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既提供资本,又提供市场,对方贡献股权和全球经营管理经验与成果,似能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作者:张巍柏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完成股改上市的中国银行业者,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自己的资本实力,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让人目不暇接。从2006年8月份建设银行以12.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银行的亚洲业务,到最近中信证券用10亿美元收购美国贝尔斯登银行6.6%左右的股权,以及工行成为了南非标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一起起跨国金融并购案累计金额在短短的15个月的时间中,已经超过了125亿美元。统计今年以来的六笔金融业海外并购项目,金额则高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占中国今年海外并购总交易额的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数字,开始让很多人担忧国内银行的“走出去”,会不会冲动到像当年的日本一样,要“买下整个美国”。实际上这是牵涉到整个“走出去”的战略问题。我们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别人的资产、网点、品牌和人才“买为己有”吗?如果仅仅是为了消解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而“走出去”,如果仅仅是为了更快地拓展国内银行的国际业务,笔者认为,这样的眼光有些局限,自然很难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以合作的态度,设定好自己的分工地位,走出零和博弈的心态,共同推进中国市场的开放,最终合作共赢的结果未尝不可预期。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中国银行业自身的条件而言,最适合自己的分工莫过于“股东”的定位。“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中国银行业毫无疑问是现在全球资本的高地,做资本给予者,在全球配置资本,中国银行业现在应该当仁不让。次贷危机下的全球金融业,紧缺资本,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充当“白武士”的良好时机,而不是去当“野蛮人”或“秃鹫”。提供资本并做好“股东”,承认自己的不足,把经营管理交给别人,一样可以学习和分享国际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分享别人的全球经营管理成果。 目前风暴未了,第四季度的亏损还可能进一步放大,很多市场人士预计次贷危机的冲击需要经过三四年才能释放完毕。开始盘算后路的华尔街大亨,估计要把眼睛盯到中国上了,哪里找这样的大市场?13亿人口,经济增长率多年维持10%,金融系统由于长年的政府管制政策而孱弱不堪,同时高速发展的实体经济对于金融产品迫切渴求。 现在的情形是中国流动性过剩,西方则流动性紧张;同时,中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西方则供给过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既提供资本,又提供市场,对方贡献股权和全球经营管理经验与成果,理应一拍即合,皆大欢喜。就看中国政府是否足够明智,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和金融管制,让这些饥肠辘辘的华尔街金融家饱餐一顿,而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次贷危机给予的机会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来换取更多的股权,与华尔街一起分享金融服务的利润,分享金融服务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同时也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