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挑战 中国或以提振内需应对外部经济挑战](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6064833195.jpeg)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本周表示,2008年国内外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将更为复杂,中国的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中国政府已开始关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虽然人们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最差也能达到9%左右,但这一增速与过去两年的落差却是十分明显的。左小蕾说,政府应该刺激国内消费,以弥补外部需求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 其实,中国政府在化解这种不利影响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增长率得以维持在接近8%的水平。但这种刺激经济的做法也存在危险性,那就是一旦政策效应消退,经济便有可能陷入萧条。 近年来,住房、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方面的投资增长得如此之快,以致于许多官员担心会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为避免产能过剩,中国政府频繁出台遏制投资增长的措施,并警告说要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但如果中国领导层认定需要上马更多基础设施项目以抵消出口增长放缓产生的不利影响,上述担心可能就会被抛到脑后了。 法国兴业银行亚洲经济学家格伦·马奎尔说,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确实严重放缓,那么中国要维持确保社会稳定所必需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需要加大建设和投资力度。就业人数的增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份量可要大大超过对产能过剩和无效投资的抽象担忧。 中国已经上马了许多大型投资项目。铁道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今年将大力加快铁路新线建设,根据计划中国今年将斥资人民币410亿元新增铁路通车里程7,820公里。鉴于联合国估计中国的城市人口每年将增加1,800万,因此加快住房和公用事业建设大可不必担心造成供大于求。除北京外,中国目前还有成都、武汉和广州等十个左右城市也在兴建和扩建地铁系统,另有几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计划正待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