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的致命所在是创新“内伤”,杨致远的回归能扭转这一点吗?
作者:金错刀
又一杆“回马枪”呼啸而至,这次是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6月19日消息,雅虎宣布,杨致远出任CEO,雅虎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特里·塞梅尔(TerrySemel)将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会主席和高级管理团队顾问。在IT业,已经有几杆著名的“回马枪”,比如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Dell)、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Gateway公司CEO特德·维特(TedWaitt)。历史证明,“回马枪”的出现也标志着公司遇到了棘手的难题。 杨致远的最棘手难题是什么?是技术吗? 从外部来看,业绩下滑和股市表现不佳是雅虎最为人诟病的两大因素。过去的一年半以来,公司股价蒸发将近30%,这也是塞梅尔下台的直接原因。从雅虎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季度报告来看,公司的净利润为1.424亿美元,每股收益10美分,同比下滑11%。而Google的一季度净利润为10亿美元,每股收益3.18美元,同比增长69%。 “雅虎之伤”的直接造就者是Google,作为搜索的先行者,雅虎已在市场份额上输给了Google,根据comScore的调查数据,Google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7.5%,而雅虎的市场份额则下降到28.1%?。3年前GoogleIPO时,其市值仅为230亿美元,低于雅虎的390亿美元。3年后,Google市值接近1600亿美元,为雅虎的四倍多。 事实上,对Google的入侵,雅虎是觉醒最早的。早在2001年,雅虎进行架构重组时,就突出了搜索业务。2002年11月,雅虎斥资2.35亿美元买下了在搜索技术上与Google不相上下的Inktomi,掌握搜索技术的内核。2003年7月,雅虎又以16.3亿美元收购了网络搜索服务公司Overture。雅虎虽然在搜索上“先知先觉”,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却是“步履蹒跚”。2006年,在与微软争夺向Facebook提供广告的交易时,雅虎输了。当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时,雅虎再一次落在后面。 杨致远的真正棘手难题是创新不力、组织臃肿这类“内伤”。在雅虎高级副总裁布拉德·加林豪斯此前被公布的一份内部备忘录里,加林豪斯对雅虎这种“内伤”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并称之为“花生酱策略”:雅虎缺乏明确的所有权和责任制,使得公司成了一个官僚机构,雅虎也缺乏果断的决策,“我们丧失激情”。批评者认为,拥有近12000名员工,众多不同的产品和部门,雅虎已经成为一家庞大、复杂的企业。 杨致远所遇到的“内伤”,并非一个孤例,那些回马枪CEO都是遇到这种内伤,这也是硅谷企业很难逃脱的魔咒,那就是如何克服创新的惰性。硅谷研究创新的学者杰弗里·摩尔有一个著名的“市场发展生命周期”,它包括几个阶段:1.技术应用生命周期。这包括早期市场期、鸿沟期(该技术的前途悬而未决)、保龄球道期(该技术在一个或多个缝隙上得到了实用主义者的认可)、龙卷风期(该技术被证明是真正有用的,在市场上刮起龙卷风)。2.大道期。这意味着该类产品的超告诉成长期已经结束。3.断层和生命结束期。在摩尔看来,一旦进入大道期,也就是进入增长放缓、同质化增加的时期,那些破坏性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创新就会失去作用,因为它们增加的竞争优势抵不上所消耗的资源。雅虎就是进入“大道期”的一个例子。 杨致远在12年前创立雅虎时,靠的就是打破一切的创新精神。但是,杨致远并没有把这种创新精神转化成一种持续创新的组织能力,这是创始人的责任,更是创始人的难题。而Google之所以打败雅虎,挑战微软,不仅在于技术和业绩,更在于它的创新上的“内功”,比如,Google为了避免官僚化,一直提倡的是小团队研发模式,它还在内部设计了一个20%的自由创新时间。 杨致远“回马枪”瞄准的是同为斯坦福计算机专家的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奇(Google的两位创始人)。但是,把希望寄托在杨致远身上似乎并不靠谱,因为雅虎“内伤”的病因之一就是杨致远。正如标准普尔分析师斯克特·凯斯勒(ScottKessler)的批评:投资者将会失望,因为杨致远不会带来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