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新技术 节能减排挑战中国产业新技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4月份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节能减排挑战中国产业新技术

  9月3日,由中央各部门联合发起的全民节能减排的仪式已经启动,全民都在研究如何胜利取得节能这场战役的胜利。现在,2007年被称为节能减排年,“节能减排”这简单的四个字在2007年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央的“铁腕”政策、各部委的指导文件、各单位的节能方案都在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节能减排技术先行”,在9月8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也郑重表示坚持科学发展加速自主创新,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作为以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为路线的中国经济,把握中国科技命脉的科技部很快就走到了节能减排的前列,也成为了节能技术的风向标。而新技术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产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是科技的发展给产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例子举不胜举,科技的影响力也让人们开始将节能减排的焦点投向了科技部、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的革新。

  急迫的环境问题

  高耗能必将导致高污染,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为此付出环境的代价,中国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工业化已经让中国拥有世界十大污染严重城市中的八个。对此中国政府正雷厉风行地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去年勒令关闭三千多家危害环境的公司,但是中国2006年还是没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及废气排放量的既定指标。

  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非常忧虑。目前,我国2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30%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20%的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30%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污染排放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自从2006年公布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绿色GDP的数据,而2005年的数据至今都未公布。对于绿色GDP各界的声音不太统一,质疑之声四起,但是环保问题的严峻是不可更改的,2004年的数据足以让我们非常震撼。

  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佔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一定是必然,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是非常可怕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人类,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还依赖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统一度的提高。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挽救能源危机

  几乎地球人都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石油已经开始和我们生活最后的告别,如果我们滥用石油,我们肯定在将来的某日会失去它。同时我们失去了现代的生活,居安思危,何况石油危机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从战略的角度看,节能减排绝对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节能减排是全球的。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目前世界上对“绿色能源”开发比较重视,拥有先进技术并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1989年到1992年,美国800多家再生能源公司年收入就每年递增16%,达到22亿美元。

  传统行业的困局

  在我国,什么是高能耗行业,什么就是最赚钱的行业。我国GDP的支柱产业中电力、煤炭、钢铁等重工业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大户。而这些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实施企业,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

 建筑节能新技术 节能减排挑战中国产业新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在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提下,使连续几年上升的单位GDP能耗突然出现“急转弯”难度较大。特别是重点企业如果从事节能减排,对于企业本身来说都还是未知数。

  对于目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8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时说,尽管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仍然过快。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这种增长格局,不仅使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进一步增大,而且使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政府官员也好、经济学家也好都是忧心忡忡。此次节能减排运动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添加技术的问题,而是站在持续发展和企业未来规划的角度,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企业节能减排的规划。

  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传统产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造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面临改制等方面难题的同时,还要应对节能减排问题,对于他们确实是非常棘手。

  以电力行业为例,今年1-7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8.5%,其中,轻工业增长16.2%,重工业增长19.5%。电力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其需求量也呈现出高速增长,1-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8167.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8%。电力行业在提供电产品的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使之成为政府“节能减排”的重要关注领域。

  从发达国家节能情况来看,95%左右的电量要经过电力电子设备变换后使用,而目前我国经过变换后使用的电能仅占总耗电量的不到三分之一,远远达不到应用电力电子设备进行节能的目的。

  而这笔电力电子设备更换的费用将是一笔不可估算的数目,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将会是全方位的。目前没有哪一个企业敢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快速更换设备的准备,包括技术准备、资金准备、人才准备等。

  马凯表示,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经济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不计代价发展的恶果不断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节能减排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必然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

  对于传统行业如何应对节能减排即时中国政策的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调整企业发展的脚步才不会被经济的大车轮作为落后、高能耗的重污染的行业淘汰掉。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作为新任的科技部长,万钢上任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就是针对节能减排,以科技前锋来控制气候变化。参照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除了强硬的政策支撑,科学技术的创新的威力也不可小视。

  以汽车产业为例,在欧美市场,低排量、混合动力汽车大受欢迎。美国政府今年提出了每年提高节油率4%的节能目标,并提议立法确保今后10年内,将汽油的使用量减少20%,主要方法是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型节油汽车和乙醇等替代燃料。根据这一设想,到2017年,美国汽车替代燃料使用量可望达到350亿加仑。

  而这一切都需要以技术为依托,从这个意义讲,科技部站在了节能减排的最前线。在9月8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了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的讲话,从6个方面展开发范围的科技支持。

  第一,积极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科技专项。开展重点行业与重要区域节能减排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科技专项、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专项,突破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技术瓶颈。

  第二,努力攻克可再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技术难关。攻克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核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非化石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技术。迅速突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大力发展沼气等农村新能源,推广农田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减少农业污染排放与村庄面源污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攻克、推广、普及城市节能减排技术。尽快掌握城市建筑与建材、城市废弃物综合治理、垃圾发电、公共交通、汽车尾气等重点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立城市节能减排监测系统,全面推进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抢占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制高点。紧紧抓住我国科技进入重大跃升期的历史性机遇,在信息、纳米材料、分子生物、重大疫病、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原创性科技突破,开辟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现代服务产业群,为实现国家长远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强有力的科技基础与产业基础。

  此外,科技部还将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控制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实施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积极参与资源节约、污染物排放等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推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联合实施协定》(ITER)、美国“未来发电”计划、“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计划(IPHE)”“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等多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共同构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合作平台。

  大力推进低能耗行业

  说起来有些理所当然,节能减排的威力势必会将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无情的淘汰。但是问题是经济发展规模的转型必然带动投资方向的转型,而投资方是否做好了准备?

