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时隔10年之后,复地获得了上海首批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承诺企业标牌。这一年,复地集团在北京举行的地产峰会评比中成绩骄人,位列当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榜第三、成长速度第一、赢利能力第五。 一连串数字都在演绎着复地的传奇,被业内人士惊讶的同时,也在为郭广昌这个领跑者惊讶。 贵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三位的品牌房地产企业,今天的复地已经用一系列产品和品牌运作奠定了其在上海的杰出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上海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三强。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声名显赫的房地产公司在刚进入地产市场时也曾低迷过。当初决定放弃咨询行业转战医药和房地产时,郭广昌和梁信军就产生了分歧。如果说医药是因为范伟带来的技术尚且有所保障,那房地产对复星来说则完全是新领域。梁信军对此持怀疑态度,郭广昌跟梁信军畅谈了一个晚上,最终,梁信军同意了郭广昌的观点。 当时,国家政策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兴衰,从计划经济中复苏的市场还不成熟,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规范化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主体都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政策的引导。 房地产和所有原本由国家控制的产业一样,不可能一下子放开,总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过来的。郭广昌承认,在这件事上犯了冲动的毛病。尽管国家决定放开了,但贸然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还是让郭广昌尝到了苦头。 作为上海首批房地产公司之一,郭广昌刚开始是从中介干起的。可是公司接手的第一个楼盘根本卖不动。纯粹的商品房在当时的上海还不是居民的购房首选,单位集资仍是普通上海市民住房的最佳选择。郭广昌从1992年开始就关注上海的阶层分化,他预料到之后会有蓬勃兴起的中产阶级,但这个阶层的到来远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快。 那个滞销的楼盘直到复星接手之后,郭广昌制定了针对楼盘的广告方案,方才重装上阵,一举售罄。通过这件事,郭广昌对政策和市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目前,复地在全国的业务全面铺开,光在北京就有四个优质楼盘——玉泉新城、位于西大望路的“PEKING HOUSE”、位于西单的高档公寓“复地天赋”以及位于小汤山的别墅“复地元墅”。 在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同时,郭广昌再次显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以“PEKING HOUSE”为例,该项目位于西大望路,是北京聚集了商务公司的精英以及国外驻京企业的骨干的CBD区域,通过这个项目,这些人不用再往距离CBD相对较近的郊区通州跑,而是工作和生活都在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