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戒律: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的确,有部分人跳槽后工资和职务高了,但由于过去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又要从零开始寻找机会,没有积累,也没有进步。这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不能仅仅考虑工资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所在的岗位上能学到多少东西和在这个公司是否是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你频繁跳槽,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只要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想换环境。这样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你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浮躁。两三年过去之后,你回头再看,自己实际上还是在原地踏步,永远都是职场新人。 在电影《纽约寻梦》里有一段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说的话:"来吧,帮帮我,我就是你货架上的一件商品,帮我推销出去,我要的买主是一位丈夫。"其实跳槽也一样,只不过买主换成了某个公司的老板或者其他什么人,他们肯为我们的劳动付钱。虽然是双向选择的商品交易,但我们不得不计算一下跳槽的成本以及投资回报率。 王小姐大学毕业3年,已经换了七八份工作,薪水却一直没有大的提高。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最满意的竟然是当年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刚毕业的王小姐靠着优秀的成绩进入了一家国企的市场部。草拟合同、发展客户、活动策划……由于年纪轻、专业对口,她一进市场部就挑起了大梁。可慢慢地,同事之间的业务纠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越来越厌烦,而且虽然工作做得很多,但由于资历浅,王小姐的薪水一直没有变化。 这时候,王小姐的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外资公司经理秘书的岗位,薪水比王小姐当时的工资稍高,并暗示助理、秘书之类的职务晋升最快。王小姐跳过去了,但倒咖啡、接电话之类的工作并不适合她活泼的性格,而且原来市场部的工作经验在新岗位用处不大。之后换的几个工作也类似,都是助理工作,无论是从薪水还是职位上都没有一个质的变化。 这个不适合,那个也不满意,在不同岗位不同职种间跳来跳去,工作时间不长,企业却已经换了N家。如果在不断的更换中能够有职位和薪水的升迁也就罢了,问题是到现在了自己还是"两无"人士,没有高职也没有高薪,反而是落得个"职场打杂"的称号。这是很多新入职者的悲哀。据国内某一权威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六成职业人属于"职场打杂一族",在长期的岗位轮换中,呈现原地踏步的状态,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磨损了竞争力。

跳槽到一家新公司,从熟悉规章制度、环境和业务,理解认同公司理念和文化,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到能够独当一面,并渐渐融入组织,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心态浮躁,总想一步到位,这不但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之前积累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