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厅厅长 农村数字电影的“陕西模式”——访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



    文/王群

  2006年4月,国家确定陕西为西部唯一的农村电影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此项工作得到陕西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遂确定咸阳、延安两市为省内试点。截至今年10月底,两个试点市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场次突破10万场,实现了两市26个县区100%的电影覆盖率,构筑了完善的数字电影网络。

  2007年1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陕西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称赞。

  3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陕西农村数字电影改革暨数字化放映工作成就。

  5月底在延安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陕西省的经验总结被国家广电总局称赞为“陕西模式”。

  那么,农民将从数字电影中得到哪些实惠?陕西经验为什么会被称作“陕西模式”?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日前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的专访。

  “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数字电影跟一般的胶片电影有什么不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乐可锡: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使用拷贝发行,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传送到放映终端用户,并使用数字投影仪放映,这是电影技术的一项创新,也是当今世界电影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等部委于1998年提出的跨世纪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即在21世纪初,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这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建设工程。

  长期以来,电影一直是农村的重要文化阵地,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冲击,加之放映体制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个阵地逐渐趋向“机器锈了、队伍散了、银幕黑了”,在很多偏远的村落,农民们甚至很多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

  2003年,我带厅里同志去延安的安塞送电影下乡,当开始放映时,一群10来岁的孩子就在银幕前后到处跑动,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在银幕的另一端也能看到图像,后来我了解到,这个村子已经10年看不到电影了。还有一次,是在陕北的甘泉县下乡,有个老农每场都到,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他是为了学习影片中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为了能多掌握一些种植知识,他已经跟着我们跑了6个村子了……

  这两件事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我回来后思考了很长时间,电影还是要放的,尤其要多给农民放。但一方面,买进片子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放映员也要工资。这是最实际的矛盾,解决不好的话,农民看电影的机会就越来越少。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后来出现了什么契机?现在陕西农村电影发展到什么局面?

  乐可锡:去年4月底,国家广电总局确定陕西为全国农村电影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给陕西农村电影发展带来了一次历史机遇。从那时候起,厅里把试点工作当作全省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来抓,成立院线公司有效整合各市县区电影公司的资源,吸纳民营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市场。充分利用国家拨付的试点启动资金和设备,建立较为完善的放映布点网、节目传输网、设备保障网,落实了放映员的工资费用。现在,两个试点市都实现了所有行政村100%电影覆盖率,“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基本实现。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 农村数字电影的“陕西模式”——访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乐可锡:例如,我们组建了以“院线制、股份制、公司制”为标志的农村数字电影股份制院线公司,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并设监事会。管理人员面向社会招聘,各县区服务站站长由所在县区文化局推荐、院线公司考核后签约聘任。服务站一般有2—3名职员,放映队为一机2名放映员,均公开招聘、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现在延安、咸阳两试点市院线公司共有服务站26个、放映队386支、放映员772名,两市服务站平均分别管理14.7支服务队、30名放映员和15支放映队、30名放映员,每台放映机年平均承担公益放映分别为213场和229场。

  体制的转变激发了公司的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统计显示,两条院线经营额均突破800万,红白喜事等各种经营性电影收入和广告收入也节节攀升。而作为放映员,在其完成每月的放映场次后,基本的收入都达到了千元左右。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保证农民观看数字电影的权益?

  乐可锡:推行院线制,使电影放映更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现在农民观看的数字电影,都是由各院线公司向国家数字节目中心订购的,比如放映村的群众喜欢看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为其服务的院线公司就会订购这样的节目。

  而在数字电影推广过程中,政府除了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外,还提供技术支持,培训人员,培育院线公司,通过市场竞争,让农村的电影市场日趋完善,切实保障农民免费观看的权益。

  “陕西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我们了解到,在今年5月的延安会议上,陕西工作得到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的称赞,目前“陕西模式”比较叫响,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乐可锡:陕西工作包含三个意思,一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富有创造性地实践了中央提出的农村电影发展改革新思路,重塑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间新的构架关系,核心是建立了市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县数字电影服务站、乡放映队的农村电影市场新实体;二是地方政府补贴机制的建立,这也是一大创新。具体是每放映一场电影,除了国家补贴的100元外,省、市、县三级还有补贴,这就保证了放映员的收入和运营基本成本。此外,现在有的单位还做起了片头广告,使得院线公司也能分享广告利润;三是管理上对数字电影放映网络制定了“定机(每部放映机都编号管理)、定人(每部机子两个人)、定点(放映点可为行政村或自然村流动,也可为乡村固定影院)、定场(设定必须完成的公益场次)”四定制度。又对放映员的上岗和放映活动制定了放映员上岗证、数字放映机记录本、公益场次回执单、爱国教育片放映日志四项制度,其中回执单不但要求填明片名、放映时间、放映地点、观众数量、服务质量评议,而且还要求双签制(村负责人和一名观众代表签名)。还研制了GPS定位系统,用技术手段有效地监控了电影放映实时状态。

  另外,我们还成立了数字电影服务有限公司和农村数字电影技术培训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中国经济周刊》:这些举措都是陕西的独创吗?

  乐可锡:可以这么说。举个例子,在延安会议之后,其他兄弟省份的代表团纷至沓来,都学习“陕西模式”来了。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乐可锡:从今年下半年,陕西农村数字电影新增西安、宝鸡等6个市逐步推开普及工作,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这一惠民服务。以后的农村电影工作要不断加大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资金的参与,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参与,引入国内不同运作方式的院线公司,让社会资本和多种机制加入到公益事业的市场中来,才会褪去计划经济的色彩。也只有这样,“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5115.html

更多阅读

高清数字电影《暗香》导演阐述 动画导演阐述

这部电影的筹备期比《冰刀双人舞》更长,选演员的难度更大。通过选演员我才知道,全中国13亿人口中能上舞台跳芭蕾舞的专业演员不足400人,且全国只有中芭,上芭,辽芭,广芭,天芭,港芭六个团体,惊人的数字,小众的艺术。我们的拍摄期正逢中央芭蕾舞

系列数字电影《烈火男儿》在广州开机 烈火男儿

11月20日,由公安部消防局监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卫星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出品,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联合摄制的系列数字电影《烈火男儿》在广州隆重举行开机仪式。出演《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王宝强加盟该片,倍受

声明:《陕西省科技厅厅长 农村数字电影的“陕西模式”——访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为网友豹纹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