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改变生活 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亮点



    大批被引入笔记本电脑的技术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时尚生活

    □文/张娅

  2007年,由于Vista系统及SantaRosa平台的推出,人们对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寄予厚望。的确,在笔记本电脑短暂的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的更新都推动了产业的跳跃式增长。

  1990后期至今,是笔记本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尽管早在1985年东芝就推出了世界首台笔记本电脑,但直到1997年,索尼、东芝、IBM乃至苹果公司相继推出了突破性产品,尤其是其中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才使得笔记本电脑开始有了普及化的势头。

  我们从使用者的角度,选择了以下技术,他们分别代表着笔记本电脑这十年来在移动性、商务性以及娱乐性三方面的突破。另外,业已出现的一些新技术趋势,则将对笔记本电脑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移动办公

 数字技术改变生活 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亮点
  ●迅驰平台与Wi-Fi

  1990年代后期,东芝率先将“移动办公”概念引入,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初期培育。但真正实现这一梦想,还是在英特尔迅驰(Centrino)平台推出之后。

  迅驰平台以三个组件为代表,分别是CPU、芯片组和无线网卡,虽然都不是创新之作,但基于此的平台却成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沟通信息的创新产品。2003年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发布会上,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叙拿起一把大斧子,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周围包括电源,网线在内的所有线都砍断了。这个类似行为艺术的举动,伴随“无线你的无限”这一口号,标志着一个笔记本无线上网时代的到来。

  在迅驰之前,笔记本代表的是PC的另一个发展思路,即通过牺牲部分性能缩小台式机的尺寸,以便于移动,其发展主要局限于硬件技术的改进。而迅驰平台包含了专门针对笔记本的处理器,使得笔记本已经基本等同于台式机办公能力。

  英特尔目前已经推出了四代迅驰产品:第一代迅驰使得笔记本更为轻巧,产生了IBMT40、惠普NC6000和索尼FZ系列等典型产品;第二代在前一代基础上做出了小改进,带动了IBM的T43和X40以及戴尔D620等产品;第三代让笔记本电脑转向双核时代,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让笔记本更加轻薄;第四代增加了一个新的PC主要组件——迅盘,尽管并非该平台标准配置,但迅盘降低了硬盘访问的需求,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电量,也就等同于增强了性能和能效,对需要运行数据密集型软件的用户是一个好消息。

  迅驰平台也把Wi-Fi(无线网络接入)概念引入笔记本产业。目前,90%出厂的笔记本电脑中已经配有Wi-Fi的功能。英特尔标志中代表Wi-Fi的“小蝴蝶”也将沿用到2008年。据Wi-Fi联盟预测,到2012年Wi-Fi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0亿美元,全球将有3.5亿人使用Wi-Fi,在全球不同的地点,例如机场、饭店、火车甚至汽车上,有将近20万个热点。

  ●UMPC

  随着迅驰发展至第四代,无线技术越来越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但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限自由,普通笔记本电脑作为终端设备一直有便携性方面的限制。由此,Wi-Fi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在UMPC产品上。

  UMPC全称为Ultra-MobilePC(超移动个人电脑),它在笔记本产业发展早期就已经有构思产生,最终被英特尔正名归类。

  英特尔对于UMPC产品功能的设计理念为:几乎随时随地存取内容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聊天或博客等手段沟通;在旅途中以视频、游戏、音乐、图片或者电视自娱;通过监控办公应用程序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年初,微软正式公布MicrosoftOrigamiUMPC计划,支持UMPC产品的发展,并主张UMPC产品都采用WindowsXPTabletEdition操作系统。在CeBit2007展会之前,UMPC产品一直都采用应用在超轻薄笔记本上的芯片组与处理器,而在这次展会上已经有了更具针对性的处理器。

  目前在中国市场,已有包括三星、华硕、索尼、方正和汉王在内的多家厂商推出了自己的UMPC产品。但受价格所限,UMPC只能是高消费层用户生活与办公的附属产品。UMPC的发展方向是功能丰富化,产品尺寸逐渐小型化。除了个人办公、娱乐、游戏等作为超便携性的个人终端以外,基于网络应用的功能挖掘是未来UMPC的重要方向。

