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历史的足迹:从大运河到北京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走遍河山可饱览历史。中国领先了世界2 000年,落后世界只有100多年。在这片土地上,有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人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距离曾经的世界巅峰如此之近,却总是无心去了解它们。 郭广昌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记住了课文中描绘的那条“京杭大运河”,这条举世闻名的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河道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其长度为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当再次面对这些难以置信的数字时,郭广昌那颗渴望燃烧的心火烧火燎起来。 大学课堂上,听老师讲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时候,大多是空谈理论,对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却不知道。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郭广昌吃得起苦,唯一的缺点是阅历比较浅。书本毕竟存在偏颇,读再多的书,还是不明白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1987年暑假,郭广昌一个人沿大运河考察到了北京。青春像一堆柴,在冒烟就是没有燃烧。于是,郭广昌带着200块钱,骑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踏上了“触摸”京杭大运河的旅程。正如郭广昌所言:“只要轮子在转,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第34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6586176887.jpeg)
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大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 794公里。 郭广昌每到一地,就拿出地图,仔细搜寻图纸上标示的地理位置,然后和眼前看到的实物进行比照。时不时地还拿出纸笔,把感想随时记录下来。每次他在抄录标志性建筑物的官方说明时,总会联想起千百年前的一幅幅历史图景。 大约2 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由此诞生。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 779年。 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相媲美。 在领略京杭大运河宏伟奇景的同时,郭广昌也为历史的匆匆脚步黯然神伤。他看着斑驳的河岸长满了绿苔,看到古老的石桥上彩练不再,一股历史的悲凉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那天晚上,他借宿在当地一位老乡家里,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郭广昌了解到运河两岸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景。 当时,运河整改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旅游业在国内还不像今天这么红火。普通人家还没有从改革中富有起来,但对于运河,他们有着很深的感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杭大运河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母亲河。郭广昌细细体味着他们的心情,他心想,如果大运河也能像长城那么有名,来这儿旅游的人就会多起来,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也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