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离不开强大的信息产业支撑。同时,这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注定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命题。2007年是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2年,我们在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多新进展,但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要求来看,仍面临着更艰巨的历史任务。
1.突破核心基础产业发展,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核心基础产业是指集成电路、软件、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和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基础行业领域,这些领域技术难度高、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现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核心基础产业薄弱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而不强的“软肋”,也直接影响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我们要围绕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积极发展集成器件制造模式,鼓励扶持新一代芯片生产线建设,推动现有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建立植根于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和服务,重点支持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中间件发展,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子专用设备产业一直是我国信息产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国集成电路设备自给率不足2%。“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重大装备需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用结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件等重大技术装备,增强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表面贴装的产业化能力。 2.加快应用电子产业的发展,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着力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始终伴随着生产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重点支持汽车、石化、电力、机床、金融等应用电子产品和装备的发展,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3.构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点:一是要把握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抓住网络技术升级换代的机遇,加快构建广覆盖、高可靠、多业务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宽带接入网络覆盖率和国际通信能力。二是面对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需要充分挖掘现有潜力,探索建立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机制和途径,加快出台有利于技术、业务、市场等方面融合的配套政策,务实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三是信息服务向农村延伸,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在鼓励发展新的农村用户并保障现有基本话音业务的同时,逐步推广新的电信业务。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农村需要的通信发展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信息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电信业务向信息服务业的全面转型。推进电信业务创新,转变电信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为契机,创新业务和运营模式,完善服务产业链。推进计算机与其他信息终端的普及和应用,积极发展固定宽带多媒体和移动多媒体信息服务。二是推进软件外包服务发展。抓住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力争在软件服务和现代商务流程外包等方面有所突破。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围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链,带动一批软件服务外包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加快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三是鼓励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正在成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推进传统的出版、媒体、娱乐的数字化、网络化同时,抓住下一代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加快普及的机遇,通过推进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加快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如今,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都已进入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离不开强大的信息产业支撑。同时,这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