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昌集天下: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
1993年11月,复星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在外滩拉开了序幕。红绸缎扎成的大礼花闪着灼灼的光芒,郭广昌一行十几人站成一排,为企业落成剪彩,一个神话将从这里开启。

一亿元的药品生意不足以让郭广昌满足,他想到了李嘉诚、想到了韦尔奇、想到了世界上所有代表资本与财富的姓名。以前,他只是一味地向往;现在,他可以放开手去追赶他们了。一想到这里,郭广昌就不由得激动万分。 有人说,爱情让男人变得幼稚,而事业让男人变得雄伟。那一刻的郭广昌委实把自己看做了一只吊睛猛虎,正对着面前的巍峨山谷怒目而视。寒风从山口刮过,他的触须微微卷动,有力的四肢沉稳地踩在满是乱石的山冈上,下一秒,他将一跃而起,奔向顶峰。 接下去的5个年头,复星以猛虎的步伐追赶着业界的先辈,并一次次把他们甩在身后。集团的主要产业迅速涵盖了医药、钢铁、地产、零售等四大领域,复星集团旗下共发展出100多家公司,并且是其中4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时还拥有H股上市的上海复地及招金矿业,此外还参股数家上市公司。郭广昌把这些数字牢牢记在心里,他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以及能做的事情还可以更多一点。他是如此崇尚伟大,以至于在外人看来,他的想法近乎于强迫症患者不可抑制的重复行为。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别人的看法改变不了郭广昌的信念,复星的脚步不应该停滞不前。向前去,追随时代的节奏,明天才会更好。 1998年,国内企业纷纷改制,家族企业的模式遇到了发展瓶颈。郭广昌的复星团队不得不面临改变。 复星集团的大会议室里,几位元老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复星应该选择的经营体制。郭广昌点了一支烟,在吸第一口的时候他的双眼被熏了一下,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声,梁信军把一杯水推到他面前。 郭广昌摘下眼镜,喝了一口水,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其他几个人有点坐立不安。毕竟,今天的议题和在座的每个人都有至关重要的关联,这次讨论的结果将决定他们今后在复星的身份。郭广昌重新戴上眼镜,望着面前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几位元老,他的眼神显得意味深长。梁信军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汪群斌扭过头朝窗外看去,范伟低着头双手握着一只杯子,只有谈剑静静地看着郭广昌。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咱们公司的体制改革,大家有什么想法直接说。”郭广昌的声音有点低沉,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时不我待的无奈。这时候,氛围有点尴尬,谈剑替郭广昌解了围,她清了清嗓子:“改制不是坏事,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我们几个都一起走了过来,现在,只有敞开了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