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的砝码: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41 不是人事管理学,而是要成为"人间通" ■全才需有"调动别人做事"的能力
![第20节:成为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人材(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50832127736.jpeg)
专业人才需要有独立工作能力,而全才则需要有调动其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全才不是要上场的演员,而应该是一个导演。根据自己的意志让演员完成动作,导演必须要有这样的能力。同样,对一个全才而言,其终极能力的开发就要集中到如何调动周围人这一点上来。 即便是专业人才,越是往上发展,就越要求具备成为全才的那些必要条件。 比如说,一个身居研究所所长或研究开发部部长要职的人,是不可能去亲自摆弄试管来获得数据的,他有责任去指挥他的下属做出成果。因此,引进先进的设备,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也都是为了达到出成果的目的。 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成果,责任并不在他的下属,责任应该由没能让下属做出成果的上司来负责。虽然他拥有权力,但也必须负担相应的责任。 团队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原材料",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被称为"人材"(在英语中也是把能胜任管理职务的人称为"management material")。这些人材是具有可塑性的。他们会变成人"财(或者人才)"呢?还是会变成人"罪(人祸)"呢?这些都和全才紧相关联。 一个全才,最好是去学学人事管理,但是比这更好的是成为"人间通"。即,要在现实中去研究一个人到底在什么时候会干劲十足,在什么时候会全无斗志。就是看小说、看电影或者看比赛,也一样可以学习。前边提到的那些商务方面的书籍,一读之下,就能准确而愉悦地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例如,城山三郎在他的随笔集《生活方式》(新潮文库)中就这样写道: "要成为‘人间通‘。做一个对人抱有兴趣并善于观察人的人。为此,还要做一个不断磨炼感受力,仔细倾听他人意见的人。" "我主张,一个新的员工,无论别人是否关注你,都要全力以赴,充实地生活下去。如果这样,那些本来未曾关注过你的人也会从此开始关注你。" 稍微翻翻这本书,里面有不少的东西,值得还是二十几岁的你作为参考。 ■要使人有干劲,全才就要发挥作用 "什么时候会产生干劲?"我曾经以参加我的学习会的200名商务人员为对象进行过调查,得到的回答如下: ①有干劲的时候 (1)投入到有兴趣的工作中的时候(做起来觉得有意思) (2)自己起而挑战的时候 (3)对于体现自我价值有切身感受的时候 (4)有危机感的时候(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 (5)有物质刺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