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c中控镀铬脱落 英特尔棋落中控



    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通过其在亚洲的风险投资部门(IntelCapital),向杭州中控科技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投资1050万美元,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正吸引更多的拥戴者。而这项投资的顺利进行,也显示出英特尔通过投资这家中国领先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公司,拓展其在硬件上的优势。

  上述投资是于2007年10月31日完成的,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欧德宁高调出席了此次投资的新闻发布会。这是继2006年英特尔注资东软4000万美元、与南京软件园合作之后的最新案例。但与去年两起案例有所不同,此次与中控的合作似乎有意强调了英特尔是“独立软件供应商”。同时,英特尔在杭州正式启动了英特尔(浙江)软件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这使它去年与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正式落地。

  欧德宁在杭州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英特尔鼎力支持中国软件产业集群的创新,随着英特尔浙江软件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启动,将大幅加快本地软件企业产品市场化的进程,提升市场竞争力。英特尔将在技术咨询、市场营销、战略投资等方面,与中控集团等200多家浙江软件企业展开合作。”显然,这一投资相对之前的偏于硬件与服务的投资案例,更具长远意义。而欧德宁的表述也相当大胆,因为英特尔一直扮演IT核心零部件巨头角色,此番投资更显示出英特尔在硬件与软件两者之间的“携手共进”。

  布局中控

  是什么原因促使全球硬件巨头对中国这家工业自动化技术提供商,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英特尔投资亚太区总监张仲在回答本刊记者的提问时说:“中控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控制领域里是国内领先的企业,它与西门子、ABB所做的产品都有类似的地方。在工业控制里其实有很多采用了IT技术,包括在终端方面、在服务器方面都有用到大量英特尔技术架构的可能性。中控有几千家非常良好的客户,这些客户为英特尔带来了很大的用户群,我们希望把英特尔架构的技术提供给客户。同时中控在能源及基础建设和生产方面都有广泛的市场应用。目前中国是世界的工厂,所以工业现代化必定会带来工业自动化技术升级和IT硬件产业化的庞大商业机会。”这近千亿元的机会才是英特尔投资看好中控的真正原因。

  目前中控的盈利模式正从产品销售向增值服务延伸,通过提供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并通过提供设计、工程、维护以及增值软件等服务,为用户提供工程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面向流程产业的自动化产品及服务市场的增长。据美国专业调查公司对全球该行业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0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640亿美元。从地区来看,中国仍旧是该市场的火车头,而印度也将成为继中国之后另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根据资料显示,浙江中控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公司之一,在石化、化工、电力、冶金以及食品加工业等领域拥有近5000个客户,其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化生产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中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国内著名的自动化产品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早在去年,中控就已受到英特尔关注,双方在中控的核心产品之一??ESP-iSYS??实时数据库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技术与市场推广合作,并于今年1月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此次英特尔的投资行为,中控集团董事长、浙江大学副校长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控和英特尔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2006年英特尔副总裁来访后促成的,我们的合作不是建立在资金上,而是建立在市场、创新及未来技术的考虑上。英特尔投资的此笔资金将用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英特尔有很多的理念都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这也是我们和英特尔合作的重要原因。英特尔和中控合作也是希望在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企业增效方面有所进展,应该说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中,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分化严重,国外企业和少数几家国内领先的自动化企业技术实力较雄厚,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着自动化元器件贸易和简单的系统集成工作。面对已经高度市场化的国内自动化市场领域,中控的定位是成为国内一流的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是中控应对强大竞争对手的主要策略。

  健表示:“中控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和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专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利用高科技提升本土自动化产业是中控集团的目标。我们很高兴能够与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厂商英特尔合作,借助英特尔的战略投资及与英特尔的合作,我们将获得领先的技术和全球资源,从而成为世界级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健介绍,中控成立于1993年,是他从日本留学回来以后,在国家“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号召下成立的。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控从一个浙江大学校办小企业成长为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人员从当时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人;产值从4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006年的10亿元人民币;产品从单一的DCS发展到目前以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电气技术为核心的涉及工厂自动化、公用工程信息化、装备自动化三个领域的一系列几十种产品。

