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naZhang经常会收到信用卡公司奉上的小恩小惠。今年初,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市场经理的Joanna得到了中国建设银行赠送的4支哈根达斯冰激凌优惠券。她为此要做的只是在一定期间内用“龙卡”刷卡消费6次以上,每次金额不低于188元,这对喜欢购物的Joanna来说非常容易。
最近,那只硕大的钱夹里又挤进了一张新的信用卡,它来自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合办的信用卡业务部,办卡的礼品是一个漂亮的飞利浦迷你音箱。Joanna很难拒绝这个诱惑,她办这张卡无需缴年费,而且还提供其他许多优惠甚至“特权”。 这是眼下如火如荼的信用卡大战的真实写照。尽管中国信用卡市场还处起步阶段,但发卡数量每年都在急速扩大。这场银行间的肉搏战,像Joanna这样的持卡人并非唯一的受益者,一些帮助银行找到客户的第三方发卡公司也获得了迅速成长的机会。 我爱卡网(www.51credit.com)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它在2005年正式上线,定位为国内首家信用卡门户网站。经营我爱卡网的尚诺集团2004年开始进入信用卡营销领域,除了互联网营销,还包括信用卡直销、电话行销、互联网行销、数据库营销等全方位营销体系。“2004年以来,尚诺集团保持每年3倍左右的增长,到今年年底总发卡量将达到100万。”尚诺集团董事长涂志云告诉《商务周刊》。 尽管信用卡营销在中国仍是全新行业,但在美国早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美国的发卡量在5亿张左右,有好几家市值在300亿—400亿美元的信用卡公司。尚诺的团队和模式很快获得了风投的青睐。2007年8月,尚诺集团获得第二轮10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印集团、SIG海纳基金和eGarden基金。此前,后两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曾向尚诺集团提供600万美元的资金。 巨大的人口基数支持着投资者对信用卡产业的乐观。中国13亿人口中,持有信用卡的人目前还不到4%。麦肯锡公司统计,2003年,中国银行业向消费者共发放了300万张信用卡,到2005年年中,这一数字已增长到1200万张。这家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预测,中国信用卡市场2013年利润将达到130亿—140亿元,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贷产品。中国本地银行,包括2006年底银行业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向Joanan这样的持卡人提供了多种优惠。但问题在于他们将来如何从她那里赚回来。目前,除广发行和招行的信用卡业务获得赢利,其他银行都无一例外地在做赔本换吆喝。 “信用卡发卡企业赢利的关键是用户规模,特别是活跃用户的规模一定要大。”涂志云指出,要找到尽可能多的信誉好的客户,这是最困难的,在目前尚无全国性信用数据库的情况下,销售信用卡对银行来讲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重体力活——即使找到潜在客户,也需要有人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如何填完一份长长的申请表格。 我爱卡网这样的第三方平台的价值由此得以凸显。目前,尚诺的团队遍布全国25个城市,有直接上门的销售人员,有呼叫中心,有成型的数据库,构成了一个全体系的整合营销平台,不仅可以最大规模覆盖市场,而且由于互联网的一对一定制的优势,我爱卡网筛选出来的都是主动申请的优质客户。目前,“我爱卡”已和9家银行合作,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 广东发展银行、渣打银行在取得了信用卡领域的领先成绩之后,尚诺集团在2007年12月战略合并了国内知名房贷服务机构——安家世行,使其业务范围包揽了个人消费信贷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信用卡和房贷服务。(记者/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