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石油储备的“神经中枢”——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宣告成立。这一系列密集动作后面的大背景,是国际油价持续徘徊在9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向50%比例靠近的现实。
储备中心揭开面纱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人士介绍,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就设置在能源局之下。与能源局之下的行政机构——石油储备办不同的是,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属于事业单位。据了解,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将作为我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同时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石油储备中心负责判断储备石油的时机,比如在油价高的时候,可以抛出一部分石油,等待油价回落时重新购入。不过,石油储备中心履行国家石油储备义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国家发改委方面表示,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一方面可增强中国石油储备的管理力量,另一方面还可理顺中国石油储备管理层级关系。 这一表态自然令人联想到2007年年中的一场审计风波。当时,国家审计署披露,在我国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国家发改委未报经国务院批准,自行将总投资额调增了28.5%。国家审计署还提出,国家发改委具有项目申报、概算审批、投资安排、建设管理和建成后运营管理等多种职责,不利于(石油储备基地)实行公司化管理,不符合政企分开原则。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将采取类似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的运作模式,在业务隶属上暂归国家发改委管辖。 石油战略储备与世界接轨 此前,中国已经公布第一期4座分别位于镇海、舟山、大连和黄岛的原油储备基地名单,而储油基地的注油工作已经于2006年低调开始,结束了中国没有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石油储备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石油战略储备向透明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运作方面迈出新的一步,也意味着中国在大力重视能源安全、积极应对能源危机方面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布局和更充裕的财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按照初步规划,这些基地建成后将储备多达6800万吨原油。专家表示石油储备将主要来自进口。 “设立石油储备中心的职责是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国家发改委称。 为了防范石油供给中断的风险,像全球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开始着手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而这一举动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高烧”的情形下显得尤为举足轻重,因为在增强本国勘探开发能力的同时,中国也正从海外进口更多石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2006年初,我国就对外透露了开始组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计划,与此同步推进的还有切实增强战略石油储备能力。 能源研究专家、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曹新表示,从国际惯例看,建立石油储备一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即急需之用;二是为了平抑油价。曹教授认为,从我国的情况看,显然还是为了应急之用。 油储中心隶属发改委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由国家出钱,中石油、中石化、中化总公司负责建设。根据计划,待项目建成后由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接管,负责运营。根据我国石油储备三级管理体系的设定,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储备的管理者,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则是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而石油储备基地则担当石油储备的重任。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缺位,尽管自2004年以来已经启动了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但三级管理体系一直未能理清。 2003年起,国家发改委设立了石油储备办公室,石油储备办公室与发改委能源局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石油储备办公室主任一直由能源局局长兼任。从200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着手组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并从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公司借调了部分工作人员参与筹备。来自业内的消息认为,石油储备中心很可能由发改委下属的能源局领导,但也有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此前媒体报道可能有误,石油储备中心和能源局应该是平级机构。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应加入商业储备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对市场主动控制力却相当有限,进口石油的绝大部分是按现货价格进行交易。这就意味,如果要完全依靠国际市场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必将会对已经高企的石油价格进一步推波助澜,储油成本将是难以承受的。 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在200万至300万吨之间,2010年前将增至1200万吨,也就是相当于1个月进口量的水平,2020年将增至相当于3个月进口量的水平,基本达到国际能源署(IEA)建议标准。当然,再加上企业的商业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届时还是比较可观的。 有中国石油问题专家曾经建议,石油储备体系实际上包括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国家应对石油供应中断和石油市场剧烈波动的能力,而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刚刚起步,商业储备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例如,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由于进口依赖度相当高,美国对石油储备备加重视,并主要着眼于政府直接掌握的“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目前,全美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的进口量,政府储备为53天的进口量,仅占1/3,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政府储备。这两个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日本、德国和法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则采用三个层次:政府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法定企业储备是法律规定的企业储备任务,政府对法定储备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