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回归中国已成定局 华硕分家已成定局 施崇棠续“第一代工”梦想



   一边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一边是客户的逼迫,华硕终于放弃长期以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矜持,将公司一分为三,品牌、代工齐头并进

    《IT时代周刊》记者/李忠存(发自台湾、北京)

  华硕“代工加品牌”两条腿走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它又站在了是否分家的十字路口。

  7月2日,华硕计算机有限公司正式公布了筹划已久的拆分计划。该公司品牌业务将划归“华硕”名下,代工业务将进一步拆为两家子公司:其一是“和硕联合科技”,定位于与PC相关的代工与服务;其二是“永硕联合国际”,主要业务为机壳模具研制、游戏机、网络通讯产品的生产制造。华硕目前净值约1,400亿元新台币,分家后2家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永硕联合国际将分别取得700亿元和120亿元,共计820亿元新台币,母公司华硕则留下580亿元,分割基准日暂定为2008年1月1日。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表示,华硕的目标是分拆计划完成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目前PC市场竞争激烈,因此PC的代工也成为了刺激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分拆完成后还将发挥组织重组及专业分工的综效,有助于提高整体竞争力。

  华硕此举得到市场和业内人士的认可,刺激了华硕股价的上扬。7月3日开盘,华硕股价就上涨了0.49%,收盘时涨幅增加到1.6%,同时带动电子类股指上涨0.77%。

  高盛证券亚洲科技产业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认为:台湾的IT产业更认可代工模式,代工业务也是华硕的利润引擎之一。过去,宏碁为了经营自有品牌把代工业务分拆出来。从上次的经验来看,华硕此次分家后,随着华硕高利润率的自有品牌业务快速成长,将大幅拉高华硕整体获利水准。

  分家势在必行

  早在2000年,施振荣将宏碁分为新宏碁、纬创和明基之后,业界就有人猜测华硕也会走上拆分的道路。直到2005年10月,施崇棠正式对外表示正在考虑代工和品牌分家一事时,此猜测终于被证实。

  台湾IT教父施振荣指出:“品牌与代工最大的挑战不是客户的压力,而是管理文化的不同。随着华硕自有品牌的不断壮大,拆分已经是势在必行。”

  2005年,华硕笔记本总出货量为380万台,其中代工出货量230万台,代工比例为60.5%;2006年,在530万台的总出货量中,代工出货量增幅极小,仅为255.7万台,比例下降为48.2%。调研机构DigiTimes发布的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排名报告称,华硕自有品牌笔记本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市场占有率升至4.1%,出货量增长达78%,排名第八,以微弱优势超过苹果,也仅以一个0.1%的差距落后于索尼。而苹果和索尼此前都是华硕代工的大客户。

  随着华硕笔记本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笔记本品牌之一,它的代工老客户们开始对其疏远。目前,其最大的客户之一索尼正逐渐把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订单转移给广达、富士康、纬创等更“专注”的笔记本代工厂商。据粗略测算,华硕为此每年将流失近100万台的笔记本代工订单。而苹果也已在2006年下半年把代工订单转移到广达,与华硕的代工协议到2007年10月合同到期后将终止。两大客户相继离去后,华硕手中仅剩下戴尔和东芝等个别非主力产品线的订单。而戴尔也要求华硕在2008年第一季度前完成自有品牌和代工业务的分离,否则将会终止代工合作。

  据施振荣所言,“代工与品牌的管理冲突是整个台湾业界面临的问题”,华硕如今面临着自有品牌的壮大造成代工业务的急剧萎缩,几乎走到了不能不改变的地步。

  而竞争日益激烈的代工市场,也充当催化剂迫使华硕加快代工和品牌的分离。根据调研机构统计数据,2006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出货量达到7142.8万台,台湾厂商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笔记本,预计今年这一比例将超过92%。其中,五大笔记本制造厂商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和华硕在2006年生产了全球86%的笔记本。然而,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却丝毫掩饰不了台湾代工厂商的弱势地位。“利润上不去,这是整个台湾代工业长期要面对的问题。”明基董事长李焜耀如此感慨。在2006年的代工市场上,就算是广达和鸿海等代工巨头,其毛利率也只有3%-5%。

  一位台湾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每年戴尔、惠普、宏碁等大品牌厂商下订单的时候,台湾几大代工厂商为了争夺这块“肥肉”都会互相杀价比拼,令欧美品牌厂商从中渔翁得利。大的品牌厂商尤其是欧美厂商不仅要求台湾代工厂商在价格、质量上达到他们的要求,而且为了避免“一家独大”还会向多家下订单从而加剧业内竞争和洗牌,他们甚至还要求代工厂商在生产规划、企业经营和客户选择上作出让步。

  上述人士还向本刊记者指出,在争夺订单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重要客户,那么该代工厂商就会不惜降低利润,报出更低的价格去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也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利润下滑的恶性循环。为了得到戴尔的订单,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就曾在今年4月专门亲赴美国向戴尔董事长迈克尔·戴尔游说。