  软硬兼施

  与之前投资偏于硬件与服务的投资个案相比,英特尔投资中控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张仲表示:“公司不会去扮演像微软、甲骨文这样的角色,而是继续基于硬件平台提供软件服务。然而从投资对象的角度来说却更有吸引力,因为公司的服务更讲究整体性。如果一些业务符合公司战略,不排除在投资的基础上进行并购,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这也许正是英特尔未来的商业模式,即以处理器业务为核心,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能够容纳各种特定软硬件与服务、面向更多领域的平台方案供应商,就目前而言,它急需强化软件领域的布局。从产业演进来看,它类似于IBM,但不像后者一样涉足终端业务。

  英特尔商业模式转变的背景,与市场的迁移有关。PC领域已相当成熟,利润越来越透明,且来自AMD的竞争越来越大,英特尔需要重整资源,制定更加开放的业务模式,向软件领域逐步延伸,以符合它的利益诉求。

  从1998年投资搜狐开始算起,英特尔投资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耕耘了10年。10年来,英特尔在中国相继投资了60多家公司,其中电讯盈科、亚信、搜狐、德信无线、UT斯达康、珠海炬力、金山等已经上市或被收购;而51.com、A8音乐、新进半导体、信语通、金山、思华科技、易宝、东软等公司则是目前英特尔投资组合中的公司。

  纵观英特尔所投资的案例,会发现其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和IT相关的,并会为英特尔提供新的业务和技术。此次投资中控更是体现了其一贯的宗旨。

  对此,张仲表示:“英特尔将投资的企业分为四大类:一是生态系统,这些被投资公司的产品使用英特尔技术,有助于拉动市场对英特尔产品的需求;二是市场开发,这些被投公司可帮助新技术在新兴市场应用,它们通常是那些借助互联网提供本地语言内容或服务的公司;三是弥合技术鸿沟,这些公司是推广基于平台的技术或者帮助英特尔推广产品的公司,比如半导体设备或加工技术投资;四是尖端技术,英特尔投资会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新兴技术领域,虽然这些技术和英特尔当前业务关系不大,但是可能在未来三至五年派上用场。”

  事实上,英特尔公司全球近十分之一的员工从事的是软件相关的工作。而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正是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全球软件产业正成为芯片产业发展的驱动,在很多芯片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汇了多软件特性。英特尔商用台式机平台便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平台产品,它甚至将服务延伸到用户的成本管理中。“英特尔投资扮演的角色是推动英特尔创新战略与商业转型。”张仲说。

  此次投资之后英特尔能够给中控带来哪些增值的服务?“应该说英特尔本身提供的不是专有的技术,而是提供了一个IT产业的平台技术,很多的软件开发都是非常公开的,中控和英特尔的合作,将缩短我们应用新技术的时间。”健说。

  诺亚导航图

  当下之中国,理财市场已呈爆炸式增长,未来中国近万亿美元的私人理财的庞大市场,红杉提早看到了这一点,并抢到了一张导航图。

  业界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以下简称红杉资本)注资中国最大的独立理财规划机构之一——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诺亚财富)。这是继红杉资本以1000万美元投资中国众和之后又一次大手笔涉足理财类的非实业公司,而整个过程从双方的接触到成功注资仅仅历时不到两周。

  偶遇碰撞火花

 glc中控镀铬脱落 英特尔棋落中控

  诺亚财富能够与红杉资本牵手,完全是因为一次偶遇。“我和红杉资本的一个投资经理有个共同的朋友,那天我们不过是碰巧在一起吃了一顿早餐而已。”诺亚财富总经理汪静波告诉记者,“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次无心的聊天却聊出了我们的合作。”也许汪静波现在想想还是感到不可思议。红杉资本一直看好中国的理财市场,而诺亚财富正处于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一顿早餐的时间,让红杉资本的投资经理对诺亚财富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当天下午红杉资本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与汪静波通了电话,会面、考察、沟通了解,一系列的过程水到渠成地进行着,两周之后双方就正式合作了。

