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3)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更何况,未来的数字时代,留下记录,留下档案,更是不可或缺的习惯,应该训练自己闭上嘴巴,除非你事先已经写下来。

  ■后 记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文字是记录存证的工具,而文字化的过程,又可以让思考彻底沉淀,善于使用文字的人,通常是深沉而严谨的。

  在我的工作档案中,留存了无数的文字记录,各种计划、企划书、文章、便条,这其实也充满了回忆。

  27有做、做完、做对、做好

  为什么做完了所有的事,却达不成原来期待的目标,结果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呢?

  仔细拆解工作的四个层次:有做、做完、做对、做好,就不难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每个月都要做的检讨会中,有一个杂志团队营运出现了问题,我仔细检视了他们的产品,我直觉地感受到,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读者的需要,产品因而也就没能真正满足读者。于是我尝试建议:定位应如何调整,内容选题应如何修正。没想到这个单位主管竟告诉我,他们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在工作。

 第40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3)
  我十分纳闷,这本杂志的内容,跟我所说的方向明明差距很大,怎么会一样呢?仔细分析,我终于了解:这是执行面的落差所造成。因为他们的定位大致是对的,但理解不深刻,工作的落差很大,所想的和所做的完全不对称,以至于结果完全不一样。

  严格来说,工作有四个层次:有做、做完、做对、做好。如果事情很简单,流程很清楚,工作有做就等于做完,甚至就等于做对、做好。如下班要关灯这件事,只要有做,就是做对、做好,四个层次没差别。但大多数工作并不是这么简单,以办公室的电话总机为例,有做、做完、做对、做好完全不一样。因此人人都在做总机,但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很容易辨认谁是好总机,谁是坏总机,而他们的工作成果,也反映了整个公司的严谨程度。

  "有做"与"做完"的差异是具象而明确的。由于许多工作的步骤复杂,有做不等于做完,因此公司管理为什么会讲究流程标准化,会追逐最佳实务,这都是要让每一项工作,不论谁做、不论什么时候做,每一次都确定有做,而且做完,并期待得到一样的结果。

  "做对"与"做好"则是质量的差异,不容易用过程来检验,而是看结果是否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就是没有做对,也没有做好!

  以前面的杂志团队为例,他们的定位没错、方向没错,也编出一本刊物,这是有做,也做完;但读者不认同,这是没做对,也没做好。当我再仔细检查,更有趣的事情出现了,有许多内容吻合定位,选题是对的;但仔细看,不是无病呻吟,内容没搔着痒处,就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做对、没有做好。

  "有做、做完"是表面的层次,比较容易完成,当大家水平都不高时,做了就是好的。但当整个社会成熟了之后,竞争激烈,那讲究的就不只是做了没,更要求要"做对、做好"。每一次看日本的电视节目,处处表现出一个高度成熟社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的精神,每一个工作者都要花一辈子去追逐一件事。他们的敬业、他们的研究精神、他们对客户的态度,我可以感受到那是一个追逐"做对、做好、做极致"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种工作都在追逐"达人"的境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222.html

更多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第18节:第三章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1)

系列专题:《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得爱学习》  第三章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13 如何让孩子兴致盎然地阅读  现在时间是星期二下午2点,我接下来将经历一两个小时痛苦的折磨。这折磨既非夹手指,也不是上拷问台,是比这更糟的每周

教师面临的现状和困惑 第11节: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1)

系列专题:《经济危机过冬必备书: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  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2000

突破交易策略 第14节:第三章 突破秘书/前台的十个策略(1)

系列专题:《电话销售业绩倍增指南:一点就通》  第三章 突破秘书/前台的十个策略  经常玩电子游戏的人都知道,在玩一些过关游戏时,“老王”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如果要顺利过关,就必须想办法将“老王”除掉。然而在与“老王”过招之

第51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14)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我也还记得另一幕:张忠谋刚回国创办台积电时,有一次采访他,问了一些与采访主题无关但敏感的问题,他十分生气,站起来掉头离开,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没几分钟后,他回来了,除了表示抱歉之外,

第50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13)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我也要求自己的团队,复制我的经验。我要求他们也要不断扩张他们的能力极限,但并不顺利。遇到大书,要拉高投标金,要扩大工作规格,他们愿意出的投标金额,总比我的想象差很多。我知道,他们信心

声明:《第40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3)》为网友一阵风一场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