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供应商的优势 中国供应商成本优势压力日增



    文/王皓

  “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只是一个‘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前几年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中颇具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近两年,随着各类成本要素的明显变化,中国供应商的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中国正面临着东南亚等地区激烈的竞争压力,致使中国从“车间”迈向“世界工厂”的步伐艰难重重。

  日前,美国某家著名玩具公司在短期内因中国产玩具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两次在全球召回逾2000万件中国生产的问题玩具,这无疑对本来已经举步维艰的出口玩具供应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中国制造”的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就在今年上半年,欧盟、美国制定了关于玩具生产新的标准以及中国玩具强制性认证,造成中国玩具厂家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作为低利润的制造行业,如此接二连三的“飞来横祸”使不少玩具供应商面临生存危机。

  与玩具业处于相似境地的还有纺织业,去年9月政府颁布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使纺织品的出口退税下调了2%。出口退税占到企业盈利的较大比重,退税率的下调造成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尽管日前欧盟方面终于做出决定于2008年起取消对华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配额,然而全国的纺织业出口却面临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为了限制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欧盟先后出台了10余项新规定。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台,使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风险。

  如果说上面的两个事例主要针对海外国家为了反倾销所实行的保护措施对我国供应商的打击的话,接下来发生在国内的这些成本要素的变化对中国供应商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与工资上升

  自2004年以来,中国供应商明显遭遇成本上升的压力,石油、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大幅涨价令处于下游的制造业苦不堪言。2006年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更加明显,反映原材料价格的购进价格指数高达58.9%,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势头强劲。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购进价格指数较高的行业以粮棉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纺织业深受波及。对供应商来说,就算是销售额增加,一旦原材料费用上涨,也很难获得利润。

  众所周知,巨大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供应商,特别是劳动力密集性生产企业的主要成本优势。然而,近两年持续上调的最低工资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不小的冲击。单从2006年到2007年,北京最低工资从640元/月上升到730元/月,上海从750元/月上升到840元/月,不少省的最低工资水准皆做了大幅上调。提高最低工资水准,难免会引发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的担忧。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广东珠三角,自去年上调最低工资至780元/月,厂家经受了更为严苛的成本考验。以低端制造业发家、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珠三角企业实际上“赚的就是人工的钱”。对于一些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如玩具、服装、陶瓷等传统产业,对成本的变动相当敏感。特别在某些轻工制造业中,劳动力成本可能占到总成本的一半,比如服装业。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水平,可能会打击服装业等轻工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在土地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政府能够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向企业提供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而在土地供给趋于紧张的条件下,政府向企业提供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价格将被迫提高。最后,在土地供给匮乏的条件下,生产企业将只能按照市场价格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

  随着土地供给的日趋紧张,房价的不断上涨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成本的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上海工业地产市场地价已经上涨了8%,而工业厂房的租金也随之上涨了5.1%。由于第二季度全面实施了工业用地公开招投标的政策,上海工业用地价格季度环比上涨2.2%,达到每平方米898.8元。面对类似上海如此高涨的土地价格,造成了这一地区生产企业的大量外迁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增幅的大幅度降低。

  人民币持续升值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受国际市场美元汇率疲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走势。统计数字显示,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较8.11水平已升值了7.55%,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9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也已升值了3.55%,也就是说,在出口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压缩了7.5%,这一升幅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幅度。这对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出口产生持续影响,企业出口利润受到挤压,国际竞争力削弱。至今,已经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反映出口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汇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企业接单困难、生产设备闲置。

  来自东南亚等地区的竞争压力

  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中国供应商面对着来自越南及印度的激烈竞争。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越南是中国的现实竞争对手,而印度则被视为中国最大的潜在对手。

  越南已经是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仅次于中国。2005年,越南制造业收入已经达到GDP的21%。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越南当作除中国以外的第二个低成本生产基地。越南制造业的工资水平确实比中国低,不少投资商转向越南,除了那里的成本低外,还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在此基础上,越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确实有长足的发展。然而,越南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影响是有限的,越南本身没那么多的青年适龄工人,也不可能大量从国外引进劳动力,从而不可能出现中国绝大多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都跑到越南去的局面。

  印度制造业近几年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还没有人认为在这一领域印度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但也没人怀疑印度在世界制造业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程中的“后发之势”。印度有10亿人口,而且青年人口的比重比中国大。从所需劳动力总量上来说,印度是唯一有能力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国家。尽管如此,印度制造业中存在的基础薄弱、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投资不足等顽疾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医治,这也使得印度在1995~2004年的10年里,制造业平均增长仅处在7%的较低水平。然而,印度具有大幅提升制造业出口的潜力,令中国供应商对其不容小觑。

  此外,东欧、墨西哥、加勒比海等地区也对中国供应商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东欧正在成为新的世界电子制造中心,其制造业的增长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低、外国投资增加和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增长。而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地区主要出口到美国市场,墨西哥制造的机电产品进入美国无关税。墨西哥工业制造能力正在迅速提高,与美国、加拿大工业一体化过程进展顺利,在技术上和地理位置上相对中国有较大优势。加勒比海地区享受美国对其服装优惠措施,产量直追中国,成为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来源地。

  由于原材料、工资、土地价格所导致的中国供应商制造成本上升是显而易见的。人民币升值,国外反倾销措施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竞争都给中国供应商的成本优势带来了持续的压力。然而,中国供应商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怎样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来应对如今的成本上升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供应商,面对此类不可控因素,更需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开发高新技术,不依赖于“贴牌生产”,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保有自身优势的同时向更高层次迈进。

 人气供应商的优势 中国供应商成本优势压力日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5249.html

更多阅读

消费品:奔图的“优势”营销

消费品:奔图的“优势”营销文/本刊记者于文 发自北京今天的中国,载人飞船可以遨游太空,超大型计算机更是享誉全球。但很少有人知道,很多年来,日常办公使用的打印机居然没有一台是中国人研发制造的。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一些国产品牌打印

中国制造业成本 成本成中国制造的大考验

 文/赵 晓  成本正在成为中国制造面临的最大考验。  2010年注定将成为世界经济历史上最复杂的年份之一。  世界经济形势目前尚不明朗,未来风险犹存,中国经济正徘徊于十字路口,而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制造”也面临着三十年未遇

网店的优势 开网店想赚钱一定要最有优势!

 1、“地理”位置好。本身就是依靠当地的产业带,当地特产,销售这样的产品一是成本低,一是让更多的人觉得他很正宗很地道,值得信赖,对于店主来说也是这样,至少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供应商,以最低的价格销售,这个最好。     2、店主自己很专

中国服装代加工的优势 报价优势成就服装品牌

  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倾向于通过专业的服装贸易网站获取大量贸易商机,同时希望借助于网站高新科技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服务。服装贸易网站上的商机信息一大特点就是更新速度快,交易时效性高,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提供服装报

声明:《人气供应商的优势 中国供应商成本优势压力日增》为网友时光磨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