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第一章:自慢的观念态度(12)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工作中经常遇到一种状况:当某主管提出某项新构想时,经常就会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反复斟酌,有的人说这可能会有某种副作用;有的人说,这个构想不周全,还需要仔细研究。经过大家的七嘴八舌之后,大多数创新的想法都胎死腹中。 我冷眼看着这些讨论,当然有些想法是浪漫、不切实际而不可行的,被腰斩不足为奇。但是也有些想法则不然,确实具有突破性的创见,只不过因为是创见太新颖了,与现状难免有些不兼容。理论上,只要克服这些不兼容的部分,这个创见是有可能实施的。只不过如果放纵公开的讨论,通常这些创意会被牺牲,因为大多数主管会play safe,采取保守而安全的策略。大家宁可停在原地,什么也不做,而不愿采取积极性的作为。 这就是大多数组织与工作者的实况。广东有句俗话:"口水多过茶",指的是说得多、做得少,完全没有实践性、没有行动力。不幸的是,大多数组织中的人,都是口水多过茶的人。 仔细分析工作者"口水多过茶"的原因,主要来自几项:一、怕麻烦,不愿改变;二、见树不见林,只见其副作用,而未来宏观衡量应是其整体的好处;三、完美主义,每一个行动都觉得要设想周全,谋定而后动,当有些小事、小问题没想清楚时,就只好停在原地。 前两项原因,是工作者的基本态度不对、基本判断不对,他们除了自我要求、改进外,完全没有探讨的空间,但第三项完美主义则不然,这是工作无绩效、步调缓慢、难有成果的超级杀手,也是组织中"口水多过茶"的真正原因,需仔细探讨。 严格来说,任何计划,在事先规划设想阶段,都有预演未来的成分,很难期待其设想周全,并在过程中要求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大多数的状况只能尽可能仔细规划,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校准、调整,在工作中修正,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如果要求计划完美、无懈可击,几乎是不可能的。计划的完美主义,根本就是不做事的代名词,也是胆小、怕事的代名词,更是工作停滞不前,没有进步的元凶。 "完美主义"可以用在事后检查工作质量,用在事前衡量行不行动、做不做事,是绝对不可以的。行动、计划、工作改善,只能问有多少成把握,是六成,是七成,还是九成,绝对没有百分之百的。通常所有的作为会有正效益,也会有副作用,只要正负相抵的效益增加,就应该立即去做,而不要因为有些小顾虑,而停在原地,通常停在原地是最大的罪恶。 行动力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学习成长,执行力是在不断的工作中修正错误、校准方向,工作的成果也是在行动与执行中完成。过多的思考、过多的讨论、务求其百分之百完美,只是让你变成一个"口水多过茶"的梦想家、思想家!
■后 记 一个读者质疑不思虑周全的行动,是行为孟浪、盲动,还是应该想清楚再行动。我完全认同,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永远想不清楚,永远下不了决心,永远停在原地,永远坐而论道……那我会说:思虑周全只是你梦想、空想的托词而已!
更多阅读
第57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6)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第三个诀窍是做法:"适时地主动出牌",认清适合或你有兴趣的工作,或者要主动提出不同的想法,测试老板的态度,让老板知道你是有想法、想做事的人。 理论上,管理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为实现组织
第54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3)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问题是这种感觉,很少公司做得到,因为只有成员在三十人以下的小公司,才有可能塑造这样的情境,公司小、成员少,鸡犬相闻,老板的好人人看得见、摸得着;公司的好,人人感受得到,人人也会因而得到好
第53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2)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久而久之,这种态度让我得到最大的回报,通常我会变成组织中的主流,得到最大的肯定与机会,而就算没有回报,我也不会哀怨,因为我是心甘情愿,一无所求。 不过,真正的好处并不是在打工时得到的,
第52节: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1)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第四章:自慢的职场关系 一身本事卖给帝王家,这是封建时代的想法,现在则是一身本事卖给公司、服务老板。领公司薪水,听老板命令,大多数的工作者,伴君如伴虎,小心谨慎地面对公司、面对老板
第49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12)
系列专题:《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自慢》 第二种状况,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的能力。虽然一般人的水平做不到,但"We are the best",所以我们做得到。这种人绝对不会告诉你,别的单位如何,别人只能做到什么程度,因此上司你的要求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