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杂志社 扁治下的经济生态



 作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非

  陈水扁政府以意识形态偏好代替经济法则的做法,使台湾经济不能因两岸直接双向交流而受惠于大陆经济高速增长,严重损害了台湾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外商投资台湾的意愿和信心,削弱了台湾经济的竞争力。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2006年12月确认,台湾经济等级为“AA-”,评级展望维持负向,在亚洲经济体中与斯里兰卡并列。相较于香港、中国大陆、越南等陆续调升评级,以及日本、印度等正向的评级展望,台湾评级停滞不前,落后于新加坡、香港、日本而居亚洲第四。

  标准普尔同时发出警告,若财政赤字继续扩大,两岸关系没有改善,金融业过度竞争,评级就会进一步调降。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台湾首度跌出10名之外,从2005年的第八名退至第十三名,是历年排名最差的一次,在亚洲的排位也从第二位退居第四位。

  美国商会在2006年底发布的《2006年台湾投资报告》中,也从另一侧面对当年台湾经济做出评价:台湾经济称不上太坏,但相较韩国可望达到5.3%、香港的6.4%以及新加坡的6.9%,表现还是落后于亚太地区其他竞争对手。

  限制两岸贸易酿恶果

  2006年1月1日,陈水扁不顾岛内工商界的压力和两岸经贸发展的客观现实,提出所谓“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大陆经贸政策,取代2001年8月“经发会”确定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政策,沿袭李登辉时代的“戒急用忍”,对大陆经贸政策继续紧缩。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40%的上限仍未松动。在贸易往来方面,虽然台湾当局迫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加入时的承诺,对大陆商品入台限制有所放宽,但仍有2400多项大陆商品不能入台,大陆观光客入岛也受到诸多限制。

  两岸直航进程,因台湾当局一再拖延而未有明显进展。这种以意识形态偏好代替经济法则的做法,不仅直接损害了岛内厂商的利益,影响岛内民众从两岸经贸发展中受益,使台湾经济不能因两岸直接双向交流而受惠于大陆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严重损害了台湾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外商投资台湾的意愿和信心,削弱了台湾经济的竞争力。

  政治斗争不断恶化经济环境

  近年来,台湾岛内政党围绕各类选举进行的形形色色的政治斗争开始升级,其中尤以民进党与国民党为执政权的争夺为甚。泛政治化对经济的冲击和干扰不断。

  政党斗争不仅反映在日常经济发展层面上,更体现在立法与行政决策过程中,导致台湾政治中“为反对而反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经济、政治决策的效率。

  在这种政党政治架构下,选举是一切政治、经济活动的目标,为选举而随意开列福利清单,为选举而不惜重金买票,为选举而只重政策的短期效应、宣示效应,根本无暇顾及政策的实施效果。

  同时,近年来台湾岛内政治贪弊腐化现象更加严重,社会陷入深度危机。民进党上台以来,口头上虽标榜清廉执政,事实上却在着力构筑“绿色”政商关系,导致民进党在短时间内迅速腐化,贪弊案层出不穷。

  更严重的是,台湾当局以“安全”、“主权”为名,拖延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和机制性一体化进展,产业“空洞化”和经济“边缘化”隐忧日增,逐渐失去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良机。

  债台高筑,公共支出入不敷出

  1999年,台湾财政尚有盈余。民进党上台后,为适应特殊的政治生态需要,对内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扩大财政补贴范围,扩充政府机构;对外实行“金援外交”,增购军备,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增加,政府债务日益庞大。加之自2001年以来,台湾经济持续不景气,其财政能力赖以提高的基础削弱,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2005年,台湾当局虽通过加强稽征、调整税种,以增加税收,但全年15643亿元的税收收入,仍不足应付不断增加的支出负担。至当年底,债务余额仍达37000亿元新台币,占前三年度平均GNP的35.9%,预计到2009年,累计债务总额占GNP的比重将达39%,接近《公债法》规定不得超过40%的限度。

 生态经济杂志社 扁治下的经济生态
  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规模,限制了公共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投资能力,严重影响了台湾当局通过财政手段调节或刺激经济的能力。

  税收过度减免侵蚀税基

  为鼓励投资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台湾当局将租税减免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1991年《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取代《奖励投资条例》,免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减免税额增长更快。至2002年初,台湾累计减免税额已达2400亿元。

  2003年1月,台湾“立法院”又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修正案,进一步扩大减免税范围。目前,台湾的租税优惠减免已扩大到四个领域,即投资与促进产业发展的租税减免、与土地有关的租税减免、金融领域的租税减免、在台设营运中心的租税减免。

  2005年,为适应“投资台湾、布局全球”战略谋划,台湾出台《台商“返国”投资奖励措施》,试图以税收减免,吸引在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投资的台商回流。

  由于台湾当局租税减免实施领域过于宽泛,减免税额过度,其税收收入不断下降,严重侵蚀了租税税基,使之成为台湾财政收入的一大黑洞,构成台湾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构性顽疾。

  推动两岸政经良性互动

  台湾政治生态是否呈现一种良性态势,与岛内主要政党的“两岸关系观”密不可分。台湾经济表现的优劣,也与两岸经贸关系尤其是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两岸良性的政经互动,是化解台湾经济困境,促使其政治生态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台湾政治、经济任何形式与方向的发展,也将对两岸关系的走向产生影响。其实,当前两岸政经关系的一些表象,是两岸政经互动在特定时期的一种阶段性表现,这种表象不能也不会最终否定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规律。

  民生决定选票

  对“台独”推行者而言,他们的利益在政治、在制造“一中一台”、“台湾独立”,这样他们就可以“名垂台湾青史”。民族感情、国家统一、台湾经济发展、人民福祉,在他们的利益天平上,永远小于“台湾独立”带给他们的“历史荣誉”。

