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阴影 走出心理余震的阴影

 走出心理阴影 走出心理余震的阴影


黄湘源

  一个“日本股市往往在震后数天大跌”的传言真的就那么轻易地击倒了中国股市的抗震力?没有被“5·12”震垮的股市却在“4·24”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又回到了“4·20”之前的走势,不能不让人对曾经的自信产生深深的怀疑。

  是川渝有关方面发出的6~7级余震预警吓坏了股市?否。从此次8级大地震发生后这几天行情的整体表现来看,股市还不至于那么没有抗震力。更何况,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斗争中,那么多的散户和机构手勾手相约的“锁仓支持抗震”的盟约曾经激发起多么高涨的“爱国市”的热情。

  是地震灾害对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吓退了股市?也不是。地震灾害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有序而有效的抗震救灾行动不仅为灾后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激发了国人的灾后重建斗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总体上还不可能发生太大的改变。灾区上市公司所蒙受的损失目前看来也还没有超出可以想象的范围。更何况,当前各方面的政策从有利于稳定出发只会减负减压而不至于进一步的紧缩加压,这也是可以预期的。

  那么,难道还是大小非和再融资的非理性吓怕了股市?诚然,对于大小非和再融资的“余震”,人们还是不能不心有余悸,不过,接下来的两周内市场毕竟已无大量限售股上市之忧,此外,中国平安半年内不推出的承诺等于把“猛于虎”的再融资暂时锁在了笼子里,目前也不妨相安无事,投资者为什么还是不能稍稍松一口气呢?

  显然,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心病。

  “4·24”的救市虽然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于重回牛市的希望,其实并没有根本消除市场的心病。其原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于这轮从6000点跌到3000点的暴跌成因,至今仍未有一个统一得起来的认识,而且也是因为在下调印花税的“4·24”之前的那个“4·20”规范大小非减持通知,即使加上接下来又接二连三地出台了一个比一个严厉的限制细则,也还是不能让市场放心。治标不治本,毕竟并没有触及到真正的痛处,不可能一下子就令心中积聚日久的块垒释然冰消。

  A股市场的快速下跌同市场股票供求关系的急剧改变当然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大小非和再融资的威胁主要并不是表现在流通量的压力,而是利益不平衡的冲击,就像此次的汶川地震及其余震一样,这是来自地下深层地块运动的爆发。

  简单地把6000点到3000点的暴跌看成对1000多点涨到6000点的还账,除了让人对股市的稳定更加没有信心之外,丝毫也无助于市场找到价值的正确定位。事实上,无论是把上涨视为泡沫泛滥还是把暴跌视为价值回归,无不是戴着利益的有色眼镜看问题的结果。而在把监管当成指数调控的政策市只救市不纠错的情况下,谁不知道什么时候利好会不会突然又变利空。这是政策市的中国股市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救市不彻底,就像救人不救命。地震中有的人没有被倒塌下来的楼板压死,一抬上担架却反而马上就死去,是因为挤压综合症的坏死肌体一旦移开重压,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同样的道理,救市不纠错的市场依然对空穴来风的不对称信息缺乏免疫力,对心理余震更缺乏抗震力。而这,显然并不是浅尝辄止的救市行动包括投资者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指出:地震给整体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这就说明股市的转危为安并不缺基本面。但灾后股市跟灾后震区一样,信心、希望和勇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下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凝聚起来的。也就是说,需要的是管理层也要象领导抗震救灾一样充分显示出打好股市救市这一仗的决心和信心,并切切实实地把救市行动落实到以改革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包括发行机制改革、大小非减持流通机制改革、市场交易和监管机制改革中去。如是,何愁股市走不出心理余震的阴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282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理上的巨婴 怎么治疗巨婴心理

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理上的巨婴2014-09-04来源:黑天鹅图书作者:武志红  中国有一种自动的矫枉过正,比如这一代生活很困难,生了下一代孩子就很溺爱,溺爱长大的孩子没人性,他们做了父母,也会让自己的下一代品尝到匮乏,下一代匮乏的又养出溺爱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一、心理健康标准概述这些年我们见到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这些调查所得的结果极不一致,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例,高者有达50%上的,低者却不足10%。仔细研究这些调查,发现不同调查往往使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不同的判别

走出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针对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背离价值目标、背离教学规律的倾向,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要走出研究性学习的误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准课题,找好起点  把握好课题的来源:课题源于学习中的问题。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信息

我们必须走出思维怪圈 走出次级管理的怪圈(1)

三鹿奶粉“假蛋白”事件曝光后,网上流传着时任三鹿董事长的田文华的一段话:“我是清白的,企业也是清白的。”的确,三鹿拥有高科技管理工具,仅仅原料验收就有“1100道检测程序”;从国家有关部门三聚氰胺允许含量事后才公布来看,等待上级下

声明:《走出心理阴影 走出心理余震的阴影》为网友用辣条欺负了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