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的砝码: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同样的条件,结果却如此截然不同。 跳槽并非只靠考试来决定,考试有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某大企业的人事负责人说过这么一番话:"虽然某个人的毕业学校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大学,可我对他的营销能力感兴趣。这种流浪武士式的人才,在我们公司里还没有呢。"大加赞赏之下,像A君那样虽然考试成绩倒数第一,还有成绩平平而中途调入公司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了。 也就是说,跳槽不是以学生为对象,而是以那些已经有了工作经历的人为对象。所以比起成绩的好坏与否来,一般会根据过去的工作经历来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可用之材。 A君也有工作经验,虽然他在表达自己的这些经历的时候稍嫌稚嫩,但是那些经历一定能对他的工作有用,所以我才用了近乎强制的方式想帮他进那家出版社。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谓憾事一桩。 ■即使没有跳槽打算,也要准备一份任职履历表 的确,并不一定考试合格就能实际完成好一份工作。因此,就需要有一份"任职履历表"。任职履历是一个公司职员自己的历史。到底在什么岗位做过什么工作?取得过怎样的成果?当在面试时考官了解到这些以后,你作为一个职员的能力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仅仅写份任职履历一交了事的人,和那些想着"这一点可能会被问到,先准备一份标准答案吧"而认真做好准备的人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尤其是在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的时候,如果不能明确陈述你的辉煌业绩,就无法体现出你是他们的"急需人才"。这与A、B两君的不同结局如出一辙。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无论你在纸上堆砌多少华丽词藻,只要被人从不同角度一问,那层漂亮外衣就会荡然无存,只有真金才会依旧光彩夺目。我自己也曾经担任过面试考官,所以非常清楚这一点。 这里想奉劝一句,那就是不管你有没有打算将来跳槽,都要准备好一份任职履历表。这样,从成为职场新人那时开始,你的所有任职经历就能做到一目了然了。 "那个时候啊,虽然辛苦一点,可推销业绩上去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但都被我一一克服了呢!"把这种关于过去的回忆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顺序)整理一下, "今后自己该做什么?"这种奋斗目标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却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的眼前。当然,你也可以想像自己呆在现在的工作单位10年、20年后是一番什么情景,也许会使你有所触动"不能这样下去了!"而重振旗鼓、继续努力,或者也许更加坚定了自己"是不是该跳槽了"的决心。
![第27节:跳槽和创业,绝对要尝试(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50929126450.jpeg)
然后,要看一下自己已经写好的任职履历表,想像一下自己是面试考官的话该会问到哪些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从自己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当中,把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以及作为一名职员的长处和短处等看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