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二:债信评级或成瓶颈?



 议题二:债信评级或成瓶颈?

  Is Credit Rating the Bottleneck?

  “评级机构须致力于建立长期公信力”

  喻鑫:

  我们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评级上的问题。比如一家公司主体信用大致是AA多一点,AA+、AA对评级机构来讲相对可以有一些机动,在企业债承销时,如果几家评级机构在争取,某些评级机构可能就会松动,评成AA+,这时评级机构的客观公正性就会打折。例如,福禧案中,一家评级机构因为为福禧短融评级,以至福禧事件后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对其其他评级都不是很认可。对评级机构而言,不应过分关注短期利益,而需要致力于长期公信力。券商也不应为短期的承销收益要求评级机构松动标准,因为从国外经验看,只有具备高度公信力的权威评级机构出现后,才有利于确定相关收益曲线。

  “只要发债企业雇用评级机构,评级制度就不可能有效”

 议题二:债信评级或成瓶颈?

  刘凡:

  说到债信评级,可以说中国已经将西方评级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全都学来了,评级制度确实在进步,评级工作人员很多也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事。但中国评级制度也确实面临着国际上评级制度通行的问题,即发债企业出钱雇佣评级机构来给自己评级、包装自己,即筹资人在掌控着评级机构的饭碗。在这种情况下,从人性角度看,现有评级制度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机制,这在西方是行不通的-如次债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东方也行不通。这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探索利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的投票功能,由企业债托管量前500名的机构投资人投票确定评级机构年度评级企业债的发行额,将评级机构的业务发展与投资人的利益挂钩,而非与筹资人挂钩。

  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部门也可以参与评级。实际上,全国性商业银行往往有很强大的内部评级队伍,证券公司的研究团队也很大,他们也可以出来组建评级结构,同本机构的品牌挂钩。还可以让中投、中债登等战略性企业向评级机构注资,让凭级机构在解决财力问题和加强自律内控的基础上,从从容容地去做事。

  再看国外的经验教训。197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美国的证券业协会颁布了一个所谓的半民间化、实际上相当于政府指令的约束,要求在美国市场上发行的任何债券都必须在三家大评级机构中选一家评级,否则不能上市。这一举措在我看来是一柄双刃剑,好处在于对这几家评级机构的资质做了确认,保证了它们有足够的饭吃和一定的品质。但现在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这几家还是寡头竞争,为了从发债人手里抢单子也是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变成了由发行人和承销机构给评级机构好处,如聘请评级机构给另外的项目做咨询,获取丰厚收益,作为条件,要求评级机构将我或我承销债券的级别提上去。这就导致了利益冲突,并扭曲了最终评级结果。

  目前我国真正有内部二次评级能力的投资机构,包括券商和银行,据我观察,可能不超过百家。如果现有评级机构第一评不可靠,主要靠投资机构自己的二评,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债市场将局限在这100家的金融机构内。规模上看,尽管这100家金融机构目前控制了全社会资金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但企业债市场今后无法深化,因为风险要有足够的分散度。

  总之,要把评级工作作为降低债券市场交易成本的一个关键举措。

  “将公司债视为贷款替代品,事情就容易解决”

  王国刚:

  如果公司债都采取有抵押有担保,不就是原来的政府债吗?还需要评级干什么?

  为什么银行不提供担保?原因非常多:一种是企业资金在这家银行,该银行可以提供担保。另一种是银行希望从竞争对手手中将客户“挖”过来,给企业提供担保,但企业要到该银行开户。这就不是担保费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大型银行贷款很困难,通过给企业发债提供担保,不收担保费,但要企业从本银行贷款,以此来拓展业务。还有的是通过政府或企业的关系,很复杂,不只是一个担保费的问题。

  如果银行一年期贷款获得利率是7.47%,现在发行公司债一年期的收益也是7.47%,可不可以接受?二者之间名义收益没有差别,但公司债流动性高,而贷款什么时候能收回来则不确定。贷款有担保吗?谁敢做担保?既然如此,为什么公司债要担保?问题很简单,将公司债视为贷款的一个替代品,事情就容易解决了,思路也就拓展开来了。银监会明确规定,银行不能再做担保,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A公司要发债,B公司给其做担保;B公司要发债,A公司给其做担保,就是相互担保、关联担保。这种担保的结果一定是个假东西,流于形式,只是为满足现行制度的硬性要求,而这些要求在新形势下已不再具备其合理性,结果不仅是本来该给投资者的报酬转给了担保者,而且也是“糊弄”投资者和监管者。在这个基础上,公司资信评级有多少意义?如果所有公司债券都评了AAA级,那么,市场参与者最后关心的只有一个定价问题,只关心发债的利率,只会去猜测央行年内会加息几次,而不关心发债企业及债券本身的品质了。公司债和企业债一个最基本的区别是,公司债必须基于品质,风险由企业自担,不是由政府承担。虽然可以有某些市场机制,比如担保等分散部分风险,但不等于这样就能够把风险全部消灭掉。既然如此,投资者就必须在充分认识风险、评估风险的条件下对公司债进行投资,而不是以产品无风险为前提条件来考虑。

  当前的制度不改变,公司债就很难发出来。原因很简单,保险公司不买,银行不买,金融机构都不买,公司债发给谁?因为金融机构要买担保债,这一条到今天为止没改。为什么不改?因为这些制度形成的时候是面对企业债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4581.html

更多阅读

微信怎么建立群聊?怎么加入微信群聊?教程 建立网站教程

微信怎么建立群聊?怎么加入微信群聊?【教程】——简介微信群聊是微信一大特色,建立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目前微信群支持二维码,加入群聊也非常方便。下面说说微信怎么建立群聊?怎么加入群聊?以及微信群如何设置?如何管理微信群的一些内容。实

微信系列分析之一:微信会不会收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高级分析师 陈建功最近关于微信收费的话题讨论的非常热闹。之所以热闹起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微信冲击了运营商的业务,特别是短信、甚至话音等运营商的基础业务的营收能力——它会把原属于运营商的

40岁女人的皮肤基础保养之二:你会正确选择护肤品吗?

为了自己的这张脸皮,曾经试用过好多所谓的名牌化妆品。甚至每天不厌其烦地抹了一层又一层:碱性化妆水---乳液---酸性化妆水---隔离霜---化妆下地而且根深蒂固地认为每个化妆品都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一个也不能少。随着年龄的

中国平安研究二 :保险股究竟如何估值?

风继续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一、保险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  投资银行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对保险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公司比较法、交易比较法及现金流贴现法。  (一)公司比较法  公司比较法是用于评估保险公司一个合理估值范围的

随想之五十二:人为别人活着更快乐?

接到一个通知,我局要组队要参加区直机关工委和团区委组织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主题辩论赛,我是队员之一,组织者很有创意,第一轮比赛在微博上进行,我们的对手是区委办。同事前去抽签,我们抽到了反方,题目是:人为自己活着更快乐,很显然对方

声明:《议题二:债信评级或成瓶颈?》为网友纸扇墨客回眸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