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戒律: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连载前四章 第一章⊙难道工作都是人家的好 很多人看到往日的同学、身边的朋友到了别的单位,收入、条件都有所提高,自己就看着眼馋,也要跟着跳过去。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有比较就会有差距,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进步。但是,盲目地比较就是嫉妒,容易陷入误区。你羡慕我不用坐班,我眼红你固定双休,于是,你就成了在别人的拥有里寻找痛苦。 盲目攀比容易带来痛苦,而且首先伤害自己 【智者如是说】 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爱比克泰德 在工作中,恰当的攀比是不断向前的动力,但盲目的攀比往往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有的人总认为白领高于蓝领,科研业高于服务业,当老板比替人打工强,下一份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很多员工因此心态消极,心情陷入低谷而产生沮丧情绪。要记住:盲目攀比容易带来痛苦,而且首先就伤害的人是自己。 有人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盲目攀比只会搅乱自己的心理平衡。多用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自己,生活就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第5节:第一章⊙难道工作都是人家的好(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52547180292.jpeg)
曾经看过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一头驴饿了,走到一个干草垛前打算吃一些干草。它低下头刚要开始用餐,却发现旁边的另一垛干草似乎比较大。等它走到那垛干草前,回过头来看一看,发现还是原来那垛干草比较大。这头驴就这在两垛干草之间走来走去,最后饿死了。 其实,两垛干草是一样大的!只是这头驴作为当局者并没有发现,一味地陷入自我心灵的艰难抉择困境里而无法自拔。 得与失之间源于攀比,或与别人,或与自己的过去,或是跟眼前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之间的攀比。人都有长短,攀比或使人虚荣,或使人抱怨,这对人良好心态的调整是很不利的。 沈林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每天过着安分守己的平静生活。一天,他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聚会电话。自从高中毕业后,他们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他满怀喜悦地前往赴宴。在宴会上,有的同学经商有道,开着名车,住着豪宅,一副功成名就的派头;有的仕途宽阔,前途似锦。这使得沈林从心中莫名地浮起阵阵尴尬。 回到单位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说自己心中的烦恼。"这小子现在为什么这么牛,以前考试总是不及格,为什么他能住进豪宅,开着名车?""我们坐办公室的真是命苦,按我们现在的收入,就是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名车啊!" 他的同事开导他:"我们整天坐在办公室,就是有钱也不用买车啊,再说我们每个月挣的钱也不少,是完全够花的呀!"然而,沈林还是整日郁郁寡欢,后来竟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了。这完全是盲目攀比的心理在作怪,攀比总是伴随着抱怨,使我们的心理无法趋于常态。攀比有时就像一把利剑,刺向自己心灵的深处,而且攀比对人、对己都十分不利,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上班谋职也一样。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有些人善于推销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强些,最终的职业取向、职位、薪酬、福利等回报都要好些,而另一些人本自身实力就相差甚远,只能适合做普通员工,却一相情愿地同别人比岗位、比薪酬,这就不切合实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