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震对股市的影响已经淡化”的观点,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密切关注地震可能引发股市“余震”。
撰稿·张静(记者)
又见5·19。 1999年的这一天,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行情,短短一个半月大涨60%。9年后的“全国哀悼日”,沪深股市停牌3分钟寄托哀思,无论大涨与大跌,似乎都不符合如此悲恸的气氛。大盘默默地围绕着3600点窄幅盘整,以缩量收阴祭奠遇难同胞。 不空仓、不抛售当灾难瞬间降临,国金证券都江堰营业部所在的大楼一侧完全倒塌,只剩下裸露的钢筋和被惊呆至手足无措的股民。由于地震正好发生在交易时间,西南证券重庆嘉陵桥西村营业部500多名股民仓皇出逃,连交易程序都没退出。不少机构资金的操盘手因担心地震波及不敢“死守一线”,导致大盘在当日尾盘出现打压后一度无踊跃接盘。 接连几天当地电视和广播都无暇顾及股市,在都江堰市中医院救助点的帐篷内,55岁的杨国华看见广州日报记者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马上就问:“能上网吗?能帮我看看股市今天情况怎样吗?”5月12日,中国证券市场恰好处在4·24反弹行情或向上突破的“变盘点”。股谚有云,利空出尽是利多。当日上证综指在统计局公布4月通胀率为8.5%后,反而顶住了压力急升146.98点,上周成为抛售对象的银行及地产股倍受追捧。未料下午2点半惊传噩耗,沪深股市的反弹行情在创出盘中最高点后戛然而止,突然掉头直下。大地震以及45家川渝上市公司同时暂停交易,在股市中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更令投资界不安的是,就在CPI数据公布的当天下午,央行就决定从下周二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5%。政策出台得那么迅速,是否意味着紧缩的速度和力度可能超出预期?面对双重利空的空前考验,13日上证综指早盘大幅跳低111.27点,整日走势仿佛降半旗。一位股民告诉记者,股市还没开盘他就匆匆赶到了营业厅,准备卖出股票。他清楚地记得年初雪灾发生后,股市“雪上加霜”大跌了16%。这次大盘在印花税利好出台后依然横盘整理了这么久,谁能保证这场震级超过了唐山大地震的天灾,不会将刚刚试图走出底部的大盘“打回原形”?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股市开盘后并没有出现大面积跌停,上证综指仿佛正常调整,仅仅下跌了66点,深市还数度出现红盘。14日沪指大涨2.73%,创出5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在5000点做多、3000点做空,饱受指责的公募基金,也突然“反手做多”,护盘明显。上海证券交易所Topview数据显示,5月12日基金尚合计净卖出16.025亿,但从5月13日至5月15日,基金账户合计净买入73.741亿元,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持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 据悉,就在灾情发生的当日深夜和13日早上,证监会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各证券期货交易所和受灾辖区证监局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从基金的表现来看,“稳定压倒一切”已经得到了机构资金的普遍认同。 资深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奥运会之前,特别是在地震这种灾害到来的时候,证券市场的稳定也是‘讲政治’,是对抗灾减灾的最大支持。”广大股民也没有让政府失望,虽然力量渺小,亦发起了“不空仓、不抛售,勿发国难财”的运动,不少人将MSN签名变为“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资本市场一向不相信眼泪,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如今罕见地升华为“爱国市”,财经专业媒体还是予以了正面评价:本是刀光剑影的市场,在巨灾面前展现出少有的温馨。 向左走,向右走 延续了近段时间炒作题材股的风格,灾后重建概念受到市场短线的追捧,四川、重庆本地水泥、医药、钢铁、电力等板块出现连续大幅拉升,直接造成渝股指数的涨幅远远大于沪、深两市大盘指数。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李国旺表示:“四川金顶、国栋建设、四川路桥、中汇医药等复牌后强势涨停,当地电力股上涨也很强劲,明星电力、西昌电力等个股被封至涨停板。14日沪深股市强劲反弹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普遍担忧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冲击,但从已经复牌上市公司披露的情况来看,这次地震对当地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市场人士认为,由于这次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相当巨大,在灾后重建中川股作为本地企业地域优势凸显。因此,四川本地股在复牌后纷纷走强。” 他认为地震带来的水泥和钢材需求从量上将远远超过年初雪灾后的需求,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从医药、水泥、钢铁到15日的电力与机械,灾后重建板块一一发力。不过值得普通投资者警惕的是,投机因素在把这些股票的估值推向高位的同时也蕴含了一定风险。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指出:“考虑到水泥的运输半径,把所有水泥类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封上涨停,只能是一种低劣的题材炒作。国内上市公司众多,对于那些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有关联的,要细细梳理,不能盲目。” 灾难总归要有代价。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除保险股外,川渝板块中的电力、交通运输、高速公路、房地产开发商、自来水类和在当地有大量业务的制造商可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而同样是爆炒灾后概念,香港、内地两路游资的胆识却大相径庭。当A股游资直扑医药、建材股时,港股游资则富有想象力地大炒银行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股是一个利空,但是在对天灾过后内地或放松银根的憧憬下,13日港股不仅没有被震散,反而在中资银行股的集体狂飙中创下近3星期以来的最大单日升幅。香港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认为:“内地银行今年首季的增长强劲,主要因为去年底雪灾后中央放宽宏调措施,相信中资银行股这次将再受惠,其中以公司借贷业务比重较高的建设银行最受看好。”据悉,央行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确保抗灾所需要的贷款供应。