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购、兼并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中软国际已不甘于软件业二级外包商的地位。
本刊记者 崔瑜
11月16日,中软国际(8216.HK)在香港发布公告称,将斥资2.43亿日元(约合1640万元人民币),收购日本ITO(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供应商创智株式会社的100%股权,交易中20%以现金支付,80%以向卖方配发中软国际879万股对价股份方式支付。随后在复牌的交易日中,中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的复牌价格为每股1.78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上升4.7%,成交89.36港元。 创智是日本知名的软件外包商之一,受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的SinoSpeed国际有限公司控股。截至2007年3月31日,据创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该公司净资产为2921.8万日元(约合204.5万港元),此次交易将使其成为中软国际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软股份在关于重大事项的公告中表示,“对创智的收购将扩大中软国际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规模,拓展其客户基础和业务范围,使其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这起收购的背后,是中软国际为转向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持续三年多的努力。2002年中软股份登陆上海A股,2003年6月,中软国际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3年下半年,中软开始整体上市的进程,最终以其在上海上市的控股公司中软股份收购总公司的模式,实现了中软集团整体登陆上海A股资本市场。中软集团董事长唐敏当时的表态是,“整体改制上市后,中软下一阶段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国际化。” 这种国际化的手段之一,就是收购。中软股份的最优质服务之一就是软件外包,尤其是面向欧美的软件外包。2006年中,中软国际总经理陈宇红就表示,将按计划收购三个分别来自于中国内地、日本和美国的企业,而后转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7月,中软国际以300万美元收购向微软提供外包服务的北京正辰科技,而后从2006年底开始到2007年中,又完成了对和勤环球(HGR)100%的股权交易。中软国际为此支付的购股价总额约为4506万美元,其中30%为现金支付,其余以配发中软国际对价股份的方式支付。 三笔交易的直接目标就是配合中软国际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转向主板上市,这意味着中软国际的市值将达到1亿港元以上,并且由原来的“风险预期较高”的定性转向了“大型基础行业、盈利状态稳定”这样更容易赢得广泛投资青睐的地位。 中软的春风得意其实也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软件外包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地位获得迅速提升的缩影。自2004年开始,根据多方统计数据显示,软件外包行业连续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尽管在产业升级和核心技术竞争力上还一直颇为担忧,但给地方经济带来的规模放大效应不容忽视。 以上海为例,软件外包已经成为增长最迅速的城市产业支柱,并带动整个信息业成为城市产业经济的第一名。相对的,由于人力资源成本和国家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原本属于日本、印度的软件外包机会正在大量转向中国,并且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还不甘于只停留于二级外包商的地位,绕过日印直接获取欧美外包业务也成为一条新兴途径。 在前不久的东软行业解决方案论坛上,同样属于软件外包领袖的东软董事长刘积仁就表示,软件外包的机遇是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国际化的有利方式,而这样的机遇对中国企业而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样,同属百年难遇。诸如中软、东软这样的软件企业,以外包提升竞争力,进而获取资本市场认同,实现全球化的历程,也许将是今后中国软件业的整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