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济南 李允峰 最近有人士称何必讳言“不救市”,认为救市说肆无忌惮,传言四起,要用“亿万股民利益”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要挟救市。此后,果然没有救市措施出台,市场信心则遭受惨重打击。在一片悲惨境地之中,平安、招行、万科等蓝筹股却在底部放出巨额成交。可以说,很多外资在此时大肆购买,再次轻松地抄了中国股市的底。

救不救市,暂且不争论,但我们自己对A股如何定价缺乏自信却是客观存在的。在这轮巨幅下跌中,股市的估值体系轰然倒塌,中石油、中国神华、建行等牵扯到国家经济命运的大蓝筹公司的股价都挣扎在发行价附近,甚至有破发的风险,其他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在对比之下也出现非理性暴跌。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的看多言论,却使得4月7日A股大涨,两市接近150只股票封于涨停。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对中国股市的估值,外资机构已经反客为主。 A股市场还是一个正在向成熟股市转型的市场,成长中需要政府的呵护,而最有效的呵护莫过于在对市场的估值和价值认识上,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导权意识。外国机构的言论可以听,也可以研究,但不能轻易地把主导权丧失。还有在是否降低印花税的问题上,政府应该参考国际市场的做法,而非一意孤行。 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我们股市的跌幅却最大。有学者提出,我们应该利用这次美国股市的次贷危机,加快股市发展,鼓励国内企业上市,用募集来的资金去收购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和有价值的公司,但现在看来,是别人家地里下了冰雹,我们地里的庄稼却更遭殃了。在这种时候,我们还在争论该不该救市,实在有点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味道。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在估值体系出现非理性倒塌的时候,政府就应该给投资者信心。美国股市在各种危机发生时频繁出台措施救市就是最好的说明。 股市是我们自己的股市,定价权理应在我们手里。为了把主导权牢固地把握在自己手里,政府应该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态度,该救市政府要毫不犹豫,该市场化政府也毫不客气,政府应该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和鼓励。惟有爱护投资者,投资者有信心,市场的主导权才能更牢固地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