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上市,是一个原¬则性问题。而到哪里上市,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方向性问题。
文/郭海英
A股井喷不减港交所吸引力 目前内地正原股市持续井喷式的A股高潮,吸引了大批尚在观望的内地企业主,考虑是否将上海或深圳作为IPO首发地点。由此看来,中国内地的上海A股市场,深圳H股创业板,加上香港,将形成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 作为香港联交所业务发展科执行总监的霍广文对竞争进行了回应:谈到竞争,首先,香港一直习惯不同形式的竞争。另外,说到A股市场,其实内地还属于外资不能自由进出的市场,而国际级的投资者在香港会有很多选择。香港与内地两个市场基本上还是分开的,很难比较。 霍广文之所以信心满满,自然有他的理由。虽然香港联交所的规模在全球10大交易所仅排第7,但是从筹集资金的能力来看,香港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如果光看IPO筹集资金的数量,香港联交所在2006年发行中国工商银行IPO时,首次超过了纽约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二。目前已有381家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占到香港总上市企业1206家的32%。2007年1到8月共有47家新上市公司,26家来自内地企业。说明香港对于渴望融资,获取国际资金的内地企业来说,仍具相当大的吸引力。 港交所魅力何来 而对于以上佳绩,霍广文将其归结为以下两点:其一,香港是吸引国际资金,流通量最活跃的市场。流通量就是股票动起来的能力,交易异常活跃,但股票交易成本也不高,非香港莫属。香港本土生产总值约为1万6千亿港元,而香港的股市市值却达21万亿港元,大到近10倍左右。作为小小弹丸之地,香港缺的是资源,却从来不缺乏资金。金融服务业早已是香港重要经济支柱,直接贡献本地生产总值约13%,从业人数超过18万人。这是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既定优势和雄厚基础。一方面看来,香港非常依赖国际资金;另一方面,香港吸引国际资金的能力,不可小视。霍广文表示:“香港不是大规模的市场,却是流通量最好的市场。国际投资者要寻找注资中国内地的商业机会,香港是最好的窗口”。 其二,香港的钱最“活”。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由来已久,机制好,监管水平高,银行系统成熟,所以交易自由,不象有的市场交易虽然可完成,但钱款较难离岸。而在香港,随时交易,钱款可无限制自由进出流动,如此一来就帮助投资者降低了资金风险。这也是吸引国际资金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底,香港联交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生在本港42%的股票交易,其交易所有者是香港以外的。同时,基于自由贸易港精神,香港的离岸基金买卖不需要付税。上市公司分红的红利与股息也一样不用付税。而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国际投资者将资金涌向香港。 其三,再融资的便利性。企业完成上市后经¬常需要再融资。香港除了拥有吸引国际资金的能力外,再融资也非常方便,这是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市场深度的体现,没有一定的深度,再融资就会比较难。香港同样赋予再融资制度很大弹性和自由度。如公司股东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给予董事会授权,董事会即可自行斟情在未来12个月内或高或低增发不超过20%的股份,不用通过向香港联交所申请,股东大会认定即可。 霍广文同时诚恳表示:作为内地企业境外交易的最大市场。香港联交所将尽量缩短企业为争取上市而花费的时间成本,整个过程尽可能在12周左右完成,包括上市委员会的聆讯等。在香港联交所,所有的过程都是文来文往,企业可凭文件证明的递送走完所有上市流程。规范服务是最便捷的方式。 霍广文并不讳言内地企业对于香港联交所的重要性,联交所主席夏佳理也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内地永远是最重要的市场”。由此可见香港联交所争取内地企业的决心。近段时期以来,受美国次贷风波影响,香港资本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于是夏佳理近日出来安抚“民心”,他坚信基于港交所本身的透明度,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国际资金的能力。 最后,霍广文建言内地有望上市的企业:成为未来绩优股类上市公司,总的来说要增强公司治理水平,这有赖于高明的管理层。再好的资产也是死的,管理者就是那个将死的资产盘活盘大的人。投资者会因为相信管理层,进而增加对企业的投资信心。无论在哪里交易,在哪个地方上市,增加透明度非常重要,因为决定一家公司股价的不是交易所,而是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