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雪灾
“在一个震荡市中,股价的上涨空间肯定是跌出来的。震荡向上或向下的幅度决定了你短期的收益。”
撰稿/张静(记者)
1月28日早晨刚到公司,周清就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美股跌了……” 上周五(25日),看似企稳的美股未能持续两日来的反弹,道指、纳指及标准普尔500指数均掉头向下,分别跌去1.4%、1.5%和1.6%。 周清赶紧打开电脑,刚刚遭遇了“1·22”股灾洗礼的大盘果然再度遭遇“雨夹雪”。两市双双跳空低开、震荡下挫。在前十大权重股集体杀跌和券商、钢铁、奥运、电力、教育传媒等板块的群起策应下,上证综指狂泻342.39点,击穿上周最低4511点再创4409点新低,距离作为“牛熊分界点”的年线仅仅几十点之遥。 从1月15日到1月22日短短6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已经累计暴跌了1000多点,跌幅为20%,创中国股市跌幅纪录。 市场普遍认为,A股最近两次大跌的直接诱因是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扩大导致周边市场地震,并通过“美股——港股——H股”登陆内地股市。但无法解释为什么“震中”在美国,A股却比美股受创还深。上证综指自6124点调整以来,其走势甚至比H股、港股的走势还弱,先于H股、港股跌破2007年8月17日低点与2008年1月22日低点。 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向记者表示:“A股市场自身内在的调整更值得关注,次贷危机不过是基金的说辞。” 而一些市场人士更警惕在香港、内地,投行资金的被动性撤离与海外对冲基金“顺势而为”式的主动性做空。 国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这次暴跌的复杂程度堪称前所未有。 基金杀跌 记者从业界了解到,不少基金经理对这轮A股调整并不感到意外。 “指数一直存在暴跌的可能,这次回调的确是意料之中。”水皮分析道,“一是蓝筹泡沫没有挤干净。能源类的板块,以中石油为代表,在25元左右才称得上有投资价值。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代表了房地产板块的万科也是这样,都是前期泡沫的典型。能源类、地产类这两大板块指标股居高不下的现实已经成为行情发展的重大隐患。很难想象新一轮的泡沫会在旧泡沫的基础上产生。不经过充分的调整,指标股就没有更好的上升空间,并会成为指数上升过程中的破坏性因素。市场一定会进行自我修正。” 德胜基金数据表明,在1月15日股指大跌前夕,部分基金进行了集体减仓。从1月9日到14日,被纳入统计的基金专用席位(进入上交所个股龙虎榜前10名)合计净卖出32亿元,大盘蓝筹股是其主要减持对象。 1月21日上证综指跌破5000点后,基金重仓股金融、地产、钢铁等板块领跌,显然这是基金杀跌的结果。而在1·28大跌中,大盘蓝筹再次担任了“空军”主力。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铝业跌停,交通银行跌幅超过8%,中国银行大跌逾6%,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跌幅也在5%以上,中国石化跌幅超过9%。中石油股价跌破25元,相比首日48.62元的最高价已被“腰斩”。 值得关注的是,新年以来,市场走出了一波波非公募基金主导的“主题投资”行情,如农业股、奥运股、中小板股等等。虽然上证综指受中石油拖累严重失真,但深圳综合指数已经在2008年1月10日率先创出了历史新高。但在1·28中,前期强势的农业、奥运等板块全线大跌,跌幅都在8%左右。“‘机构时代’数据显示,去年12月至今,出现下跌的个股仅有寥寥几个,而涨幅在40%以上的股票则达到300只。涨幅在10%以上的则接近1400只。连日来中小盘股的上涨已经使得不少所谓的价值洼地被填平了,六成个股已经回到了前期6000点附近的价位,短期升幅可观。在一有获利盘,二有解套盘的双重压力下,也有回调的要求。”水皮谈道,“第三个原因是美国次贷导致香港股市H股的大幅回落拉开了A股和H股的价差,导致A股金融股的人为高估。能源、地产、金融三大板块形成合力,从而导致了指数的下跌。” 天相投资的首席分析师仇彦英也认为,上证综指从2007年12月开始向上反弹,到今年1月20日左右,虽然指数没有创新高,但是超过60%的股票都创了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次贷危机,大盘也面临调整的压力。只不过国际市场的因素导致我们调整的力度、幅度都超过了正常值。“此外,一季度本来就是个震荡、盘整的市场。一年之计在于春,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这段时间都会对自己的仓位进行调整。今年操作转向谨慎,机构一般都会选择降低仓位,并对持仓结构进行调整,导致各板块、结构之间震荡比较剧烈。” 