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似已反转,部分地区银票贴现年利率达到7.8%,而保证金比例也随之大幅提高
文/陈臣
“现在股份制银行的头寸很紧张,贷款和贴现业务基本都停了,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也在9月份以后基本停止贷款。个别银行还可以做票据贴现,但利率越来越高。”一位专门从事银行承兑汇票(下称“银票”)贴现业务的中介机构负责人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 近一个月来,该人士奔波于全国各大城市,为手中“拿着大量银票的”企业寻找能够贴现的银行,但“即使是高利率,也很难贴出去。” 在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吸收特种存款以及窗口指导等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的影响下,各商业银行的资金日渐紧张,票据贴现利率水平快速上升,企业票据业务融资成本被迫不断提高。 贴现利率攀升 本刊了解到,北京地区的银票贴现月利率已经由10月初的4.4‰(相当于年利5.28%),上涨到了目前的4.9‰(相当于年利5.88%)。而在杭州地区,目前银票贴现月利率更是达到了6.5‰(相当于年7.8%),远高于央行3.24%的再贴现利率水平,也超过了7.29%的一年期贷款利率。 本刊还获悉,河南、浙江等地的商业银行已经不再办理省外的银票贴现业务。“本省银行的头寸已经不多了,要优先本省企业。而即便是省内贴现,对贴现人及承兑行的审查也比以前严格许多,手续必须齐全,发票必须要看原件,其中对部分地级市城商行承兑的银票已经不再办理贴现了。”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高管透露,“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抬高贴现的利率水平。” 工行编制的“工银票据价格指数”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受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影响,票据市场利率开始大幅上扬。“工银票据价格指数”由“工银票据转贴现价格指数”和“工银票据回购价格指数”两部分构成,其中,票据转贴现(回购式贴现和买断式贴现)利率水平的变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银票贴现(直贴)利率的变化,因此,该指数也可用来衡量银票直贴的利率水平。 对中国票据网8月份至今每周五转贴现报价加权平均利率(买入)的统计数据显示,期间转贴现利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8月3日,加权平均利率仅为4.42%;10月26日,利率已升至8.54%,涨幅达到了93%。 由于转贴现利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了转贴现利率高于贴现利率的倒挂现象。在此情况下,银行为了避免票据转贴现时出现亏损,大多不会再将票据转贴出去,限制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保证金比例大幅提高“对银行而言,办理银票承兑业务,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吸收保证金存款。”银行人士说。在紧缩政策的影响下,银行头寸日渐紧张,必须要吸收更多的存款,才能继续扩张信贷。提高银票保证金比例,就成为了银行的一个上佳的选择。 据本刊了解,除国有大型企业外,企业目前开立银票的保证金比例大都高于30%,而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如苏宁电器(002024),其平均保证金比例已经从2006年末的57.7%,提高到2007年中时的72.89%。 提高保证金的比例,无疑会提高企业票据融资的成本。以开立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并按照月4.9‰(相当于半年期贷款利率的九折)的贴现利率计算,30%保证金比例的票据融资成本为7.08%,而50%保证金比例的票据融资成本则已高达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