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省城一家餐厅内,一名女士吃完饭后将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一些饭店对打包的餐盒每个收取1至3元的费用,此举让一些就餐的市民很不理解。全国上下厉行节约以来,店里打包的人数明显增加。因为成本增加,所以对每个餐盒收取两元钱的成本费。 他还表示,饭店打包收费的做法可以提醒市民尽量不要剩菜,加入不打包的“光盘行动。“光盘”成了餐桌上市民热议的一个话题,不少市民在点餐的时候主动提醒:少点些,够吃就行,点多了浪费;此外,打包的人也明显增多。 谭小芳老师发现一种怪现象,如果一桌顾客都是男士,就没有人将剩菜打包带走,如果顾客中有女士,接受打包的往往是女士。在她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大多数女性顾客倾向于餐后打包,其中年龄大的女性比年轻女性更主动要求打包。相比之下,很多男性顾客往往会以“不需要”、“没面子”等理由谢绝打包。因此,商务餐的打包率较低,餐后浪费较多。 在一家药企担任西北销售总监的刘先生说,他以前在广东工作,每次陪客户吃饭,只要有剩菜,都是被请客户要求打包,刚开始这种行为还被他嗤之以鼻,后来发现当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如果你不打包对方认为你太浪费,不会跟你做生意。在这种节俭的氛围下,刘先生也养成了打包的习惯。

谭老师表示倡导“N-1”点菜模式,打包盒免费,多推例份菜,希望餐饮企业响应“光盘”倡议,希望餐饮企业响应“光盘”倡议,从自身做起推行文明餐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店长解释从点餐到餐中都尽力让客人吃好不浪费。点餐时,服务员会主动提醒客人按需点餐,如果感觉客人点多了菜品,就会建议客人把某些菜品换成例份。在进餐时,对于一些分量较大的大菜,服务员会根据进餐人数进行分餐,确保每位客人都能品尝到,又不会浪费。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到,让小蓝鲸的消费者极少点多了菜需要打包。 之前有自助餐厅为了避免浪费,规定客人离开时桌上剩下的食物超过多少克,就要收取一定数量的“罚款”,义乌餐厅收取打包费,应该也是抱着同样的目的。和自助餐厅为了杜绝浪费收取“罚款”一样,餐厅收取打包费用也可以理解。 不过,收打包费的目的是为了杜绝浪费,绝不能让收打包费成为餐厅牟利的手段。因此,收费的标准就很重要,至少,义乌这家餐厅的收费标准有待商榷:一元钱一只快餐盒。如果从成本上来讲,已经远远超出了快餐盒的成本价;但如果想让客人因为浪费而感觉“肉痛”,这一块钱又不够给力。 而且,让客人感到“肉痛”还可能让事情走向反面。如果收费太高,客人难免会想:大不了我不打包了。餐厅不仅达不到节约环保的目的,还可能打消一批客人的打包想法。所以,餐厅收取打包费应该把握一个原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数额,不然恐怕会给客人造成唯利是图,想钱想疯了的印象。 谭老师表示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可以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指望餐厅推出一个打包收费的规定就能杜绝浪费,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人们不打包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觉得打包没面子,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里不开火,打包回去也没机会吃,还有可能是公款吃喝,浪费的不是自己的钱。要想尽可能地杜绝餐桌浪费现象,除了打包收费外,还要在社会上形成浪费可耻的共识,改变目前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如此多管齐下,或许杜绝浪费有望。 一些沿街的小饭店,服务员普遍反映,客人餐后打包现象挺普遍。在香炉山路附近的一家“巧菜馆”,饭店开了7年多,打包剩菜 的客人占6成以上。大家点的菜实惠,吃不了自然也都打包带走了,剩下多浪费啊。如菜剩得多时,结账时 服务员也会提醒打包的。一般打包菜品多以肉菜为主,汤菜打包的比较少。” 一些饭店打包盒收费的规定,使一些原本有打包意愿的客人最终放弃了打包的想法。一家牛排西餐厅,该餐厅纸质打包盒一律收费2元钱。一般花钱买盒打包的客人不多,很多人宁愿将剩菜丢弃不要了。 餐厅收取打包餐盒费是否合理呢?餐厅收取打包餐盒费是否合理呢?餐厅使用的打包盒属于环保型的,那么成本相对来说就会高一些,收费也是合理的。而餐厅只有收费型的餐盒而不提供免费型的,也是餐厅的权利,并不存在强制消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