最后一根稻草当内忧、外患在同一个时间点叠加时,中国平安突然推出1500亿元巨额融资计划,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市场气氛极度恐慌下,中国平安放量跌停引发金融股纷纷大幅下跌,带领大盘出现急挫行情。 “1月18日,A股市场企稳,多头略微聚集起做多激情,上证综指小幅高开8.28点。奈何中国平安21日公布了再融资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一下子炸飞了多头做多的底气。”一位投资者抱怨说。 水皮则认为:“意料中的暴跌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大家都没想到平安在这时候会推出这么大的再融资。”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公开谴责中国平安逾千亿巨额再融资行为是“一种近乎于失去理性的融资,近乎疯狂的扩张,令常人无法理解!” 由于汇丰集团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且中国平安对于融资的目的没有进行清晰和充分的解释,更有投资者怀疑“在次贷危机中受到损失的汇丰,通过出售中国平安的流通股和再融资在中国圈钱”。 水皮表示:“平安是一个好公司,我相信它融资是有目的、有去处的。但在一个很不恰当的时间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融资方案,平安做了一件非常伤害公司形象的事情。然而最关键的不是平安融资多少,而是大家担心个别公司的行为,会演化成大多数蓝筹的集体选择。如果大盘蓝筹纷纷乱圈钱,势必严重考验市场资金的承受能力。”正如吴晓求所言,“如果今天平安募集1600亿,明天工行、人寿再募2000亿,那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垮了么?” 最令投资者担心的,莫过于平安这一“自作主张”,是否得到了管理层的默许。1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对股市资金采取稀释和分流的政策措施,4天后中国平安就进行了“响应”。 “如此巨额的再融资,中国平安不可能不提前与监管部门沟通。否则股东大会通过了,管理层不批,事情就麻烦了。”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美元进入减息通道,推高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管理层有充分理由警惕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后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中国平安巨额融资计划对市场的流动性进行‘投石问路’。据测算,直接吸收流动资金的1500亿元再融资,其作用相当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如果市场消化了资金面的压力,管理层可以根据需要继续批准中国人寿、工商银行等大盘金融股的巨额再融资方案,进一步吸收流动性。” 管理层试探市场的时候,市场也在试探一直对暴跌“静观其变”的管理层会不会出手救市。 前不久,一则证监会审批3个计150亿基金的“利好”消息不胫而走。但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一口否认,表示不会因为市场调整而特别批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且声明:“我们不对指数涨跌进行干预,那是市场人士的猜测,我们只是对市场泡沫积聚的风险有些担心。” 光大证券宏观策略部穆启国表示,由于管理层并没有像之前预期的有所动作,政策力度亦没有变化,此前的市场传闻也已证伪,导致了1·28大跌。 早在2006年11月上证综指逼近2245点历史大顶时,证监会也曾表示不干预指数,同时股票型基金处于发行高峰。而在2008年上证综指第三次击穿半年线、逼近250日线时,证监会又表示不干预指数,同时股票型新基金已有5个月停止发行。 继美联储降息之后,加拿大央行也随即下调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25个基点。23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也相应下调基本利率75个基点,随后停止了一只新股的发行。韩国财政经济部于1月24日紧急会晤国家养老金服务(NPS)和其他养老基金的官员,商讨稳定股市的办法。NPS表示今年购买的国内股票金额可能会在计划的9万亿韩元的基础上,最多再增加13万亿韩元(合136亿美元)。与此同时,在台湾地区,当局已命令4只最大的官方基金买入了数额不详的股票,以提振市场。 但在A股市场,大扩容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上周中煤A股展开新股询价。中国平安在2月初将有30亿股“小非”解禁。