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一狼三眼



    朱海森

  6月28日中午12∶30,北京朝阳区尚都国际大厦21层,这是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公司于今年年初设在北京的海外销售处,办公室里的人都兴奋地盯着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因为里面的主角就是他们的董事长王金山。

  相比之下,王金山则要冷静很多:“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员工把公司的发展看成是自己的事,所以像今天看电视这种事他们都很兴奋。”

  在三天前,金山科技的员工们也曾同样兴奋。那一天,在联合国采购目录里,出现了金山科技的名字。金山科技从此在联合国采购网上有了一块“自留地”,联合国采购的相关标书,会随时发到金山科技的专用邮箱里。

  在联合国采购中,医疗产品一直是欧美国家的天下。当初为了挣够五千块钱而下海的王金山怎么也想不到十几年过后,自己有一天可以和联合国做生意。

  弃文从商

  王金山告诉记者,他当初下海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挣够五千块钱出版一本诗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重庆政府部门工作的王金山的确拿不出这笔钱。“当时很穷,没有钱出书,其实下海的目的非常简单,也非常的原始,就是挣一本出书的钱。”

  那现在诗集出版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王金山很无奈,他说了那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没有时间。”对他来说,诗集出版的事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1985年,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王金山被分配到重庆的政府部门工作。“当时政府里面的工作,就是条条框框的,我希望做一种有创造性、挑战性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诗歌。大学的时候他开始写诗,后来成为重庆小有名气的诗人。当时,王金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挣够钱出版自己的诗集。

  1993年王金山与朋友合做工程装修,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年后,他的装修公司被评为重庆私营企业50强,年营业额上亿元。成为了有钱人的王金山感觉自己还缺少点什么,“当时挣钱其实就是挣钱,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富于创造性的王金山当然不会就此停住脚步,他的梦想并不是当一个装饰公司老板。

  “初二时,我折腾了一学期,搞出了一个利用沼气、石棉网照明的小玩意,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从那以后,我心里就埋下了一个科研梦。”王金山说。

  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搞科研,王金山认为他们都是充满着奇幻、想象和创造性的。1998年,他开始准备成立科技公司。

  为寻求合作伙伴,王金山风尘仆仆地往返于众多招商活动之间。在一次招商会上,他邂逅了如今担任金山科技技术总监的李向东。李向东告诉王金山,高科技产业不是“今天投资,明天就可以赚钱”的,它有风险,还有可能血本无归。

  王金山具有的像狼一样的坚韧性格这时体现出来了:再难,也一定要搞!见王金山如此坚定,李向东二话没说,加入了他的团队。随即,王金山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科技公司。

  公司成立以后,王金山开始寻找合适的项目。“当时软件、电子产品是热门,但是欧美国家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如果我也做这一行,很难有新的突破。”王金山决定从新的领域出发。

  2000年,王金山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胶囊项目,名字叫“胶囊内镜”,其实就是一台“智能机器人”。据了解,当时有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10多个发达国家的研究单位涉足此领域,但是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王金山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无所谓落后还是先进,我觉得这个时候中国人应该鼓足干劲,和国外竞争。”

  另一条信息令王金山欣喜地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目前我国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超过13%,患者总人数超过1.5亿人,并且还有逐年上升之势。

  研发开始之后,由于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时也很少有科研人员熟悉这个领域,王金山不得已开始了自主创新之旅。他出国考察,与欧洲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以了解技术最新动向。所有能够搜集到的关于智能胶囊的资料,他都千方百计弄到手。

  当时,王金山还在重庆大学攻读MBA。上课期间,他把自己的投资方案搬到课堂上和教授、同学们一起讨论。不到半年,研究方案摞起来有一尺多高,他也成为了半个科研专家。

  这期间,王金山带领公司员工日夜奋战,没有设备,就自制。尤其是缺乏这方面的高科技人才,是王金山面临的一个大的难题。他们发挥了狼群的团结作战精神,整个研发团队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成功源自坚持

  王金山认为他的成功得益于他像狼一样的坚持不懈。2000年,当他开始想做智能胶囊这个科研项目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支持他,有的人甚至骂他是疯子。