  因此,“台独”推行者推行限制两岸关系乃至与大陆分离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台湾人民的利益恰在于保持两岸和平,积极发展经济,永享太平。

  这一利益观在特定阶段,可能由于意识形态及选举形势蛊惑而有所偏离,但最终会形成一种全民性共识。台湾当局与民众的利益博弈是长期的,虽然目前当局可通过制定对大陆政策体现他们的意志。

  不过,在台湾现实的政治架构下,当民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时,他们会通过选票来表达自己的利益与意志。“政党轮替”现象不仅仅是台湾政治的历史,更是今后的政治常态。

  因此,对两岸政经关系的信念应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济利益是最主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政治可以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量变诱发政治质变

事实上,在两岸关系考量中,还存在一个经济的量与政治的质的关系。

  经济交流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台湾当局设定的政治限制,需要并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关系,而当局的确认只是一种形式与程序。

  近年来,在两岸政经分离的交流表象下面,其实隐藏着经济对政治的推动作用,只是政治的变动显得有些被动。从台湾的大陆政策看,每项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尤其是经贸政策,往往是对在技术或政治上无法有效阻止的既成事实的追认。

  台湾当局从放宽交往限制到开放工商,从实行试点直航到放宽投资限制,几乎都重复着“禁止-默许-开放”的三步曲,形成“法律跟着政策走、政策跟着现实走”的被动局面。

  从“戒急用忍”政策的调整,到“有效管理”政策的失效,都充分表明台湾当局对两岸交流的掌控难度趋大,政策的实际控制力趋于减弱。这也正好说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的限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担心经济的发展会促动他们“立场”的调整。

  近年来,台海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台独”与“反台独”的较量空前激烈、尖锐、复杂。1月12日,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惨败,就是这一变化的必然结果。

  总体上说,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在增长,两岸关系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在增强,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民间交流合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自陈水扁执政后,台湾当局的“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级,进行“台独”冒险的危险性上升,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造成前所未有的危害,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的现实威胁。

  “台独”分裂势力企图制造两岸同胞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阻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不得人心的,也是终归要失败的。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贸交流的增强和人员往来的增多,大陆对台湾的认识也更趋全面、客观、历史。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对台湾各阶层的经贸、政治、心理政策也更加务实,策略更加灵活,成效也更加显著。

  “以民促官”,“以经促政”

  目前的台海关系,应充分发挥大陆的改革效应与经济发展效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两岸互动交流活动。

  立足大陆改革效应,创造两岸互动效应。交流的对象可“从在野党到执政党”、“从人民到政府”、“从大陆的台胞到两岸之间来往的台湾人民,再到台湾内部的老百姓”。

  大陆应该以最大的和平诚意争取与台湾官方的谈判交流;以务实的方式开展两岸党际交流;以多样化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开展两岸民间交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构筑两岸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机制。

  促进两岸交流的政策,就是要创造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和民间交往沟通的有利条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使两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两岸关系虽然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是,各项民间交流和接触也可发挥“润滑剂”和“加速器”的作用,以达到“以民促官”,“以经促政”的效果。

  为此,对待两岸交流问题必须“求同存异”,在政策措施上,表现出更具灵活、弹性和务实,不以政治分歧影响甚至干扰两岸合作,尽量淡化政治色彩,减少民间交流中的政治阻力。

  推动和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既是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和平统一的需要。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适当以“政经分离”的方式,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是大陆所能给予的最大政策空间。

  通过加强交流与联系,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相互沟通,化解政治对立态势,增强互信与了解,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增强祖国大陆对台湾的磁吸效应。

  两岸交流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两岸关系迈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随着两岸交流,尤其是经贸联系在量上的不断积累以及在质上的渐进嬗变,一种“度”的限制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这种“度”就是两岸交流与互补的本能,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超然发挥。

  互利双赢、共同繁荣

  近年来,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冷淡而经济交流日趋热络,充分说明,两岸经济关系不仅越来越表现出与政治关系不同步调的发展轨迹,显现出逐渐摆脱政治阴影笼罩的趋势,而且越来越表现出影响以至引导两岸互动关系走势的趋向。

  实际上,两岸政策互动源于两岸交流的实质进展,一旦交流达到一定规模,政策互动就将表现出愈加弹性和松动。因此,只要加强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的两岸交流,两岸关系就会自然滚动出一条互动的发展轨道。

  两岸交流只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促进合作关系朝更加紧密、更加自由、更加一致的方向发展,就能达成互利双赢、共同繁荣的局面,从而创造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共“十七大”报告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实践证明,这些重要主张和论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诚意,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以不断崛起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构筑和平的地区与国际环境,坚持“一国两制”政策,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乃至军事准备等手段,遵循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加强以经济、文化联系为基础的两岸交流,两岸良性的政治关系及和平统一的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5335.html

更多阅读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 奥巴马经济政策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卢麒元以前,一直认为国内消息闭塞,大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现在,发现非止闭塞这么简单,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奥巴马远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无能,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奥巴马有可能成为位列美国前十的伟大总统。当

2017经济趋势与选择 多屏收看趋势下的屏幕选择

     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进步,可供受众使用的屏幕种类不断的丰富,屏幕数量不断的增长,受众的视频观看行为也在发生改变。iCTR于2013年7月份,针对中国网民的收视行为进行了一次网络调研。  四屏收视下的差异选择  电视

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 基于生态城市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在地方城市的区域内,维持和丰富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建立合理有序的生态环境机制,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模

经济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下的薪酬管理

包容经济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使社会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拥有共同的愿望。当一些社会成员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想得到的时候,排斥和不包容就产生了

声明:《生态经济杂志社 扁治下的经济生态》为网友青山独归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