中国石油的10亿股网下配售的股份在2月5日将上市流通。根据统计数据,几年大非解冻额将达近万亿的市值,小非解禁也有万亿。再辅以新股发行、创业板等因素,“资金缺血”已成为牛市上空的最沉重的阴霾。 管理层究竟在想什么? 叶檀认为,此次A股市场的自由落体式的下坠,是政策有意引导的结果,否则,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根本不可能如此突兀地出台。其目的在于做大市值总量,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为推出金融衍生产品与创业板做好充分的准备。 水皮则认为:“2008年8月8日,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当然要在如此盛大欢快的节日中保持股市的稳定,而想避免8月前后的暴跌,就必须在此之前让市场降温。” “1·22美联储紧急降息之后,受次贷危机重创全球股市随即出现暴涨,为什么跌得最凶的中国股市反弹最弱?因为中国政府无任何救市表示,正好被对冲基金所利用做空A股。”一位分析人士认为。 仇彦英表示:“管理层一直以来都是以增加供给来稀释A股市场累积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今年是不利于大盘上涨的。所以今年的股市可以理解为一个供求相对均衡,或者某一种情况下会向供给方倾斜,不排除会阶段性地出现大跌。也许管理层认为这个市场估值还是比较高,跌一跌也没关系,实在不行可以通过发行新基金、增加需求来调控。但是国际市场正处于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像平安再融资这样的手段对A股而言可能杀伤力比较强。如果将A股市场推入漩涡,改变了市场预期,也许很难把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恢复起来。就像2002年后,我们不断救市,出了很多利好政策,但仍然长期运行于熊市轨道。现在股市已有向熊市轨道滑行的危险,要看监管部门的调控智慧。” 水皮笑言暴跌是坏事也是好事。好就好在及时地给管理层提了个醒。管理层以为这个市场的承受能力很强,所以创业板、股指期货、红筹回归、大小非减持等等全来了。其实这个市场是很脆弱的,还是需要呵护的。 “早跌比晚跌好。这样市场会安全、健康一点。管理层实际上也很紧张。最近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好几个论坛都取消了。管理层首先是让这个市场平稳下来,而不是给这个市场增加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很多新的产品都会暂时停一停。这应该是积极主动的‘不作为’。” 熊出没注意? 迄今为止,从2007年10月16日6124点开始的调整,已历时3个月,跌幅近30%。无论调整的时间与空间都超过2005年998点牛市以来任何一次调整。有人士认为,上证综指可能在未来3个月、半年内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突破6124点的历史高点,可以称之为长期牛市中的“阶段性熊市”。 一个老股民回想起2001年那段日子。“说实话,现在的行情真的很像当年进入熊市的前期大跌的阶段。那几天大盘也是天天跌,后来一天比一天跌得快、跌得急。等你反应过来,自己的钱已经亏了三成。” 早在去年底,有位基金经理就告诉记者,此轮中级调整真正结束的标志点位应在年线附近。届时会有一个行情重新启动的信号。但如果股指在年线附近技术上跌破,再往下探的话,再加上基本面的配合,可能确实就成为一个大的分界点,意味着熊正慢慢醒来。投资者该逃命还是抄底? 仇彦英认为:“我们的市场现在确实是处于震荡加剧的时期,于从大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牛熊交替的分界点。但其前提是经济确实开始放缓,大家调低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然而从现在掌握的指标预测,我们还是更支持向上的趋势,前两个月是盘整,3月份股市会进入一个真正的趋势性上涨行情。在一个震荡市中,股价的上涨空间肯定是跌出来的。震荡向上或向下的幅度决定了你短期的收益。” “投资者现在想的不是如何挣钱,而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这个市场中活下去。蓝筹要暂时歇一歇了。但现在所谓的热点切换都是‘过场戏’,最终带动指数创新高的还是它们。”水皮判断。他一直是牛市坚定的“唱多者”:“2007年是中美两国经济实力、金融资本力量微妙的转折年。一个开始转强。一个开始转弱。就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确立了中国地区大国的形象一样,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一定是确立中国资本大国地位的萌芽。5年以后你会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