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将体现在通胀预期可能加强,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应该转向加息等价格型紧缩措施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张龙清/文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在当天公布了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公布结果在意料之中: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较上月8.3%小幅反弹,但较2月份触及的近12年峰值8.7%有所回落。 CPI依然高企,并没有引起市场大的“地震”。当日股市在CPI数据公布后,市场情绪逐步稳定,股指逐步扳回跌幅,反映CPI高企已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市场已消化。不过,当日下午四川发生高强度地震,确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意料之中遇上意料之外,会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5月13日,地震发生第二天,沪综指最终收跌1.85%。四川汶川高强度地震的发生,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了较大打击,从而拖累了股市(注:虽然5月12日中国央行在股市关闭后上调了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但这一措施在市场预期之中,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我们首先来看这次灾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根据公开资料,2007年四川省GDP仅占全国的4.2%,而来自四川省的工业生产亦只占全国总额的2.5%;这次震中汶川县,下辖6镇8乡,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人口11万左右,2006年全县GDP仅23亿元。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尽管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经济损失数据,但地震的受灾面和影响力,对经济的危害远不及年初中国南方的雨雪霜冻造成的损失,预计无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因此,地震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暂时的。不过,地震发生后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第一,通货膨胀问题。考虑到四川是中国农业大省和生猪基地,因地震导致部分地区交通受阻并影响到相关产品的供应,将会对中国紧绷的物价形势产生短期和局部压力,因而间接造成中国居民对通胀预期升温,这应是这次地震对中国经济造成最可怕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目前正处在“通货膨胀惯性”的拐点关键位置上(详见本刊2008年第17期《升值不如加息》)。如果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旦升温,他们的行为就改变了——就像扔掉烫手的煤块一样甩掉货币,当这种在证券交易所称之为“真实价值的逃离”——逃往商品形式的实物投资变得普遍时,即使是最没有商业头脑的人也会如法炮制。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在地震发生后,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升温而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 第二,货币政策问题。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所讲“更加关心反通货膨胀”。但是从CPI公布之后央行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的措施来看,央行在治理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方面还在协调平衡。实际上,采取数量型紧缩措施无论对治理通货膨胀,还是保持经济增长相对来说都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因为我们知道,在当前负利率年代,对于存款者来说,会激起当前的过度消费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借款负成本会引发更大的投资冲动。两者都将会引起更深一轮的通货膨胀。采取数量型紧缩措施或控制信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投资需求。但是实际上是抑制了代表中国创业精神的中小企业的有效需求,而对效率不高但是属于资源或行业垄断的企业影响不大。此外,采取数量型紧缩措施对于消费者的感受来说显然不如加息影响深切,对冷却正在升温的通货膨胀预期,作用较弱。因此,数量型紧缩措施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热的投资需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需求结构的矛盾,不利于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削弱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 在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需要资金,但由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影响不大,财政政策将在灾区重建方面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央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大取向将不会改变,但或许由数量型紧缩措施向加息等价格型紧缩措施转移。 (作者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