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励志大师刘墉的人生智慧:世说心语》
相信大家都读过《 论语 》里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臆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当你该打电话的时候,你不打,还找借口,说人家一定下班了,就是臆测和武断。当你发现自己先前的看法错了,还坚持不改变,就是自以为是的固执。 要知道,很多领导人都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化不可能为可能,才能成功的。他们看事情的态度非常积极。 当他打算外销鞋子到落后地区,如果你说:"不可能成功的,因为那边人都不穿鞋子。"他会很反感地问你:"为什么不说,那是太好的市场了,因为大家都没鞋子穿?"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天我跟一对夫妻去吃日本料理。丈夫说他要喝咖啡,还没问服务生,太太已经笑了:"老公啊!你是吃日本料理,人家只有茶,不会有咖啡的。" 丈夫反问太太:"你不问,你怎么知道?说不定就有。" 接着,把服务员叫来问,果然,有咖啡,而且很快就端上来了。让那太太挺尴尬,问服务员:"奇怪了!我记得不久前到你们这儿来吃饭,我要喝咖啡,你们说只有茶,没咖啡,为什么今天有了呢?" 那服务员说:"就因为上次您问咖啡,我们没有,想到可能有些客人需要,所以立刻进了一套煮咖啡的机器。"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那丈夫是"明知八成没有,还要问"。太太是"想必没有,认为不必问"。餐厅是"既然客人有需要,就不能固执地坚持日本料理不卖咖啡"。 那不正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最好的例子吗? 这让我又想起在一本美食书上谈到的真实故事── 有个公司以重金招聘两位创意人才。从几百位应征者当中,选出了四个人,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经验,让这公司的老板很为难。决定再跟这四个人吃饭,聊聊天,感受一下哪两个比较适合。 四个人都点了牛排。没多久,牛排端上来了,其中两个人先撒了一些盐,才开始吃。另两位则先吃了一口,才拿起盐罐撒了些盐。 就从这个撒盐的动作,老板决定了他要的人。 各位猜,是哪两个?是牛排上来,没吃,先撒盐的,还是尝一口,才撒盐的?
![烧死下班早的gif 第45节:第十九章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30267734909.jpeg)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来说的,如果你没吃,怎么能武断地认为一定不够咸?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盐,你也应该先试一下。我要的是有创意的人,是能在没有机会中找机会,在绝望中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的人。 同样的道理,让我们再回到打电话的主题,如果今天你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对方都早已经下班的时间,打电话去。你能武断地说不吗? "明知不可而为之"是成功者的重要特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