  在公司的董事会上,王金山向股东们提出了这个想法,他要投资600万研发这个项目。当时股东们就跳起来了,有的人就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真是一个疯子。”还有的人拍桌子:“太不现实了,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我们的头上,要做你就自己做去吧。”这不能全怪股东们,因为当时这个领域对他们来说的确十分陌生。

  公司的一位股东王四清后来说:“他描述的情况就是有点像孙悟空钻进人的肚子里面去,转一圈再出来。我们当时都认为这个怎么可能,完全像神话、童话。”

  倔强的王金山此时认准了就要干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使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也没有丝毫的怨言。他采取了一种非常武断的方式,他对股东说:“你们不愿意出钱,我自己出钱。赔了算我的,赚了大家一起分。”随后,他独自掏了六百万出来做这个项目。

  可是一年之后,王金山把600万全花光了,股东们连胶囊内镜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股东们对王金山也感到非常失望。但是,王金山接下来做出的举动,更让大家目瞪口呆。

 王金山:一狼三眼
  “其实现在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该怎么做我现在非常清楚。下一步我们如果要继续做的话,现在还要投入两千万。”他向股东们提出了自己下一步的想法。

  以前投了六百万进去,没有看见过成果,股东们现在的感觉是:再投两千万这不是把我们也往火坑里面推吗?

  王金山再次开始了豪赌。他问股东们:“如果说两千万两年以后一分钱都没有了,就像前面的六百万一样只是一堆废纸,对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

  两千万还不足以让公司垮掉,股东们摇了摇头。

  “如果这两千万一分钱都没有了,对你们的生存有没有影响?”大家说这个还不至于。“既然是这样,我们就投下去吧!”就这样,王金山在这个项目上又投入了两千万人民币。

  2004年,胶囊研制成功,股东们都在感慨:当时幸亏王金山坚持了。

  至今,王金山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仍然感觉有几分酸涩:“技术上的困难我倒不害怕,没有精神上的支持真的是很痛苦的。”还好,一切都过来了。

  不得已的冒险

  虽然王金山还会偶尔写诗,但如今,他的身份更多的是企业家。

  在金山公司员工的眼中,王金山是一只“老狼”。“那他们就是一群小狼了!”王金山笑了起来。王金山倡导的企业理念是狼文化,在他眼中,狼的主要特点就是敢于冒险,敢拼敢打。

  王金山永远记忆犹新的是当初自己吞食胶囊的一幕。

  2003年底,金山公司终于制造出了胶囊样品。要检验胶囊是否能把人体内的情况看清楚,必须要把它吞进去才行。王金山决定先在动物身上做实验,让一头猪把它吞下去。但是,意外发生了,这头猪一下子就把这个胶囊咬碎了,实验宣布失败了,王金山只好放弃了这种做法。

  2004年4月,经过3年的努力,研制成功的胶囊摆在了王金山的面前。当时在金山公司打扫卫生的一位师傅肠胃一直不好,他同意拿自己“做实验”,把这个胶囊吞下去,也好查查自己的毛病。但是在第二天,这位师傅还是“变卦了”,他对这个小玩意并不十分相信,毕竟这是新开发的产品,吃到肚子里如果“爆炸”了或者有什么异常现象那岂不是很可怕?

  面对这种情况,王金山决定,那就由自己来做这种实验吧。他觉得,自己研发的东西只有自己吞,你自己都不相信,那谁也不会相信你的产品。“总要有人去冒这个风险吧!”于是,他带领着研发人员准备吞食这个智能胶囊。

  “当时就采取一种最笨的方法,干脆我们就饿两天。等体内的食物没有了,或者很少的时候,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后来,王金山才知道其实不用挨饿,只是当时也不清楚怎样做效果才是最明显的,他们采取了这种常规的做法。

  饿了两天之后,有的人已经头昏眼花了。在公司人员的期盼与担心中,王金山首先把自己研发的心血慢慢放到了嘴里。

  这个胶囊外壳是塑料做的,里面全是电子元器件,包括锂电池,如果这个胶囊有毒或者把肠胃划破怎么办?

