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基因和文化传承将成为决定其未来的重要支点。
本刊记者 孙梅
11月6日,对于有着天堂美誉的杭州来说,也才刚刚进入初秋的季节。屠铮觉得今年西湖的秋天格外美丽,自己在这个秋天对于收获有了更深的体验。 晚饭的时候,屠铮一家话题显然比平时多了起来,谈到了屠铮所在的阿里巴巴上市,父母高兴的跟她说:“以前都是想着让你带着我们在国内旅游,要不明年什么时候你也带我们到国外玩玩?” 第二天,是屠铮外甥的生日,屠铮打算赠送几股阿里巴巴的股票给他,并在一张生日贺卡上这样写道:“以后你就是阿里巴巴的股东了,希望阿里巴巴将来象微软和Google一样,说不定这些股票将来能成为你的第一桶金呢。”上小学的外甥似懂非懂的接过了卡片。 5年前,屠铮来到阿里巴巴。那个时候,邻居问父母,她在什么公司工作时,听到阿里巴巴的名字,邻居摇摇头说没听过,父母介绍说是网络公司,于是就有了几个月后邻居抱着家里的笔记本来找她维修的一幕。屠铮回忆说:“那个时候跟别人提起公司来,甚至还有人以为阿里巴巴是个网吧。现在,上市后,公司的知名度高了,隔壁邻居再碰到她的父母时说,你女儿不错,在一个大公司上班。” 当朋友们都羡慕她成为小富婆要她尽快套现自己的期权时,她却说:“与其买一个别的公司的不能掌握的股票,与其讨论公司的股票多少钱一股,还不如今天兢兢业业工作。只有努力工作,公司的股价才会上升。” 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象屠铮一样的阿里人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甚至还有人不无担心的说,杭州的房价又要涨了,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富翁。 11月6日,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日子。作为内地最大的B2B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挂牌,市值超过200亿美元,一跃成为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这一天改写了中国互联网的IPO记录,也改变了象屠铮一样的阿里人的生活。然而,这一时刻的到来却是阿里巴巴“八年抗战”的结果。 过冬 如果你问在阿里巴巴工作超过4年半以上的人,这里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90%以上的人会跟你提到非典。 2003年,对于成立了近四年的阿里巴巴来说,刚刚看到了一点希望。在这之前,2000年,他们遭遇了网络经济的泡沫,在创立之初就赶上了互联网从狂热的盛夏到冬日的严寒;接下来的一年,阿里巴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最后一个站着的人”;直到2002年,阿里巴巴在整个互联网都不赚钱的前提下,才完成了赚一块钱的目标。正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看到了希望刚要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又将他刚刚提出的一天100万元的目标推向了远处。 阿里巴巴因为有一个疑似非典的员工,全公司的人都被隔离。政府决定这个消息之前,阿里巴巴已经自发地先实行了应急机制,所有人主动疏散回到各自家中。所有人在半天之内把办公室的东西搬光了,所有的服务热线转到家里。以至于最后杭州除了阿里巴巴里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因为客户打电话还是有人接,阿里巴巴每天信息都在更新,一切都在正常进行。唯一不平常的是以前客户打电话都是很甜蜜的小姑娘的声音说:“您好,阿里巴巴。”那两天打电话偶尔会听到很苍老的声音说:“您好,阿里巴巴。”因为阿里巴巴的客服热线转到家里,当客服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可能会是他爸爸接的电话。“我们的同事很紧张,跟他家里的人说电话不要随便接。如果接了第一句话一定要说“您好,阿里巴巴”。” “那个时候没有人监督,大家都很自觉。早上8点多到了上班时间,大家就都上线,开始工作了。那个时候,每天会收到很多同事的问候邮件,还有马总的邮件,大家互相鼓励。闲暇的时间,我们会在网上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经常飚歌,还有很多人把自己做的菜秀在空间里。在一个本应该充满了恐慌的日子里,我们却感觉特别的快乐和温暖。”这是屠铮的记忆。 “我是最后撤离的,就在那天,有一个慈溪的客户跟青岛的客户签了一个300万元的单子,这是我记得的最高兴的一个单子,这样的事情很鼓舞人。对我们来说,隔离并没有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大家非常的团结,500多个人的团队,大家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人都说非典让人感到现在的人情很冷,很淡薄,但是在这里完全没有感到。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我每每出去讲课的时候都会跟大家讲这段经历。”谈起这段往事,孔非依然沉浸在那种感动中。 阿里巴巴将灾难变成了机遇。