  尽管敲定合作的时间周期并不长,然而红杉资本的考察工作却是滴水不漏的严谨。汪静波表示:“他们在对诺亚财富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问题。”在与本刊记者的谈话中,汪静波保持着她一贯的处事作风,那就是低调、含蓄、不张扬,也正是这种朴实的作风给沈南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想欲知一个企业的未来,首先就要看团队,作为全国最大私人理财顾问机构,诺亚财富团队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专注于事业。“我们的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直到做到最好。”汪静波笑着说,“我们喜欢这份工作,所以我们会专心把工作坚持做下去。”

  诺亚财富早期隶属于湘财证券的私人银行部,由于重组,在2003年8月分离出来,由汪静波、殷哲、白昊和李挺生四人发起并成立。发展至今拥有客户4000多人,理财总量达40亿元左右,一跃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独立理财顾问机构之一,在北京、杭州、上海、广州、温州等地都已设立了分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完全客户导向”理念并坚持实施的理财规划公司,诺亚财富专注为坐拥丰厚资产的客户,包括私人、家庭和信托基金,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建议。“我们的目标就是全方位地为客户挑选好的理财产品。”汪静波表示,“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即使某个客户要的产品我们没有,也会尽量替他寻找。”据汪静波介绍,目前国内经营第三方理财的公司很多,比如六朵金花、展恒等,但是其中有些是以培训为主,有些是以基金销售为主,还有通过网络提供理财服务的。

  由于诺亚财富不隶属于任何金融集团,所以可以完全站在客户的立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议。此外,诺亚财富不经手顾客的资金,只提供专业的意见,这也能够使得诺亚财富保持客观的立场。“诺亚财富就像是游客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导游。首先,他懂得你的语言,也懂得当地的语言,另外,他还有当地的全部地图。当获知了你要去的目的地时,他所做的就是为你设计出路线最短、道路最畅通而收费最低的路线图。”汪静波说,“但是作为一个导游,他仅仅是给你最好的建议,方向盘还是握在你的手里,真正的操盘手还是你自己。”

  1.5亿美元的诱惑

  私人理财最早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发展到今天,整个行业的架构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分为企业经营和独立经营两大理财体系。而时至今日,独立经营型理财体系已经发展成为集咨询公司、理财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为一体的“独立理财体系”。尽管在美国已经有三分之二的理财师在专业理财事务所从业,然而中国的私人理财市场仅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仍然由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这样的企业经营型私人理财机构所占据。

  “第三方理财整个行业都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行业内的公司都很小,还没有极大规模的公司出现。”汪静波表示,“理财的市场太过于分散,即使是花旗银行这个全球最大的理财机构,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只有3%。”尽管整个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最初级阶段,但是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却是巨大的。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理财市场就会呈爆炸式增长。“目前国内私人理财市场大约有1.5万亿美元的规模,这也是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发展的早期切入的原因。”沈南鹏表示。

