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发展 核电发展敲定规模化



     国家发改委11月初发布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由“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大力发展核电”,此举意味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并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资金总需求约4500亿元

  在规划中,明确了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700万千瓦争取提高到2020年的4000万千瓦。按照15年内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核电建设规模大致估算,核电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4500亿人民币,其中,15年内项目资本金需求量为900亿元,平均每年要投入企业自有资金54多亿元。

  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

  据规划,新增2300万千瓦核电厂的选址原则,是考虑在尚无核电厂的沿海省区,各安排一座核电厂兴建,目前已经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等沿海城市中优先选择确定了13个厂址,预计发电量可达2300万千瓦。

  《规划》指出,核电项目建成后要参与市场竞争。“按国家电价改革的方向和有关规定,核电企业可与电力用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自行协商电量与电价。与核电发展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等环节也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机制。在核燃料供应环节,建立核燃料生产和后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形成与世界核燃料市场接轨的价格体系,为核电发展提供可靠的燃料保障和后处理等相关服务。”

  “《规划》其实明确了核电电价今后也要实行市场竞价。”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今年8月份,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与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首次参照国际市场铀价,签订了商业化天然铀采购合同。这意味着核电原料的定价机制发生重大改革,开始走向市场化。

  核电是否有能力与火电一起上网竞价?有专家认为,这取决于我国核电国产化水平。

  核电要比煤电价格有竞争力

  全球化石能源的总量是恒定的,如何在油气供应遇紧的背景下缓解能源问题,就成为人们议论的重点,而“电力替代”成为应对能源紧缺的一个现实话题。按国家电价改革的方向和有关规定,核电企业可与电力用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自行协商电量与电价。与核电发展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等环节也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机制。

  在核燃料供应环节,建立核燃料生产和后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形成与世界核燃料市场接轨的价格体系,为核电发展提供可靠的燃料保障和后处理等相关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15年核电站建设需要投资额高达4500亿元,设备投资将占其中的50%左右。目前在设备制造方面,我国三大发电设备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集团)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可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按价格计算国产化率超过80%;基本具备成套生产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能力,经过努力,自主化份额可超过70%;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上述消息时透露,中国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将出现小幅下降,而核能、水能、天然气则将出现大幅增加。

  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也一直饱受争议。但是目前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全球能源供应吃紧、气候变化压力增大,在世界范围内核能成为能源开发的新热点。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布报告预测,全球核能发电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增加约1倍,其中大部分出现在中国和印度。全球目前在建的31处核电站中,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占了16处。

  核电角力自主还是引进

  在核电即将迎来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持续多年的关于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争论还在继续。

 规模化发展 核电发展敲定规模化
  目前建成和在建的870万千瓦核电机组中有720万千瓦分别从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进口,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电站只有秦山一期30万千瓦和秦山二期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秦山核电基地党委书记胡海云说,中国自主设计的秦山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单位造价为1330美元/千瓦,而同期从国外引进的核电站建造成本约为2000美元/千瓦,全盘引进要比“以我为主”建成的核电造价高出三分之一。

  据悉,中国自主创新的秦山二期核电站的造价为1330美元/千瓦。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必然会增加成本。这3000多万千瓦的核电缺口蕴藏着超过500亿美元的商机。由于巨额的商业机会,国外厂商纷至沓来。虽然2006年12月美国西屋公司携AP1000技术摘桂中国浙江三门、山东海阳的共计4套百万级千瓦的核电项目招标合同,但显然,剩下的市场更加庞大。

  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傅满昌表示,尽管采用单一的技术标准对于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大有裨益,但是各家技术各有特点,不排除今后核电市场的多重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换言之,在去年底第三代技术招标中落马的法马通公司、加拿大能源公司、俄罗斯原子能公司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核电市场上分一杯羹。据未证实的消息:广东阳江核电项目的合作者就是法马通公司。这样,为招标而成立的国核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主题仍然可能是国际招标。

  此外,中国核信息网指出:“考虑到第三代核电站的引进建成大概在2012年2013年左右,在这段时间之前,中国必须还要自主建设一批有竞争力的核电项目。这就为CNP1000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可以说,配合三代技术的引进情况,CNP1000将适时地有一个批量化的建设阶段。”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招标中不仅有选择哪个国外核电厂商合作的问题,可能还存在内外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

  选择哪种技术,和那个公司合作,如何权衡利弊,怎样引进、消化技术,如何把引进的技术转让给国内的其他公司,将是国核技面临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对于国核技的职能也有质疑的声音。第三代核电技术招标项目一直被界定为自主化依托项目。有核电专家指出,国核技对于自主化没有显著的作用。国核技所拥有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728院)是设计和建造的主力,但并不能胜任自主创新的工作。“当初国家花了4亿多美元买来的AP1000技术最后成了国核技一家独有,4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也成了国核技的资本金,其他企业要享用AP1000技术,还必须向国核技购买”。

  对于三代技术引进,一直颇有争议。其中一派观点认为,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是一个过程,最终是为了自主化,在掌握技术之后再产业化发展;而另一派观点信为,这是以引进技术之名,行买外国设备产业化建设之实。

  薛新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核能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一派观点的支持者。他表示,核电实现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只是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主化,这是国家发展核电的一个策略。 (欣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3794.html

更多阅读

甘肃苹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

甘肃苹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 2011-3-11 9:30:50 被阅览数: 646 次 来源: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苹果产业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

肖雪夫:中国发展核电有优势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27年前爆炸起火,时至今日不少人仍心有余悸;受日本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2年前发生核泄漏事故,人们安全利用核能的信心再受重创。然而,截至今年3月底,全世界仍在运行的核电机组还有437座。核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重要

环保部核专家郁祖盛:中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代核电

专访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  中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代核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I北京报道  地震、海啸、核事故,让日本遭遇三重危机。尤其核事故,令全球焦虑。核事故发生的真相是什么?这对人类的核

声明:《规模化发展 核电发展敲定规模化》为网友徒醉了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