  商务应用

  ●蓝牙

  尽管蓝牙仅仅能够覆盖10米范围,但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继手机和头戴耳机之后,蓝牙的第三大应用。笔记本不但可以利用蓝牙技术接耳机,还能连接鼠标、PDA等类型的蓝牙手机以及其他应用蓝牙技术的办公设备,并且可以进行短距离的笔记本电脑之间联网。随之而来的是工作的日益简单和高效化。

  蓝牙技术的发展几乎与笔记本产业同步。1998年5月,爱立信联合诺基亚、英特尔、IBM、东芝4家公司一起成立了蓝牙特殊利益集团(SpecialInterestGroup,SIG),负责蓝牙技术标准的制定、产品测试,并协调各国蓝牙的具体使用。3Com、朗讯、微软和摩托罗拉很快加盟SIG,与SIG的5个创始公司一同成为9个倡导发起者。截至目前,SIG的成员已经超过了2500家,几乎覆盖了全球各行各业,包括通信厂商、网络厂商、外设厂商、芯片厂商、软件厂商等,甚至消费类电器厂商和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SIG。

  随着WindowsXP以及MacOSX等操作系统发布,蓝牙在操作系统方面得到了更强有力的支持。正向蓝牙市场扩张的无线局域网芯片设计公司AtherosCommunications声称,31%的笔记本电脑已装备有蓝牙,到2011年将达到74%。而IDC的硬件市场研究报告则指出,蓝牙和UWB等近距无线通讯技术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应用比例将翻一番,到2010年达57%的份额。2006年笔记本电脑中应用无线技术的产品还只有7.9%。

  尽管价格已经有所降低,但蓝牙技术对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等的依赖性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限制。由蓝牙带来的病毒传播隐患也不容小觑,还必须警惕信息是否会中途被他人所截获。另外,它传输距离比较短,信号容易受干扰,并且现在还不能确定它是否会对人体带来不良后果。

  ●指纹识别

  在目前的中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中,指纹识别技术几乎成为了一种标准配置。它有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

  在研发T42系列时,IBM向ST(意法半导体)提出需求,希望对方能够为其研制可以在笔记本上使用的指纹传感器,后者为此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就是如今在指纹识别领域赫赫有名的UPEK。随后这种传感器开始走向普及,在笔记本等电子设备上大显身手。

  指纹识别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在2005年,当时国内外主要笔记本巨头都推出了各自用于商务领域的指纹识别笔记本电脑。据联想发布的公告称,2005年该公司共销售超过100万台指纹笔记本。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的手写应用,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无纸化办公和商务活动中的数字签名等。其在2007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1月30日上市的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中,VistaPremium以上版本全部支持手写操作,比之前的Windows系统识别速度更快。除了自带的手写识别外,Vista还支持其他手写输入功能,包括“墨迹功能”、“手写批注”和“手势”等。在屏幕方面,平板电脑也逐步淘汰了老式PDA或UMPC所用的电阻式触摸屏,改为采用更先进的电磁感应技术。

  在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中,电脑厂商密集推出了平板电脑产品:9月4日,惠普在北京发布了HPCompaq2710p旋屏手写平板笔记本电脑;9月8日,海尔又推出了心动V5系列笔记本——融合了UMPC和TabletPC的手写笔记本;9月13日,富士通亮出了自己的LifeBookT2010手写平板笔记本。

  娱乐平台

  ●宽屏

  宽屏技术的产生来自于生物学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人类双眼的视角最佳比例为16:9,在这样的比例下造成的视觉冲击最为逼真和强烈。目前不少电影都采用了16:9的比例拍摄制作,而且16:9也是未来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新标准,笔记本自然也在向这个领域过渡。据IDC预测,到2008年前,几乎所有的新笔记本电脑都将采用宽屏。

  世界上首台配备宽屏的笔记本电脑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PowerMacG4系列。不过,真正将宽屏笔记本电脑带入中国的却是2003年初首次进入笔记本产业的明基。明基Joybook8000是国内首台采用15.2英寸15:10超宽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在良好的市场效应刺激下,2003年,先有苹果、明基、联想、紫光,后有TCL、戴尔、惠普以及夏新等相继加入了宽屏笔记本电脑阵营。

