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平 近期,美元汇率持续走软成为经济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之后,人们对全球通胀和经济前景的担忧日益加重。对包括中国在内拥有大量美元储备资产的亚洲经济体来说,美元贬值是一个令人头痛的消息。美元贬值伴随着全球商品价格普涨,今年迄今美元对欧元汇率大幅下跌。此前,美联储连续降息以支持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缩减了美国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优势,全球商品价格和各国通货膨胀均出现上升趋势。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了每桶98美元大关,黄金等贵金属期货价格也不断创出新高。美元贬值导致各国美元资产价值缩水,加剧全球已经泛滥的流动性,最终将反映在各国的通胀和通胀压力不断上升。 10月18日,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指出,减持美国国债不会导致美元迅速下跌,市场智慧足以避免过度修正。但大量减持必然会打击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会对美元汇率有一定影响,进而增加持有美元资产的经济体的损失。正因如此,拥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亚洲国家已成为美国的“人质”,在妥善解决美元资产缩水的问题上面临着两难的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在于美国政府的美元政策。正如美国一位前财长所说那样,美元是美国的,但美元问题是世界性的。出现这种局面与美国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美国政府放任美元贬值的不负责任的政策有关。 放大全球资产价格泡沫 继9月份、10月份连续降息后,美联储12月11日决定再次降息。此次降息,一方面固然与美国次贷危机继续蔓延有关系;另一方面从全球资本市场角度考虑,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美联储不断降息,有进一步放大全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可以说,美联储此次降息,缓解国内次贷危机是“虚”,通过美元贬值吹大资本输入国资产价格泡沫,为其投机性资金在海外攫取高额投机利润创造条件是“实”。其原因: 首先,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行为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神经。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国凭借其综合实力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欧元出现以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削弱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由于美元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运行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及美元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美联储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施加影响,为美国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言之,在美国国内出现巨额财政赤字时,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美元,以美元贬值的方式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和收取铸币税;与此同时,其国内投机资金也可以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那些本币升值的国家,以获取本币升值预期下的资产增值及汇兑收益双重利益。而当其国内资本大鳄在本币升值国赚得盆满钵满时,美元再通过大幅升值的方式,锁定和实现利润。当然从全球角度分析,美元一松一紧,并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其完成的只是财富在不同国度再分配而已。 再次,美联储近期再度降息,缓解国内次贷危机只是“虚”的借口。表面上看,美联储此次降息是为了缓解次贷危机的危害,实质上却在很大程度进一步吹大了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泡沫,为美国国内投机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浑水摸鱼”创造了条件。因此,从美元贬值真实内含来看,美元贬值只是美元货币国际流动所导致的供求因素影响所致,与美国综合国力衰退无关。而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本身的经济影响有限,次贷危机的实际分担者是全球金融投资者。就此而言,美联储借次贷危机降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