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处于发展阶段或者成熟阶段的公司而言,还有抵御这种危机事件的实力,而对于很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初创企业,隔离足以让他们恐慌,甚至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在这样的氛围下,在隔离期间,阿里巴巴的各方面的指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隔离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封闭了,反而让一些人的目光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而且新的个人交易平台淘宝的上线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 显然,阿里巴巴的领导团队平时在公司内部一直被给予高度关注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在背后起了作用。 在公司成立之初,”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敬业”这些字眼一直被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大脑里,而且也一直都被各个级别的人身体例行。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还依然能把这些当成习惯。事后当很多客户知道了这段往事的时候,对于这个公司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而阿里的员工自身也被这个集体和自己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看到了这些字眼不只是一个口号,这些在其他公司也会经常被提及的字眼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在这个角度上,阿里巴巴的那套价值观体系得到凸显,从而也让这些精神随着这段记忆更深刻的嵌入了阿里巴巴人的脑海里,成为了他们的DNA。 所以,了解阿里巴巴历史的人,对它能够成为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便不会感到意外。光环背后,除了八年面对寒冬的坚持,还有屠铮深信中国可以在电子商务上面做出自己的模式,想在电子商务上面做全中国伟大的公司的一种信念,而能够让这种信念一直撑到阳光来临的秘密,就是这些DNA。 基因制胜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是源于他们那种基因,那么看一看是什么让这个团队从18个人变成了现在的6000人,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阿里巴巴,或许是从侧面探究这些基因的一种方式。 财富似乎一直都不是阿里巴巴能够吸引人的地方。马云创业初期,正是互联网最热的时候,雅虎、TOM、新浪等公司利用手中大把的钱高薪网罗拔尖人才。但阿里巴巴并没有像这些网站一样,相反,几乎所有进入阿里巴巴的员工与管理者,他们的收入都会比原公司收入减少一大半,从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依然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和马云本来就是相识的朋友,但他到了阿里巴巴不仅工资降了一半,还失去了每年7位数的雅虎股权收入;公司现任CFO台湾人蔡崇信是耶鲁大学经济与法学博士,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当年在一次业务访问后,放着瑞典AB公司的副总裁不做,决定加盟阿里巴巴,并成了阿里巴巴的CFO。在GE工作达15年,并先后在财富500强企业BTRPlc及IvensysPlc担任中国区总裁的官关明生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本可以退休回家什么都不做就拿着高额退休金的他,却来到了这个一名不文的小公司担任起了COO。当时,一个高盛的投资人来跟他说条件时,他甚至说不用说条件了,不管怎么样我都签字。马云说关明生是带钱来打工的,当时阿里巴巴很穷,来回与在国外的家人团聚的机票都是他自己付。然后跟着阿里人一起坐地铁,住一晚上一百块钱的招商宾馆。这些在阿里都传为美谈。 即使到现在,阿里巴巴的薪水在互联网公司里依然属于国内同行业中下水平的工资,然而,这些人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 “阿里巴巴奋斗了8年,当初的18个罗汉一个都没有离开,而且很多老的员工一直在坚持,在很多人眼里并不只是为了一种财富,很多人都是为了这种梦想才坚持下来,这个梦想就是:“持续发展102年,要做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都用阿里巴巴。”曾经做过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的孔非这样解释说:“现在,想找一家伟大的公司其实并不容易。” 正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www.ceibs.ellu.cn)教授杨国安总结的那样:“阿里巴巴的独特价值主张是共同创业的梦想,一起改变历史的梦想,一起创造财富的梦想,一起分享财富的梦想。这就要求阿里巴巴在招聘的实践中,寻找很多相同价值观的人。这也是阿里巴巴为什么员工流动率很低的原因。 阿里巴巴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上面所说的要做中国电子商务老大的梦想,还有一个,那就是它给予员工非常多的锻炼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这往往是个体的成长更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如果不是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孔非可能还在画着漫画,教着学生,过着悠闲的生活。