  宽屏首先降低了厂家的成本。对于同样一块液晶屏,厂家切割成宽屏的数量要比切割成普通屏的数量多得多。对于使用者而言,现阶段的宽屏笔记本电脑大多以“更出色的娱乐性能”为卖点。尤其是在观看DVD影片时,与普通屏相比,宽屏通过提升亮度和对比度,获得了更好的影像效果。此外,宽屏笔记本电脑一般都具有相对宽大的机身,由此可集成更多的功能。

  ●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的产生主要是适应目前年轻用户的游戏需求。笔记本电脑发展初始是走的完全商用化的路线,由于大部分应用是一般的文档输入和图片演示,所以基本上都采用集成显卡的显示子系统。但随着笔记本的应用往娱乐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3D图形处理也使得搭配高性能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逐渐多了起来。

  影响未来的技术

  ●SSD

  虽然现在笔记本电脑在处理器、内存、图形处理方面与台式机的差距越来越小,但仍有一个顽疾在困扰着笔记本用户,那就是硬盘的性能。

  SSD是固态存储技术的简称,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基于闪存的SSD,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样式。这种SSD固态存储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使用年限不长,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另一种是基于DRAM的SSD,其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应用范围较窄。

  与同等体积的笔记本硬盘相比,SSD十分适合当前笔记本往轻薄方向发展的要求。数据显示,SSD的耗电量较现时的笔记本型电脑硬盘低5%,这能延长下一代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工作时间超过10%,同时它的性能也达到同体积的硬盘150%。此外,SSD的重量也仅为同等体积硬盘的一半,生产成本也低于普通硬盘。据国外媒体测试表明,当按下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开关时,搭载SSD固态存储器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平均要用31秒。

  目前阻碍SSD固态存储器普及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价格,10GB的SSD可以买300GB的传统硬盘。其次是存储容量,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主流产品均配备了80GB硬盘,而SSD最高容量仅为64GB。同时,缺乏终端设备的支持也是SSD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目前SSD仅在富士通、索尼、戴尔、东芝等品牌的高端产品中能得以应用。

  但据In-Stat研究,未来基于闪存的SSD将在笔记本硬盘市场成为有力竞争者。预计到2013年50%的笔记本将采用SSD硬盘,十年后SSD很可能全面代替目前的笔记本硬盘。

  ●燃料电池

  笔记本电脑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移动性,虽然笔记本电池经历了镍镉时代、镍氢时代、锂离子时代,电池使用时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笔记本的移动依然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目前的厂商们往往通过增大电池本身的尺寸和重量或者降低笔记本性能来提高电池的使用时间,这就跟笔记本的便携性原则相违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有望克服这一难题。

  早在2003年3月5日,东芝就展示过一款甲醇燃料电池(DMFC)架构的笔记本系统。此后,美、德、日等国纷纷推出使用燃料电池的笔记本样机,工作时间可达20小时以上。2005年6月,英特尔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力提升工作小组公布了“笔记本电脑燃料电池指导方针”,该技术规范针对笔记本电脑燃料的电流、制造、控制、发热量、使用环境等作出了说明。

  最新有外国媒体报道说,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燃料电池,有望代替笔记本电脑上的充电电池。新燃料电池的能源来自于一节小小的甲醇燃料电池,电量用完后只需将另一块电池插入电池组的凹槽即可,就像为笔更换笔芯一样简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4742.html

更多阅读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利用网络更好地生活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简介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方法网络对生活的影响——方法/步骤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1、 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经典的心理学故事集

目录第一章:积极的心态成就一生——改变心态的心理学我们为谁而活?为多少钱撒谎更值得?改变对原因的看法就能改变心态改变想法才能改变情绪我自信,我成功走过鳄鱼桥蝴蝶和毛毛虫——生命在于选择情绪的反应身体知道我这样认为所以我那样

互联网改变了我的生活 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在21世纪这个高科技发展迅速的年代,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一词对我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它已经悄悄地渗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接触互联网已经6年了,在这6年当中,我每天都接触网络、利用网络。

“上坟”可以改变我们的运气 改变运气

我国大部分地方,冬至和过年时都有到祖坟前烧纸钱的习俗,当然,“鬼节”烧纸钱,就更是做为子女应该的孝举了。绝大多数地方,人们都知道一年有“三个鬼节”,即清明节、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但也有少部分地方只知道清明和十月初一,或是只知道清明

声明:《数字技术改变生活 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亮点》为网友造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