的突然放大或者缩小,直接导致了供需的阶段性不平衡,促进了行情的形成。如1995/1996年度和2003/2004年度。

  自1996年以来,世界小麦的消费没有明显的增长,总消费量从1996/1997年度的5.64亿吨增长到2007/2008年度的6.17亿吨,增长了9.4%,年均增长率为0.78%,尤其是1998年后消费增长十分缓慢;而同期大豆的总消费量从1.34亿吨增长到了2.34亿吨,增长了74.6%,年均增长率为6.22%,至今大豆消费依然保持较旺盛的增长;同期玉米的总消费量从5.59亿吨增长到了7.74亿吨,增长了38.4%,年均增长率为3.2%。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结构变化,分析原因主要是小麦依然保持传统的食品属性,目前大部分的小麦依然是人直接食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温饱型传统口粮的消费减少,更多的消费肉蛋奶等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在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区是美国使用豆粕-玉米型饲料配方结构的影响下,小麦缺失了消费增长的动力,导致在世界小麦、大豆、玉米总播种面积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小麦缺乏竞争力,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处于弱势低位。数据显示,1996年到2007年,世界大豆、玉米、小麦播种总面积从4.15亿公顷,增长到了4.66亿公顷,增长了12.3%,而小麦面积所占比例则从53%降低到了47%,大豆从15%增长到了19%,玉米从33%增长到了34%。

  贸易政策及贸易格局的改变对价格的影响

  单纯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豆、小麦和玉米的总产量和总消费量是紧平衡的,并没有引起价格大幅上扬的理由,而此3种作物的价格却是出现了大幅的上扬,尤其是小麦和大豆,这除了和小麦、大豆产量的大幅降低及长期消费结构的改变等原因外,世界各主产国的贸易政策的改变也对价格的上扬起到了促进作用,2007-2008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暴涨,世界各粮食出口国为了避免引起国内粮价的跟涨,稳定国内物价,部分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小麦和玉米的出口,这直接导致对美国玉米和小麦需求的增加,刺激其大量出口,如玉米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950万吨,而小麦出口增加了1000万吨,促进CBOT大豆、小麦期货市场的大幅上扬,因为全球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又传导到全球。

  在不考虑宏观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总结本文的观点如下:

  1.从长期看,由于美国的燃料乙醇计划,导致玉米需求快速增长,玉米播种面积本身就需要一种需求平衡的状态,更何况还要和大豆争地,这种不确定性会使玉米、小麦和大豆消费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而这个平衡状态的寻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引起此三个品种价格的频繁大幅波动,更主要的是长期继续上扬。

  2.从本年度看,从USDA3月底的种植意向报告看,2008/2009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会降低,在美国玉米保持旺盛需求的情况下,美国玉米库存会继续呈现减少的态势,并支持美国玉米价格,进而支持了大豆和小麦价格,虽然美国畜禽存栏的降低,美国豆粕和玉米的国内消费相应出现一定减少,这是对价格不利的因素,但是影响不了价格方向。

  3.国内方面,豆类更关注国际价格的传导作用,而玉米和小麦还是处于政策市,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单位为中粮期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2655.html

更多阅读

社会财富结构失衡 财富500强榜单折射经济结构失衡

     财富500强再添中国“新丁”。7月9日,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揭晓。中国上榜公司又创新纪录,达79家,其中出现了13张“新面孔”。这是中国大陆(含香港,不包括台湾)的上榜公司连续第9年增加,目前数量已经超过日本,仅次

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 钼产业消费结构及市场分析

一、消费结构分析钼是一种珍贵的稀有高熔点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是生产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和合金铸铁等的重要合金化元素,钼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等特性。

水火电结构失衡补贴 诊脉结构失衡

  □姚洋  “结构失衡”是近几年来对中国经济讨论最多的话题。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实现了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也遇上了结构失衡的难题。  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的主旋律是改革,经济增长动力也主要来自改革。但这20年经济增长

浅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浅谈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消费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要实现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

声明:《2016农产品价格走势 从消费结构失衡 看农产品价格走势》为网友夜夜承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