  “那就到医院开刀把它取出来。”王金山说,只能这样做了,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项目,一定要走到底。奇迹出现了,他们通过电脑屏幕,可以把人体内的肠胃看得一清二楚,大家欢呼起来。

  随即,科技部宣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当时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但同时也哭了。”回想起这一幕,王金山依然很激动。

  声名鹊起

  智能胶囊迅速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以色列拥有这项技术,以前国内的医院都要用高价外汇购买以色列的智能胶囊内镜,如今王金山的这项技术要比以色列的胶囊拍摄图象的连续性强很多。而且胶囊的价格只相当于以色列的一半,王金山的胶囊将国外产品赶出了中国市场。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王金山的胶囊得到了科技部的重视,2005年11月,经过推荐,王金山跟随胡锦涛主席访问西班牙。

  2006年11月,43岁的王金山,与任正非、施正荣等人一道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金山公司也当选“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

  2007年3月,王金山再次随胡锦涛主席出访,到俄罗斯参加中国年活动,智能胶囊亮相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国家展”,获得国家主席胡锦涛及俄国总统普京的关注。

  在信息产业展区,金山公司的智能胶囊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华为等公司同台竞技。当胡锦涛主席陪同普京总统来到胶囊展台,观看了王金山所做的产品演示之后,两位国家领导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胡锦涛尤其对该产品的国际技术水平特别关心,他对王金山说:“你们做国际市场一定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王金山汇报说:“我们已获得了二十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已申请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

  当时,普京总统在听完王金山的产品介绍后,就问他周边的人俄罗斯是否有这种产品,但是没有人能给他肯定的回答。“我知道他得不到回答的。”王金山感觉为祖国争了一口气。

  金山公司是由国家信产部推荐随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的6家企业之一,王金山则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位企业家。“作为随行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我也感到很自豪。”

  眼下,金山公司的胶囊已成功销往香港、英国、马来西亚等26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年初,王金山在北京设立了海外销售处,表示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现在,他在北京和重庆的时间几乎各半,因为他认为北京的信息灵,人才多,交流活动多。他告诉记者,办企业必须有三只眼:一只眼睛看北京,因为这是中国的窗口;第二只眼看全球,因为这是未来的窗口;第三只眼看发达国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差距。

  王金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1月,与任正非、郭广昌、鲁冠球、施正荣等人一道,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

  (摘自《中国联合商报》2007.7.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109.html

更多阅读

王山:江南命案三十年

今年10月15日是江南命案三十周年,人们好像忘记了:制造命案的国民党没有任何表示,因命案催生的民进党也不吭声。只有江南的遗孀崔蓉芝10月15日到来之际,邀请曾为江南命案奔走呼号的当地侨社的几位朋友,在旧金山中国城一间餐厅相聚,成为江南

美女CEO王潇: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

《字字带泪──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 By 王潇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的朋友们,共勉。================================================================================================事业篇1,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其实质无外乎向老板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父当如梁启超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总说自己忙的爸爸们,不妨看看本文,重新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挣钱养家就是合格的爸爸吗? 图为梁启超梁氏一门三院士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鹰眼与索隆的故事-探究海贼王中另一疑点 海贼王索隆求鹰眼

黑刀剑豪传——索隆与鹰眼全文一共为三段:一、鹰眼篇二、索隆篇三、历史篇DraculaMihawk,人称“鹰眼”,王下七武海,世界第一大剑豪。一个隐藏着诸多疑点的神秘男人:10余年前与红发一战的结果到底如何?他的实力处于何种层次?为何他是唯一

王朔上《锵锵三人行》实录 王朔做客锵锵三人行

窦:锵锵三人行,今天王朔,王老师来了,文道也在这儿,这王老师听说追我们凤凰的子墨之外,就觉着文道比较靠谱。王朔:一男一女就是他们俩。窦:攒这个局够难的,从年前攒到今天。说起来有个缘由,上次叶京不就坐你这儿,讲这个《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声明:《王金山:一狼三眼》为网友最小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