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股市的调整并不能取代股市自身的规律,市场的自身调节才是关键
作者:杨福
中国投资者终于与欧美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合拍:承受泡沫破裂的痛楚,等待政府救援。 但他们的命运迥异:自去夏次债危机爆发以来,以美联储为代表的监管机构多次采取措施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甚至直接出面拯救贝尔斯登这样的金融机构;年初以来,在通胀加剧、全球经济降温以及政府紧缩政策等不确定性下,上证综合指数已下跌近1/3,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并让奥运是股市向上推动力之一的乐观预言破产。但直到现在,中国投资者仍没有得到监管层的明确表态。 监管层的“无为而治”不难理解:欧美监管机构要避免的是因流动性干涸而导致的系统性金融灾难;而相对股市泡沫破裂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威胁,中国监管层有更大的担忧需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从过往的政策路径选择来看,为了应对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威胁,中国宁愿牺牲经济增长。不过,中国的投资者显然仍不习惯“按市价调整”的现实,而把政府的干预视作想当然。事实上,正是政府在3年前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引爆”了中国股市,让中国突然之间具备了一个与其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的实力相匹配的股票市场而惊叹:数百万家庭首次投身股市,他们掀起的投资狂潮不仅催生了民间投资而非政府资金来推动企业扩张的乐观局面,还在加速一个意义更为深远的演变:一个更为现代化的、由市场推动的金融体系的形成。 事实上,这也正是促使中国监管层摆脱过往干预者形象的起点。在去年股市一路狂飙突进、泡沫论也随之兴起之际,一个“经典”问题由此开始考验中国的监管层:如何在让公众接受资本市场与生俱来的波动性的同时,还得保住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投资信心。正是这种信心,让中国股市在最近两年成了国内企业向往的融资平台。借鉴其他股市在遭遇泡沫时政府有限反应的教训,中国监管层已做了应有的口头警示工作,不过总体而言仍是缄默态度,希望投资者充分认识到监管机构的角色是设定市场规则,加大市场的可预测性,而非设定股票价格。 过程中,如何做到不矫枉过正成了一个复杂的艺术:衡量一个政府是否遵循自由市场的原则,并非看它是否“作为”,而是它如何“作为”。而无论市场成熟与否,一旦市场行为扭曲导致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宏观调控都不可避免。但大家也须意识到,中国股市已经太大、太复杂,没有哪个政府机构还有能力像过去那样靠口头就能调控它。 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市场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而非依靠单纯的政府干预。这就需要加大把过去议论多年的一些措施变成现实的力度,诸如推出做空交易和股指期货。除非市场的灵活性能得到改善,否则,在市场的主体仍为个人投资者的环境下,市场的剧烈波动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