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第三章 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 第一节初来乍到:哲学系的理科生 资本可以创造财富,而“知本”可以开拓未来。 在全球经济发展到一个新平台的今天,科技和人类自身的思想力量被提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二者分别从器物和理想两个层面影响着人类的走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比器物更重要,因为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得到承认,关注人自身的运动正在进行。当我们为改变世界付出沉重代价之后,人类不得不为此设法补救。对外在世界的补救只是治标,探寻人的内在世界方可治本。 郭广昌选择了探寻自我的内心,从哲学入手改变自己,然后尝试着改变他人。复旦给予他最多的不仅是完整的学术历程,更是一片“知本”的广阔田野。 决断:开启学问之门 关于学哲学,他说:“哲学训练了思维,让你看问题角度比较多。”学哲学的人有三种,一种是进不去;一种是进去了出不来,迷失在完美主义里;还有一种是进得去也出得来,这是最高明的。他谦虚地说自己大概是属于进不去的那种。事实上,他却是第三种。 初中毕业时,郭广昌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放弃金华师范学校,转读东阳中学。临行前,他跟母亲立下军令状:“我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学。” 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第三章?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昌运复星:三年后,念理科的郭广昌竟然报考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系,没多少文化的父母可能不清楚儿子这次的决定,要不然他们又要着急了。吴老师当时也觉得郭广昌志愿填得不妥,这个学生本可去清华、上海交大读个工科或理科学位的。虽然郭广昌热爱哲学,但高考志愿非同小可,这涉及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轨迹。但吴老师没叫他改,他相信郭广昌的眼力。
![第29节:复旦求学:在“知本”的田野上(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065996606374.jpeg)
后来,郭广昌在写给吴老师的信中,说自己在大学里除了学哲学,还读了很多力学、数学的书,他说他不仅想读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还想攻读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自然科学与哲学本来就是同一宗派。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哲学和科技可谓今时今日之道与器。哲学囊括了所有学科的上层建筑,而科技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天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然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