  肯定的是节能减排势必会应运而生一些新的产业,其中最被看好的包括环保产业、替代能源、建筑节能等。目前来看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依然很弱,主要原因就是技术的不成熟。

  在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或许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路。什么是低耗能行业?是相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来讲的,优势是低污染、增长潜力大。目前低耗能产业都集中在服务行业,其中金融服务业、互联网行业、创意产业最被看好。

  首先谈谈金融服务业,在全球化经济影响力的大趋势下,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重。在传统的概念中,银行、证券、保险都是属于国有垄断行业,很难入手。但是随着市场细分,衍生的服务让很多投资人看到了市场潜力。例如金融信息服务,为金融行业提供资讯和数据报告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第二互联网行业,中国的网络从门户之战结束后,也进入了冷静期和市场细分。很多有市场潜力的小公司突然冒了出来,引得国际上的风险头在企业纷纷入股。目前互联网行业已经稳坐中国风险投资第二大行业的交椅,业内人士分析,五年内互联网行业将取代交通业,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龙头行业。

  最后,就是创意产业。2007年在英国创意产业在服务行业中的比例,已经和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持平。头脑风暴带来的巨大财富,小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特点,让创意产业所显示出来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

  五大技术方向

  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了12个重大科技专项。其中有两个关于节能减排,分别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专项共开发新技术和新成果308项,申请专利320件,制定标准53项,其重大技术创新和科技突破主要表现在:构建了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创制了以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环境友好为特点的节水农业关键产品与设备;建立了适合不同区域特征的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建立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区18个,面积25万亩;推广面积3.2亿亩,节水85亿方,增产粮食150亿公斤,增加产值88亿元。

  “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和示范工程研究成果显著,开发出将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相融合的人工湿地技术,建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系统,建立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模式,使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理念已经通过技术和工程的实践得到深化和逐步完善。自实施三年多来,共开发了11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的核心技术,申请421项发明专利,编制了各类水污染控制标准14项,建设了上百项较大规模的示范工程,形成了4个水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基地,初步建立了水污染治理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带动了我国水污染控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计划在能源技术领域按照863专题、重大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围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安排,组织研究开发。

  2007年6月14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科技部部长万刚表示,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需求,《专项行动》明确了四个方面的重点研究任务:一是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三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还有就是普及和推广。

  可再生清洁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商业化发展的水平,无论从资源、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在近期都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目前,传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总量超过了3亿吨标准煤,小水电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5%。包括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超过12000PJ,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15%。

  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中国的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在未来能源供应构成中可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国家发展目标,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可以达到12%,2040年之后可以达到30%或更高的水平,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

  从现在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CDM项目将主要在风力发电、小水电、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填埋气利用等领域。2005年到2010年,这几类技术的新增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瓦,新增碳减排能力3700万吨;2010年到2020年,新增装机将达到5500万千瓦,新增碳减排能力10100万吨,累计形成年碳减排能力13800万吨。按项目寿命期15年计算,可以累计碳减排量20亿吨,折合75亿吨CERs。

  科技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将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四个专题。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制氢、储氢和输氢、氢能安全及燃料电池技术,为氢能发展奠定技术基础。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工业领域中主要高耗能行业的系统与装备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洁净煤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煤炭的燃烧、加工与转化、污染物控制、发电等洁净煤技术,整体提升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水平。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等技术,为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储备和研究基础。

  农村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它是从改变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式的单向流动,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使上一个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原材料的损失。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循环经济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它是解决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时时处处考虑节能降耗;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利用的资源化;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再生资源环节方面,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城市节能减排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环境污染、能源浪费问题正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日前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要根据城市产业结构和相应的资源消耗结构、污染排放物结构,攻克、推广、普及城市节能减排技术。

  首先,要和城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结合,对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实现结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其次,和城市产业与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相结合,淘汰落后工业窑炉,更新改造低效工业锅炉,充分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实现技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另外,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相结合,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最后,和合理控制投资增长、调整投资结构相结合,提高并严格执行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以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按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和节能评估审批,从源头上把好节能降耗减排关口。

  当前,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奥运筹备建设已进入全面决战阶段。为更好地推动科技奥运建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提出科技奥运下一步重点。其中,为进一步保障奥运会筹备组织的科技需求,推进绿色奥运与节能减排、切实提高城市信息与交通服务水平,拟重点围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信息通讯”等主要目标,在清洁(电动)汽车应用、绿色能源利用、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与示范、节水与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交通与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并采取奥运工程建设业主牵头、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参与的产学研方式,尽快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奥运专项项目(课题)。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以高能效技术来看,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也就是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达到45%,而我国只能达到35%。这两年,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来看还是很落后,而且发展十分不平衡。

  IPCC报告指出,未来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到2030年超过20万亿美元。国际能源机构估算,2001—2030年,中国能源部门需要投资2.3万亿美元,其中80%用于电力投资,约为1.84万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大影响。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在今年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使GDP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将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采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并逐步建立减缓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机制,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6023.html

更多阅读

节能减排的作用 物联网对于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

     十八大报告要求,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并“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从2006年开始,强调“节能减排”是企业节能增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并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2

节能减排 14家企业荣膺纺织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近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全国纺织工业节能减排会议上公布了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名单,愉悦家纺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雅戈尔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光荣上榜。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

建筑节能:管理决定成败

     如果说节能减排是当下最时髦的词汇之一,那么建筑节能也当仁不让。它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也是培育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需动力。《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建筑

低碳节能环保生活用品 建筑节能为“低碳生活”作贡献(2)

     欧洲的绿色城市固然令人神往,但是,同济大学教授龙惟定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指出,发展低碳城市、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也要因地制宜,不是照搬照抄就能生效的。如果不考虑国情,可能会适得其反。      《新民周刊》:低碳城市

声明:《建筑节能新技术 节能减排挑战中国产业新技术》为网友流星情谊永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