  市场初具规模,而行业架构又相对成熟,作为国内首家也是最大私人理财顾问机构之一,诺亚财富自然成为风险投资者们关注的对象。诺亚财富在业界率先提出并实行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中立理财服务模式,这是中国理财市场的一大创新,改变了理财市场以产品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格局。与国内同行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团队和对于产品理解的深度。”汪静波表示。诺亚财富拥有许多资深理财师,他们在金融行业的平均工作经验超过6年,在与客户进行长达两小时的沟通中,理财师们会通过丰富的工作经验准确了解客户的理财目标,然后再进一步为其制定理财规划方案。“也许我们不能够为客户提供像花旗银行那种私人银行的豪华设备,也不能为客户带来很好的客户体验,但是我们希望能够为客户选择到同类产品价格最低或者业绩最好的产品。我们不仅仅是向客户介绍各种产品进行销售,而是致力于全方位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为其做配置规划。”汪静波说。除了团队及对产品的深度理解之外,与各大金融机构的良好伙伴关系也是诺亚财富的一大优势。目前,诺亚财富与众多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及外资金融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诺亚财富能够得到一手的金融市场各类信息,从而确保诺亚财富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立客观的理财建议,而这些合作伙伴看重的也正是诺亚财富规范的业务运作流程、专业的理财规划水准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在创建之初最担心的就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不够,毕竟我们在分离出来之后失去了原有的品牌。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客户非常信任我们,他们甚至认为我们脱离了金融机构之后能够更加客观独立的判断。”汪静波说,“尽管我们的客户流失率几乎为零,但是没有很好地宣传也是我们一直的遗憾。这次通过与红杉资本的合作,也是希望能够借此扩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客户能够知道诺亚、了解诺亚。”据介绍,诺亚财富在融资之后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能够在人均GDP比较高的城市设立分公司。目前诺亚财富仍然定位于可投资资产在300万以上的中高端客户,而未来也会向二三线城市的客户延伸,成都、重庆及青岛等城市就是诺亚财富的下一个目标,将诺亚财富做成连锁经营的服务业是其远期的计划。

  机械工业的福音者

  翔博科技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只要与“机械”有关的企业都可能用到它。

  上至航天卫星的铝合金钢架,下至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任何一个产出的工件都会产生应力,如何快速、环保的处理工件应力是所有与“机械”二字相关的企业都头疼的问题。历经22年的潜心研究,北京翔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博科技)发明的“翔博领航者”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福音者,在中国即将发射的北斗卫星中的工件就是用“翔博领航者”来消除应力的。正是因为这一领先的技术,兰馨亚洲在三次沟通后就决议投资800万美元,虽然公司在2006年年销售额仅180万元人民币。

  技术

  北京翔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庞权告诉记者,所有与“机械”二字相关的企业都需要面对消除工件应力的问题。任何一个生产出的工件都会产生应力,这种力量来源于工件本身,比如铁件放置时间久了会产生弯曲变形,这就是应力对工件产生的变化。工件一旦发生变形就会对使用精度造成影响,必须通过消除应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那些必须经过长途运输以及在军工、航天领域使用的工件。

  纵观全球相关领域,消除应力的方法大约有四种。其一就是自然时效,通过自然放置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耗时过长,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及生产需要;其二是最传统、也是目前最普及的方法——热时效法,把工件放进热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慢慢消除应力。这种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显著,比如卫星制造厂对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铝合金工件以及长达十米或者更大的巨型工件都无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而且这种方法还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能源消耗,随着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对环保的进一步要求,热时效炉的处理方式马上面临全面退出的境地。在对该领域的投资尽职调查中,兰馨亚洲还对美国最权威的消除应力的公司进行了了解,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三种方法——利用亚共振来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热时效的环保问题,但是使用起来相当烦琐,要针对不同形状的工件编制不同的时效工艺,如果有几百上千种工件就要编几百上千种工艺,而且在生产时操作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确定处理参数,复杂工件必须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操作。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只能消除23%的工件应力,无法达到处理所有工件的目的。

  目前可知的第四种方法就是翔博领航者振动消除应力系统,这是由翔博科技自主研发的一套软件系统,通过机械组装使之形成了一整套消除应力设备,它可以使工件在短时间内达到消除应力的作用,覆盖所有需要消除应力的工件。翔博领航者的工作原理是用频谱分析优选五个频率以多振型的处理方法达到消除工件应力的目的,所有形状大小的工件都可以使用这种设备完成,将激振器夹在工件上进行振动就可以达到消除应力的效果。相比其他方法,翔博领航者启动50秒后就能工作,而亚共振设备则需要5-12分钟。翔博领航者操作简单,一个高中生一天就能学会,几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可以做到百种工件一种工艺,同时领航者还具备噪音小的优点,而且由于其体积就像出差两三天用的拉杆箱般大小,在工作时不受空间限制。

