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危局新政 LNG危局
文/李曾唐 万事俱备,回首却突然发现东风不再——中国三大石油巨头曾经雄心勃勃发展的LNG(液化天然气)产业正面临这种窘境。 截至2006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全国各地规划建设的LNG项目共计10个,总供气能力达3000万吨/年。这些项目投资动辄几十亿元,而且其中很多都在项目规划书中宣布:2010年前后供气。 然而现在三大巨头却不得不面临项目工程竣工后可能无气可供的局面。有跨国石油公司官员在2007年初即直言:“目前国际市场中所有的LNG产能已尽数出售,留给中国的资源已经很少很少了。” 如果没了供货资源,不但数十亿元的项目投资成为泡影,三巨头“以市场换资源”的企图也会落空,由此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三巨头的企图 2007年9月4日和7日,中石油分别与壳牌和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简称伍德赛德)签署协议,在未来20年内中石油将向上述两家公司每年采购400万吨LNG。 有跨国石油公司官员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公司重新回到国际市场,但却是它们在LNG卖方市场形成后的无奈选择。“作为能源公司,它们看重的不是公用项目稳定的回报,而是借此可以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国际勘探开采领域。以往买方市场中它们的计划可以轻易实现,但在现在的卖方市场,就有可能会遭遇失败,这是国内LNG产业发展规划中失误的地方。” 9月27日大连市政府宣布,由中石油承建的大连LNG项目陆域形成工程正式动工,该项目包括码头、LNG接收站和输气管网三大部分,总投资将逾百亿元。 据了解,大连LNG项目早在2005年即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按照当时规划一期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二期扩建到600万吨/年。自那时起,中石油就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孤山半岛平整土地以及在当地积极拓展下游用户,然而因为没有合适的气源,项目始终无法正式动工。随着与壳牌和伍德赛德签署供气合同,大连LNG项目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可以确保2009年投产供气。 这对于中石油来说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当初欲借大连LNG项目进入国际勘探开采市场的初衷其实并没有实现,而这个初衷却是中石油以及其他两大石油公司近几年积极争夺LNG市场的根本目的。 2003年中海油承建了国内第一个LNG项目——深圳大鹏湾LNG项目。当时LNG国际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消息一出,各国LNG开发商纷至沓来,积极抢夺深圳项目的资源供应合同。借此,中海油以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超低价格与澳大利亚ALNG集团签署了年供气300万吨的采购大单。3美元,是日韩等国际买家以往不敢奢望的超低价格,当时即有海外媒体断言,“中国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创造了奇迹,但是很明显,这个价格今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非但如此,中海油还借深圳项目,成功入股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开发项目,获得了12.5%的股权。这对于急于走出国门却四处碰壁的中国石油公司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中海油在深圳的成功经验由此也被称为“深圳奇迹”。 受此启发,不但中海油开始大规模拓展自己的“LNG帝国”,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快速启动了LNG项目。 “2005年集团就制定了庞大的天然气发展计划,不但包括西气东输、陕京管线等管道天然气项目,还有4个LNG项目。当时计划将它们用输气管网联通起来,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张天然气网。”有中石油管道局官员坦言。 中石油是国内最大的油气供应商,一旦这张天然气网形成,它就自然地控制了国内天然气市场,到那时再与各国LNG开发商谈判,不但可能获得更低的供货价格,更可借此成功跻身国际勘探开发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供应商之一。为此中石油四处跑马圈地,最终确定江苏南通(已立项)、河北曹妃甸(项目待批)、辽宁大连(已立项)和广西(项目待批)等4个LNG项目,总供气能力达1700万吨/年。 “然而国际气价突然飙升让我们很被动。”上述中石油官员遗憾地说。 中国突然出现的庞大需求引起了全球关注,日、韩、美等国的传统买家开始大规模抢购资源,2004年起,国际市场LNG价格一路飙升,到2006年底竟达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然而有“深圳奇迹”在前,导致3大石油公司迟迟不敢向海外供气方下单,甚至到2006年底,业内甚至传出了“中国因价格问题将退出国际LNG市场”的消息。 据有关中石油官员介绍,自2005年以来中石油曾与BP、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等多家供气方协商购气,但碍于价格和以市场换资源的目的,与上述各方的谈判都无果而终。 眼看实现供气的最后期限日益逼近,中石油不得不放弃以市场换资源的初衷,专心寻找资源以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中石油与壳牌在陕西长北气田有着密切合作,壳牌更是早就期望能进入中国LNG市场,因此这次握手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外电报道,中石油与伍德赛德的供气协议中,双方的供气价格为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深圳奇迹”已经有了2倍以上的涨幅。 难题与机会 事实上,鉴于能源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中国政府一直对成品油、天然气及煤炭等的价格采取抑制政策,也正因为如此,自2004年以来国内能源企业对拓展国内市场、最大限度满足国内需求的积极性不高。在那位跨国石油公司官员看来,这正是阻碍中国公司积极采购LNG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中石油旗下陕京输气管线为例,2006年中石油提出到北京的二线门站价格应达到1.28元/立方米才能保证企业盈利。按此倒推,北京居民用户价格应从1.9元/立方米升至2.8元/立方米;公服用户价格从2.4元/立方米升至4元/立方米。这样一来,不但会对工矿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重大的影响,更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势必为各方所不容。 可是不提价,中方公司必然没有加大开发力度的动力,更不会在国际市场上大规模采购LNG。
“石油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中方公司本欲通过LNG项目这种公用事业类项目达到进入国际勘探开采市场的目的,现在不但这个目的无法实现,还要让它们赔本,这是任何企业都不情愿的。”这位官员说。 200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的出厂价格,由此拉开了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序幕。而也许借此机会,中国石油企业会将未尽的LNG项目继续下去。可是由于国际买家众多,中方公司还能买到LNG吗? 我国天然气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且资源地大多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仅依靠国内产能供给是不现实的,这就意味着今后若干年进口LNG将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并不是我们买不到气源了,只要肯出手,机会仍在。”国内知名能源专家、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抗教授对此十分肯定。 据张抗介绍,按照他的统计,从2005~2010年在建或拟建的LNG生产线来看,世界LNG将迎来新的发展,到2010年,新增产能将达到19280万吨/年。卡塔尔是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该国的北方气田是世界最大的气田。“目前已经售出的只是前6期的气源开发,据我所知,列入计划的还有十几期。如果我们肯投资,就一定可以获得回报。”张抗说。而来自澳大利亚方面的消息,在西澳洲目前也有两个项目尚未运营。 现在,就看中国的企业如何重新介入LNG资源了。
更多阅读
大国崛起迅雷下载 大国崛起 bt 迅雷下载
大国崛起 迅雷下载http://202.201.224.3/refulgence/Portugal_Spain.rmvb第01集 海洋时代 葡萄牙、西班牙http://202.201.224.3/refulgence/Netherlands.rmvb第02集 小国大业 荷兰http://202.201.224.3/refulgence/England_1.rmvb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一海洋时代 大国崛起德国解说词
第一集:海洋时代【导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龙应台: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血浓于水” - 华声论坛 华声论坛美女绝美图库
龙应台: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血浓于水”文明的力量(龙应台北大演讲全文)龙应台龙应台用幻灯片(PPT)形式做主题演讲,图文并茂,现场还播放了几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从海棠叶的大中国梦慢慢地过渡到台湾人脚踩着泥土的小小的台湾梦,人民
《大国崛起》观后感:中国更当崛起!!!
十一期间,除了出去会会朋友之外,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全)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31124日下午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胡锦涛主持。学习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教授、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就这个题目进行了讲解.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