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励志大师刘墉的人生智慧:世说心语》
所以我说,台北人不是不懂礼貌,那次调查的得分低,主要是因为民族性不同、习惯不一样。 礼貌绝对是一种习惯,可能有不少读者读过我在《 超越自己 》那本书里写的故事: 有一阵子我常带着儿子去店里打电动游戏,店里总挤满看来像太保、太妹的青少年。妙的是,每次我和儿子进门,他们如果在前面进出,会主动为我们拉着门。当我和儿子在玩的时候,他们会先把硬币排在机器上,再乖乖地站在旁边等,当我和儿子打完,让出位子,他们一定会说谢谢。 但是,我们可能才出店门,就看见几个青少年在吵架打架。 再说个笑话给你听,证明美国人的礼貌非但是习惯,而且已经成为反射动作。有一年春天,我参加纽约植物园的街坊日,就是卖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的节日。那天人很多,突然听见一声喷嚏,四周的老美立刻异口同声地说God bless you,意思是上帝保佑你。接着注意看,才发现刚才打喷嚏的是一只狗。 还有,早年我在家教美国学生画国画,我的教室在楼下,楼上是我母亲的卧室。老人家八十多了,常咳嗽。几乎每次咳嗽,洋学生们都会立刻问:老人家好吗? 因为关心别人,或是作出对别人关心的样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问、不在别人打喷嚏的时候说一句God bless you,不合他们的习惯,也会显示他没有教养。 相对的,因为自己的每个行为,就算打个哈欠、打个饱嗝、打个喷嚏,都会被人注意,在西方社会,大家也就变得更自制。而在我们这儿,打哈欠、伸个懒腰,是个人自由。打个嗝,表示我吃饱了,多么满足。打个喷嚏,只要我捂着嘴,干别人什么事?那动不动就问你有什么不舒服的人,反而会让被问的人不安了。 但是今天,当中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大都会,当奥运、世博,涌来数以千万的观光客,我们似乎不能不知道西方的礼俗。最起码,我们可以表现出欢迎的意思,在街上对他们笑笑、打个招呼。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进出公共场所的时候,千万注意,后面有没有别人,而且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我们都该学着为他们拉着门,既表示了礼貌、表示了同情友好,也避免撞到后面人的鼻子。 请不要觉得我太夸张,要知道,我有不少美国朋友都说过,他们刚到中国的时候,好几次被前面人冷不防松手的门,差点撞到脸。 那是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习惯前面的人拉着门,一下子不会想到换了地方,生活的习惯不一样。

还有一点,是在不分男女的厕所,男生上厕所,千万掀起座垫,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外国人看了,不但会说你不够礼貌,而且可能因此推论:这是个不尊重女性的社会。 抱歉!连这上厕所的事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