那时的她,已经做了8年的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阿里巴巴。在这里,她一路从一个普通的客服,到成为一个走出去培训客户的培训讲师,再到阿里巴巴的公关经理,现在她已经成为支付宝的市场公关宣传活动负责人。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被寄予厚望、下一个最有可能上市的公司。 孔非对《互联网周刊》说:“我很感激这个公司,我在阿里巴巴的每个岗位都是从头开始,公司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去发现了自己很多的潜力,每个上司也给了我非常大的信任。公司能够上市并且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正是因为公司给了员工很多的机会,才能使员工迸发出更多创新的激情。这5年走下来,对我是个非常大的锻炼。” 象孔非这样的经历在阿里巴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阿里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很多人都会有一年换一个工作岗位的经历。 这些并不是基于领导或者个人的意愿,而是阿里巴巴有一套岗位轮换的机制。只要你在团队里做到足够的优秀,能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有很多的尝试新工作的机会。这种机制,给了阿里巴巴的员工很大的锻炼、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空间。在谈到对未来职业的构想时,很多的阿里员工都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多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的锻炼。也因此,每一个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人都乐于接受变化。 阿里巴巴的为员工提供的广阔的职业锻炼发展空间,同样的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士的加盟。丹尼斯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帅气小伙子,来阿里巴巴之前它在波音公司工作,在非典的时候他来到了阿里巴巴,被这里吸引,一呆就是四年。按他的话:“阿里巴巴很有意思,在这里改变东西非常快,今天你可以在这个部门工作,明天你也可以在其他的部门工作,在这里,你可以戴不同的帽子(尝试不同的工作)。” 丹尼斯告诉本刊记者,他喜欢这里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的文化也很有意思,都是年轻人,很开放,员工跟老板之间很平等,你可以跟你的老板讨价还价。这里没有沟通的障碍,也不会有很官僚的状况,在这里工作非常开心。” 以前的同事都说屠铮是跳槽王,工作干不到一年觉得不合适就换,可是她在阿里巴巴一呆就是5年,用她的话来说:“我喜欢这里的简单,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在一个非常良性的环境里,不会有勾心斗角,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氛围。”也正是因为有了从心里对于公司的归属感,屠铮对于公司的活动都抱有很高的热情。当领导让她做公司的年会的总导演时,她也把这个有6000多人观看的“春晚”办的有声有色。 丹尼斯和屠铮喜欢阿里巴巴的原因,也成了众多阿里员工留恋这里的一个因素。融洽的团队关系,和谐的沟通环境、愉快的工作氛围,是阿里巴巴一直着力打造的一块,也为此煞费苦心。并且把这一条写进了价值观里,成为绩效考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传承 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创业容易守业难,在经历了火爆的市值,财富的冲击,媒体的追捧,急速的扩张之后,这些曾经让这家公司赖以制胜的基因,是否还能保留下来?能否引领阿里巴巴创造下一个辉煌? “记得以前有一个科学调查,是说有人做过一个科学试验,就是一些大学生毕业了以后,采访他们自己是否有目标,如果有,就把它们写下来。结果若干年后有,有目标并且写下来的人处在社会的上流社会。而且有目标的人也比较好,没有目标的人就不怎么样了。我们最早的COO当时就讲了这个故事给我们新入职的同事。”阿里巴巴B2B国际网站部的经理陈立军清楚的记得他刚入职时听到的这个故事。在阿里巴巴,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参加“百年阿里”的培训,这里核心的就是在讲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其实,入职培训已经不是阿里在传承他的价值观的第一步了。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阿里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的人,或者是有改变空间的人。这是他们保证自己的队伍纯洁性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入职培训。据说,百年大计、百年阿里等培训,马云和阿里巴巴高层,无论多忙都会亲自讲价值观。 而价值观真正的要运转起来,关靠言传还是不够的,身教更为关键。阿里巴巴价值观推出以后,有一个百万的销售人员用不诚信的办法提高业绩,让他的老板发现了,老板觉得这样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文化,会影响团队,于是作为阿里巴巴文化提及的“野狗”坚决的被清除出了队伍。