  翔博领航者另一个卓著的作用就是解决热时效炉的高成本及污染问题。举例来说,15吨左右的热时效炉,燃料多数使用电或天然气,每天开炉一次,时效成本在3000元以上,以每年使用300天计算,仅电或天然气费用每年为90万元。因为城市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热时效炉均远离城区,还要计算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使用翔博领航者振动消除应力系统,每天工作12小时,每小时耗电1度,以每年使用300天计算,每年时效费用仅为3600元。相比热时效法,翔博领航者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节能95%以上,节约成本90%以上,并达到了零排放。

  兰馨亚洲的投资经理温郁认为翔博科技是他及投资团队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某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兰馨亚洲投资翔博科技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公司团队以及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

  市场

  消除应力的方法中不环保的热时效法是势必被淘汰的,亚共振设备仅能达到所有工件23%的处理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投资前兰馨亚洲对振动消除应力行业的相关企业、中国及美国的学术界都进行了广泛走访,对消除应力行业做了深度调查,他们认为根据可知的调查情况,翔博领航者是目前该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这一调查结果正印证了翔博领航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无限巨大的市场。

  2005年翔博领航者振动消除应力系统正式研制成功后,2006年首先在应用领域最高端的军工行业进行了全面推广,并获得了相关最权威研究院的认可。翔博领航者的问世修改了多项国家军工标准,几十项机床标准。庞权告诉记者,现在某些军工厂几乎所有的工件都需要通过领航者来消除应力,因为这些设备对精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误差极低。

  不仅仅应用在卫星制造,翔博科技生产的振动消除应力设备应用的范围及其广泛。大到工程机械、汽车、船舶、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钢铁制造,小到医疗机械、模具,还可以衍生用于铝合金材料强化处理(材料制造厂)以及整个焊接领域。

  在专业领域获得了肯定,翔博领航者在广阔的民用制造领域获得了快速拓展。据庞权介绍,前段时间东北某集团通过同行找到翔博科技,说他们已经没有办法解决消除工件应力的问题了,该集团以前的年产量是5亿吨,现在的产量是50亿吨,用热时效炉根本烧不过来,而且热时效炉是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因此他们急需使用翔博领航者来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

  该集团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广大的机械制造企业的普遍问题。据了解,仅在江苏苏州附近就有300多家热时效厂在运作,负责处理大量企业外包出来的消除应力的工件,全国范围内有此类需求的企业相当之多,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市场就更为广阔,这些都是翔博科技的目标群体。

  庞权告诉记者,2007年翔博科技主要在搭设企业的基础架构,目前正在全面建设代理商队伍,铺设营销网络,2008年下半年开始将全面拓展市场,翔博科技的发展值得期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437.html

更多阅读

英特尔:产业整合组局者

     在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冲击下,传统PC行业的苦日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IDC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下降14%,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Gartner数据也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1%,已跌回2009年中期水平,

英特尔平台 核心与平台 英特尔的成功之路

     英特尔公司在IT产业史上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英特尔的核心产品微处理器被称为IT产业的心脏,被广泛地应用到PC、手机、服务器以及各种家电产品中。正如当年的蒸汽机、电力和汽车装配线一样,微芯片已经成为推进新经济的引擎。英

英特尔 量子计算 硅 「计算是王道」英特尔的手机「芯」革命

     英特尔致力创建个性化互联计算体验,智能手机更是互联计算战略中的重要支柱。  在电影《钢铁苍穹》里有这样一幕:躲藏在月亮阴暗面的希特勒军队用一部小小的手机带动了所有飞行设备的运行,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个小东西计算速度

应战的g 英特尔应战云计算

    被ARM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一众新兴公司逼迫得有些手忙脚乱的英特尔,终于有了回稳的迹象,并开启了一连串反击计划。  终端方面,以超级本为突破口,英特尔正在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积极酝酿的手机战略的回

声明:《glc中控镀铬脱落 英特尔棋落中控》为网友破茧幻化成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