  正如纬创董事长林宪铭所说:“维持品牌和代工是伟大而不可及的任务。”而分家,则至少可以将责任和权限界定分明,为品牌的发展筑就一道防火墙。

  自有品牌的壮大和来自客户的压力以及台湾代工市场的激烈竞争,迫切地要求华硕重新考虑原有的公司架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分拆就是最好的选择,用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化解企业做大和做强之间的矛盾。分拆出去的代工可以恢复原有的竞争力找回失去的订单,从而解决品牌做大和产能做强的内在冲突最终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目的。

  双管齐下

  微星全球副总裁卢琪隆表示:目前,华硕自有品牌产品线非常长,过长的产品线让华硕不堪重负。而几乎所有的自有品牌都与代工品牌面临严重冲突,只有分家才能让代工与品牌共同发展。

  “其实分家还可以再快一点,我们过于谨慎了,后悔没有早点切割。”施崇棠表示,华硕接下来将加速推动业务体系的调整,各地子公司将迅速行动起来。

 蒙古回归中国已成定局 华硕分家已成定局 施崇棠续“第一代工”梦想
  在分家以后,拥有自有品牌运营业务的华硕将继续持有和硕联合以及永硕的100%股权。华硕对外表示,在未来几年,自有品牌产品代工依然由和硕以及永硕负责,不过3年以后会逐渐开放,哪家代工厂更合适则采购哪家的。

  华硕将仍然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同时不排除将新成立的两家公司在证券市场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在未分家之前,华硕已经创下了辉煌的自有品牌和代工业务双赢案例。华硕品牌名下成功经营的产品包括主板、显卡、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而其代工产品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其质量过关。分拆后的华硕由于各自的业务明朗,管理起来更加的方便非常有利于品牌和代工的共同发展。

  根据华硕预测,2008年品牌华硕营收将达新台币2,500亿元,和硕与永硕则各为3,000-3,500亿元及1,500-2,000亿元,合计营收达新台币7,000-8,000亿元,较2006年未分家前的华硕营收5,602亿元增加1,500-2,500亿元。

  华硕的分割计划对中国业务群有什么影响呢?《IT时代周刊》多次联系华硕中国业务群品牌总监郑威但始终未果。而华硕一位员工向本刊记者透露,最近他们一直在开会(该员工并没有透露会议内容)。在随后与华硕中国业务群品牌公关总监路宏取得联系后,他当时仅表示,“至今还没有收到关于分割的其他消息,只收到总部一篇名为‘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新闻稿’的稿件。”不过,对于已为外界所知的公司分拆一事,路认为“分割对国内华硕品牌并无太大的影响,在策略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前途光明

  作为台湾分拆制造业务的先驱,宏碁凭借通路渠道以及廉价策略已经荣登全球出货量第三大PC厂商的宝座。

  4月25日,一向坚持品牌和代工两条腿走路,不肯放弃自有品牌经营的明基,也将品牌和代工彻底分家。分家后的明基得到了市场的正面解读,被认为有助于公司获利,未来运营状况将逐渐好转。4月26日台湾股票市场开盘后明基股份便被拉至涨停,创下3月22日以来的新高。

  根据IDC预计,未来中国PC市场中,笔记本电脑将是发展最快的一个产品线,2006年笔记本市场将依然保持38%以上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7%。而来自ZDC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华硕以19.5%的关注比例成为第一季度关注度最高的笔记本品牌。因此对于华硕品牌来说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而对于代工业务,由于满足了戴尔等欧美国际大厂商的分拆要求,华硕的巨大市场空间被挽回。同时,由于专注代工,华硕强大的技术力量也会吸引更多的品牌厂商前来洽谈合作。

  资深分析师李同表示,从长期营运来看,分家后的代工业务,未来将有望重新获得国际大厂更大量的代工订单。而且品牌和代工分离以后,公司可以提供更加适合品牌生长的土壤,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品牌的经营中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611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未来三十年必有大变 蒙古回归中国已成定局

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观察,基本规律是三十年一变,而且“逢九必变”。按这个逻辑推论,中国未来的三十年必有大变。为什么?这是不是历史的宿命论?不是。因为一切社会的变迁,都是由其社会本身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决定的。变化是必然的。首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人本、崇本务实和精益求精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是台湾IT业传奇式的人物,曾经在宏基电脑工作了15年,被认为是宏基电脑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施振荣先生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但在1993年底,已过不惑之年的施崇棠还是选择离开宏基,加入了由他的几位老部下创立的华硕,出任董事

施振荣 施崇棠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谈管理之道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是台湾IT业传奇式的人物,曾经在宏基电脑工作了15年,被认为是宏基电脑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施振荣先生最有可能的接班人,但在1993年底,已过不惑之年的施崇棠还是选择离开宏基,加入了由他的几位老部下创立的华硕,出任

声明:《蒙古回归中国已成定局 华硕分家已成定局 施崇棠续“第一代工”梦想》为网友万人迷罒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