在报经总行同意后,对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海富投资的总经理赵哲认为银行股已经具备了超跌反弹的空间,值得关注。但中央会继续保持紧缩立场,宏观调控措施将不会因为局部事件而改变总体方向。 “余震”犹在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周。受到多重利空影响15日权重股纷纷回落,1小时跳水70点,将全天努力抹平。A股大盘的反弹仅仅维持了一日即重拾跌势。至5月20日,随着中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的纷纷回调,两市冲高回落,呈现单边下跌走势,沪指大跌161点,报收3443点。 另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担心:“这两天拉抬大盘的多为基金重仓股,因‘讲稳定’而强力做多的行情不知道可以维持多久。” 皮海洲指出:“我们股市最大的问题是大小非解禁。大小非违规减持的事情接二连三,证监会近期严惩大小非违规减持。但是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大小非通过0.99%的缩量减持以及通过大宗交易的过桥减持,同样会带给市场以巨大的减持压力。” 而近期交投不断萎缩,也呈现出浓厚的观望气氛,显示出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对后市都相对谨慎。赵哲认为:“前期非常活跃的农业板块、医药、能源等等都已经陷入沉寂,一些严重超跌个股的活跃,说明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强的恐高情绪。近期市场仍将呈震荡消化格局。从技术上看,毕竟前期跌幅较深,要想酝酿一波阶段性上扬行情,需要市场参与各方的积极配合,市场需要在相对低点进行充分的换手。” 自我国开设股票市场以来,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地震灾害。面对“地震对股市的影响已经淡化”的观点,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密切关注地震可能引发股市“余震”。 资料显示,日本1995年1月17日发生阪神大地震后,当天收市较上一个交易日,仅仅微跌。日经225指数从1月17日的19241开始一直下行,至1月23日17785点止跌,其间经历了4个交易日,下跌幅度为7.6%。而后日本指数又短期内出现比较大的数日反弹,最终受大地震对经济金融面的影响后期继续下跌,其间著名的巴林银行也因此受累破产。 而发生在美国加州以及印尼的地震也显示,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天内并没有对股市造成过大影响,但几天之后,灾情不断揭示和日益扩散,地震引发经济下滑的担忧传导并扩大到资本市场,随即出现股市大幅下跌。 桂浩明认为:“股市对自然灾害的反应很复杂,一般来说首先会选择下跌,随后又会依据灾害的具体情况,形成对某些具有抗灾概念股票的炒作行情。而大盘的最终运行态势,还是会依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截至5月18日,统计显示四川至少有超过14000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70亿元。此前注册地在重庆的西南证券分析称,此次地震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可能在1050亿-1900亿元之间;而据路透报道,风险评估公司AIRWorldwide表示,中国四川省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料将超过200亿美元。 李国旺分析道:“根据初步估计,四川省GDP占全国比重约为4.2%,由于受灾地区占四川经济总量的50%左右,地震的影响可能持续一个月左右,对今年全国GDP的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估计地震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导致全国消费下降0.6个百分点,灾后重建使全国投资增长上升约0.3个百分点。如果把主要受灾区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和湖北加起来,虽然人口占到26.7%,但占全国GDP的比重只有18%,因此对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历史经验来看,虽然地震对日本的工业生产造成了暂时性干扰,但生产活动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很快复苏。”赵哲认为:“地震对整个经济趋势影响并不很大,但是在目前我国通胀压力较大情况下,可能会加大调控难度,延长调控时间。” 一向有“天府之国”称号的四川,四川GDP中20%来自农业,高于全国11%的平均水平,其中大米产量占全国的7.3%,生猪产量占到全国的11.6%。而地震受灾严重的5个城市油料产量占四川省的37.51%,稻谷占到全省的28.96%,猪肉产量占25.73%。李国旺认为:“鉴于全球大米市场近期供不应求,恐慌情绪可能会导致米价继续上涨并加剧中国食品价格通胀的压力。”雷曼兄弟亦持相同观点。 此外,李国旺担心地震影响的主要是西部地区,可能会对两个重要资源造成影响,其一是矿石和能源,其二是人力。“西部地区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地震致使一些基础设施受到破坏,而在灾后重建期间,大宗商品、矿石的运输也会让路于其他灾后重建物资的需要。资源类和大宗商品价格因而将有所上升。而四川、重庆,也是外来劳动力重要的提供者,灾情可能让不少外来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回撤,导致沿海地区出现用工出现紧张,从而增加人工成本。如果地震造成能源矿石金属和劳动力工资进一步上涨,可能对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则认为:“这次地震,就农业而言,不会产生长期的影响。目前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最主要是一些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农业生产本身就不是很发达。而且四川不是粮食的主要输出省。它是人口大省,很多粮食用于保证本地消费。如果是东北出现类似的情况,那对全国的影响就会非常大。” 但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四川虽然不是商品粮输出大省,但地震可能会使农作物收成受到影响。如果产量不能满足本地消费,将会造成粮食供应的紧张。在粮价高涨的今天,也许会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的涨价行为。雪灾之时,我国调粮不及,紧急从越南进口大米,对方立刻拉升售价。” 梅新育认为这场灾害对我国肉类市场的影响可能大于对粮食市场的影响。由于年初的雪灾中我国已经冻死了五六百万头猪仔,此次震灾无疑是雪上加霜。李国旺谈道:“四川的资源类产品和生猪生产在全国生产的比重很大,而这类产品正是目前全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四川向外输出的猪肉约占全国消费的4%,地震短期内可能导致调出猪肉减少一半,根据猪肉的需求价格弹性约为3来测算,则将导致猪肉价格上升6%左右。而由于肉类价格对CPI的影响约为5%,因此将导致CPI上升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