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保守主义运动(10)



系列专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力作:美国怎么了》

  但另一方面,市场有时会失灵。使经济学家以及所有人明白这一点的,是"大萧条"的惨痛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由于人们对大萧条依然记忆犹新,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只有政府大范围地介入,经济才能维持正轨。主流经济学拒斥实施计划经济的主张,但它确实认可,为了对抗衰退,政府有干预的必要,而且对于"政府在总体经济中的作用应逐渐增强"这一点,也予以认同。

  然而,一旦危机过去,一些经济学家就势不可免地回归旧日的信仰。到20世纪40年代末,弗里德曼及其同事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就已经在痛斥租金管制的罪恶了(不过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20世纪50年代,这一潮流声势增大,开始对一般性的政府干预与管制大加挞伐。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弗里德曼几乎完全转回了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宣称就连"大萧条"的原因也不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他的论证左支右绌,而且在我看来有违背学术真诚之嫌。但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也不由自主地变起知识戏法一事,本身就显示了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强大诱惑。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不仅开始反对"新政",而且还反对"进步时代"的改革,暗示说连监督食品与药品安全一类的政府行为,也是于理无据的。弗里德曼也主动与戈德华特的竞选活动走在一起。

  社会学家的反叛是在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回归之后,但其色调更为灰暗。在一些事上,连弗里德曼一派都洋溢着盲目乐观的情绪,而聚拢在克里斯托和创刊于1965年的《公共利益》周围的一群人,却持难以置信甚至疑神疑鬼的态度。他们对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方案牢骚满腹,视之为一项愚蠢的、必败的社会改造实验--虽说也有点道理。克里斯托后来写道:"‘对贫困开战‘方案中蕴含的左翼社会学理念得到了普遍的接受,这是尤其令我们愤怒的一点。"

  于是就有了丹尼尔·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批驳自由主义信仰,称黑人贫困的主要根源不在于种族歧视,而是在于以女性为主导的家庭增多。又有爱德华·班菲尔德(Edward Banfield)批判"城市暴乱与种族主义有关"的说法,称暴乱者大都不是在抗议社会不公,而只是在劫掠财物。

 第43节:保守主义运动(10)
  在弗里德曼派与新保守主义者看来,他们是不为自由派团体所接纳的局外人。在很大程度上,这两股运动的后继者仍成功地给人以这样的感觉。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保守主义运动的知识阶层已有了自己的团体,得到了其自由派对手想都不敢想的资金支持。说得直接一点,跻身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之列,已成为一种晋身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519.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生活,增进福利(1)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四讲: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生活,增进福利  稀缺性  【点睛】稀缺性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面将是个考古词汇,让我们共同期待那美好的一天到来吧!  【释义】稀缺性也叫

第43节:第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1)

系列专题:《潜伏中的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  第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职场潜规则第六条: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  这样的情境,就算职场高手也很

第43节:★好心态贵在及时调整(4)

系列专题:《教育界第1畅销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毛钧钧调班的风波解决了,但也让我从中知道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家长和教师经常将学生的成绩作比较,这样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压力,渐渐地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调整好心态,即使"小黑石"也

第43节:敬畏生命(10)

系列专题:《中国育婴专家的成功之路:贝因美是谁?》  广告和实品  媒体在评论某乳业产品广告与实品差距时说,"做企业,最最本质的还是回归产品,不管你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一定要深怀对市场、对产品、对消费者的无限敬畏。企业最大的失败

第43节:天下一盘棋方圆任我行(1)

系列专题:《“古典管理”现代演义系列之:帝商》  第八章:天下一盘棋,方圆任我行  正当三大资本家传播着“管理福音”,经理人高峰论坛进行得如火如荼得时候,突然,三国商会会长罗贯中跑出来,对大家说:大伙收拾东西回去吧,别在这里卖膏药了,

声明:《第43节:保守主义运动(10)》为网友潮小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