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



     近日,当红女“公知”刘瑜与男作家慕容雪村对谈“公知污名化”,又激起了网友争论。他们跟之前吴祚来、张铁志的“反击”差不多,无非是把“公知污名化”归罪于阴谋论、专家跨界、民众价值虚无。应该说,这些反击都有一定道理,不排除有意识形态对手泼脏水,但怎么解释同道李承鹏等人也多次调侃“公知”呢?而要说发言跨界,以前也有啊,为什么现在才成为“问题”呢?

  既然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这“新”又在哪里?笔者认为,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切入或许更靠谱。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西方知识分子近代以来的地位变动。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农业社会的价值体系崩溃,爵位、土地贬值,知识、资本升值。经济与战略领域中“技术-科学结构”的扩张更给予专门知识分子以真正的重要性。社会大众越来越尊重专业发言,那种以“价值携带者”口吻讨论一切社会事务的“代言式知识分子”越来越惹人反感了。而到了20世纪中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使工业社会的价值体系也开始崩溃,权威、机器贬值,创新、信息升值。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使知识更新加快,知识传播的数量大增、成本大减,知识的价值大减;还使大部分知识的表现形式更通俗化、公开化,获取知识不再需要漫长的时间、专门的训练、特别的环境(大学)。既然知识与知识传播方式和渠道都在贬值,那么,按照工业社会分工,以知识的占有、传播和出售为己任的知识分子自然要贬值。

 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
  回看中国知识分子近来的地位变动,我们得承认,士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四民之首,进入现代以后,知识分子尽管开始边缘化,甚至一度出现了毛时代“迫害知识分子”的曲折,但整体来说,知识分子作为价值携带者,在中国社会是很受尊崇的。但这一尊崇地位,随着上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的分化而发生改变:一部分开始拥抱世俗主义,与权钱结合,成为幕僚或买办知识分子;一部分则感于上世纪80年代学术空疏,移植西方的“技术-科学结构”,成为专家知识分子;还有一部分则坚持“价值携带者”身份,愤慨于犬儒,在市场化媒体上议论公共问题,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由于中国社会转型需要有人担当批判者角色以矫正公权力的胡来,这第三类知识分子也就获得了民众的青睐。

  应该说,“中国社会需要批判者”这一需求至今未变,可“公知”为什么在短短十来年内就由褒义词变成贬义词呢?这是因为“公知”的生产机制已经变了。2000年到2010年间,是中国都市报、杂志、电视台等1.0媒体的天下。这些媒体是“编辑记者审查制”,找什么人写专栏或者采访什么人,是编辑记者根据读者喜好和采编利益进行选择。信息出售可不比菜市场买菜,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检验品”;而信息则只有消费后才知道“产品”质量如何,因此必须是个“信用品”,这也就需要知识分子的名誉作保证。有时候,即便“公知”的观点有错,但1.0媒体出于合作利益考虑,总是倾向于保护名人,“公知”的话语权明显大于批评者,所以,读者基本上很难通过批评这一手段对“信息伪劣产品”进行监督,促使其改进。可到了2010年左右,微博等2.0媒体的兴起撕破了“公知”的保护网。当公知们在微博发言出现错误时,读者既可以通过@ 他获得“商榷他”、“教训他”的快感,又可以拉平自己在1.0媒体时代与“公知”的话语权等级,何乐而不为呢?在这种动力下,某些喜欢跨界“跑火车”的“公知”自然成了网友的调侃对象。而且,因为有了媒体2.0平台,非知识分子的知识人(比如普通大学生、白领)可以不经过传统媒体的势利审查就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来,这种即时、贴切的专业表达,将通过网络自由转发达到局部均衡,代替“公知”的“代言”价值。

  所以,“公知污名化”虽然存在网友对“公知”“代言”地位怨恨的成分,但更多的恐怕是“公知”在新媒体时代“代言”价值贬值的结果。而“公知”的“反击”呢?则既有对毛时代迫害知识分子的悲情联想,也有“汲汲于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尊崇感受,而不愿意正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中的贬值”的傲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69.html

更多阅读

朗诵《留守儿童之歌》 留守儿童诗朗诵

由于前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 >中华少年>很有震撼力,学校德育处特别看好我们班的朗诵.于是,我们班又接到了任务:为区总工会来看望我校的留守儿童献上朗诵.这首诗歌是刘云贵副校长所作,读起来挺感人的.后来,由于总工会说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贫困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2011-02-20 10:51留守儿童家访记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家访对象小学五年级3班家庭住址家访人:家访经过:我吃完早饭后,九点钟左右,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东关,经过打听找到了杨猛家

随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论文

随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论文)写在前面:当下中国,由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方案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方案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

震撼图片===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之家布置图片

少数民族“留守人员”生活状况实录 (主题摄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随之出现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因其民族性和地域特殊性成为留守儿童中更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这期主题

声明:《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公知污名化”》为网友一个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