这在当时还并不强大的阿里巴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确实也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 其实,保证这种价值观让每个员工随时能够感受到的,最重要的一条,是阿里巴巴从成立之初就将价值观的考核列入了绩效考核,并且占到了50%的比例,这几乎是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没有过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员工都会时刻记得这个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提醒,直到这些形成习惯,成为本能。 除了这种考核上的规范,阿里巴巴还很注意日常的沟通。阿里巴巴人都说,这里的谈话特别多。比如,在屠峥所在的商机管理部,一个普通的员工至少就会有三种谈话:首先是,季度的考核,这个考核基本上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聊天,团队的负责人会邀请HR人员一起参与,了解员工的感受,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员工不满意自己的考核结果,可以越级提出申请,也可以找人力资源部门专门负责与员工点对点沟通的人员反映。接下来,还会有部门月结,这个是由员工的直接主管与员工的沟通,对员工的心态状态等作一些了解,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最后,大多数的新人进入公司都会有一个导师,导师会随时的跟所带新人保持一种沟通。通过这种多渠道的沟通模式,阿里巴巴旨在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解决,防微杜渐。并且通过这种一点一滴的方式,将这种基因传承下去。 阿里巴巴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保证这种基因的传承。所以有人说,在阿里巴巴,不论是阿里巴巴刚刚上市的B2B公司,还是支付宝、淘宝,无论是在公司呆了几年的老员工还是看着面孔尚很稚嫩的新员工,包括前台的值班的保安,你都能发现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在其他公司没有看到过。而这种气场从第一代阿里人的身上一直传承了下来。现在,从阿里巴巴普通的员工身上,多少都能看到一些马云的影子。华为的任正非曾说,一个公司的资源可以枯竭,只有企业文化生生不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阿里巴巴的这种DNA,不仅是在公司内部的员工身上得以传承,甚至还延伸到了他的客户那里。 杭州包黑炭竹炭科技公司(www.baoheitan.cn)是一家典型的小企业,成立不到5年的它在国内市场虽然已经做到了前三甲之列,但由于尚属新兴行业,目前的营业额也只有600多万元。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包黑炭开始了在阿里上的电子商务历程。 “虽然有一段时间因为觉得阿里带来的客户比较小而远离了阿里,但是我们的第一个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的客户都是通过阿里巴巴找到的。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波折和坎坷,但是我们的资金链一直没有断,能够保证日常运作的资金,这些都是靠阿里的小客户来支撑的。”包黑炭营销部经理刘牛对本刊记者说。 让刘牛感到感激的,不只是阿里巴巴给他们带来了客户,而是阿里巴巴对于诚信的维护。“在加入阿里巴巴两个月后,我们接到一个特大的询单,总金额高达500多万元。兴奋之余,出于安全考虑,我上网搜索这个公司,没想到第一个链接竟然是阿里巴巴的诚信论坛,才发现这个公司是个骗子。从那一刻起,我深刻地体会到‘要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服务’这句话的内涵。”刘牛提起那次网上第一次遇到的陷阱,至今记忆犹新。 刘牛告诉本刊记者:“阿里巴巴确实是一个很诚信的商业平台。它不仅提供一个平台,而且还会告诉客户说,我们这里是有骗子的,发布这种防骗技巧和一些骗子的信息,尽可能的减少用户的损失。我现在都在教我的客户如何在阿里注册会员,注册支付宝,如何利用支付宝打款。作为阿里巴巴诚信通的会员,对阿里巴巴是信任的,我们都会尽力的维护自己的信誉,这样彼此之间就容易答成信任,诚信了,生意就好做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巴的上市,也让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阿里巴巴表示,到今年年底,集团人数将达到8000人。随着公司规模的急剧扩大,价值观的稀释成为阿里巴巴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确实有阿里巴巴的员工对此表示担忧,公司近两年随着人数的急剧增长,现在的员工80后的居多,他们的认识已经不象原来那样深刻。阿里巴巴如何继续的保持这种基因的传承,这是管理层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马云在上市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担心员工不富有。员工富有,公司才富有。我担心他们失去使命感、价值观。这些我们为这次上市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这次上市,就是为了员工充满激情,荣辱与共。我们的文化相信比其他公司更能抗得住这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