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盖茨的“最后一战”



文/金错刀

    盖茨这一页马上要翻过去了。他代表着PC时代的极致成就和极致高度,但在盖茨的背后,互联网这一页刚刚被翻开

  4月20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坛。在台下2000多人的关注下,微软董事长兼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站在台上,正和六位优秀工程师合影,此时变故突生: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冲上讲台,手中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FreeSoftware,OpenSource”(自由,开源),然后大声叫着“自由、开源”。几分钟后,这名“抗议者”被保安拉下去。

  风波很快平息了下去,活动继续进行。受到了惊扰的盖茨,换了一个抱胸的姿势——从心理学上看,这是一种带有防备心理的姿势。

  事实上,在盖茨的敌手名单里,像“抗议者”这样的开源组织不在少数,但对盖茨而言,最具杀伤力的敌人显然不是这些“开源者”。

  自4月18日开始的“盖茨第十次访华”,也被人称为是盖茨作为首席软件架构师的最后一次访华。自2000年盖茨辞去微软CEO职位,2006年又把首席软件架构师的职位让出,盖茨已经到了在微软的最后时刻,盖茨表示自己的正式退休时间是2008年7月,未来将与他的妻子梅林达一起管理“比尔和梅林达·盖茨资金会”。

  在盖茨访华期间,《中国企业家》通过对盖茨的跟随采访,以及业界专家的调查,试图发现:在最后的时刻,什么是盖茨的最后一战?一直在寻找“未来之路”的盖茨能否留给微软一个真实的未来?

  鲜为人知的盖茨风格

  4月19日,比尔·盖茨站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的报告厅里,背后是一行大字“清华大学授予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先生名誉博士学位仪式暨主题演讲会”,盖茨戴着一顶红色流苏的博士帽,身边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则戴着黄色流苏的博士帽(这是校长帽独有的颜色)。盖茨脸上挂着他那招牌式的、略带僵硬的笑容,盖茨的眼光穿过他的玻璃镜片,落在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上。台下的工作人员则在不停地叮嘱,“请不要打开闪光灯。”

  这一刻,盖茨的脑中也许会浮现一个关键词:哈佛大学,他在大学二年级时退学了,离开了哈佛大学,和创业伙伴Alien一起来到新墨西哥州;也许浮现出“Vista”,因为他一会儿要赠给清华大学的礼品就是Vista;也许浮现的是“未来之路”,这已经成为盖茨的一个符号性的词汇,因为几分钟后他的演讲主题就是《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也许,盖茨脑中是一片空白。

  无法猜出盖茨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万众瞩目的盖茨在台上的滋味并不好受,偶尔出现的闪光灯会让他感觉非常刺眼。这也是盖茨鲜为人知的一面,盖茨惧怕闪光灯。由于长期受闪光灯的刺激,使盖茨的眼睛受到一定的损伤,有时候,他甚至看不清台下的具体状况,只能保持微笑。

  成为伟大的确要付出代价。

  从外部来看,盖茨身上有不少形容词,技术天才、首富、预测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软内部人士看来,盖茨的最大特点却是“勤奋”。一位微软高管这样描述盖茨:“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呆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为晚饭要了个比萨饼外卖。”

  据说,盖茨在中国的时间被计算到秒,日程安排得非常紧。1999年,第六次访华的盖茨在6个小时内被安排了十几个签字仪式,中间只有3分钟的如厕时间,后来盖茨申请要求“10分钟的休息时间”。

  盖茨就是靠着勤奋来管理一个庞大的软件帝国?显然不是。我们的研究调查发现,盖茨另有诀窍。这一诀窍就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据说,盖茨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当期的销售情况,以及与过去销售情况的对比。

  1955年10月出生的盖茨,属于天蝎座,他的管理风格非常符合《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的说法,属于天蝎星座的人更倾向于理智,而不是情感和其他。盖茨是一个技术天才成为世界首富的典范,他所代表的也是理性经济的风格,相信技术可以推动一切,拷问数据(与此对应的是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出生,他和盖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径,发展感性经济,乔布斯甚至坚持认为“感性经济会打败理性经济”)。

  我们也可以把盖茨的风格归纳为“左脑”模式——更理性,更讲究方法,强调规则,强调系统的力量。和IT业不少信奉“拷问数据”的CEO类似,盖茨也是一个“拷问数据”的风格,与众不同的是,盖茨建立了一个“拷问数据”系统,从而发现那些真正左右市场的力量。

  盖茨的最后“遗产”

  4月19日,在微软举办的亚洲政府领导人论坛上,盖茨和著名的“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进行了一番对话,盖茨再次提到了《世界是平的》一书,他说:“经常有人问我:技术的革命是否已经到头?我的看法是,在今后10年,我们不会看到极限发生。”

  盖茨似乎也在给微软鼓劲。在打造了一个年收入达442.82亿美元的帝国后,盖茨留给微软的最后精神“遗产”是什么?撇去浮沫,我们试着发现那些真正的沉淀物。

  首先是企业文化。

  几年前,盖茨访问中国时,一位在DEC、惠普等公司呆过的微软经理人向盖茨说,“微软没有企业文化”,盖茨听了不太高兴,他说,“微软有,就是聪明(Smart)和激情(Passion)。”盖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管理着公司,而这位微软经理人几年后才真正明白盖茨话中的真正含义。

  聪明(Smart)和激情(Passion)是微软一直强调的企业文化。但是,并非很多人真正理解此中的深意。很多人都知道微软招聘聪明人,在网上也有不少微软式试题来测试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是,智商高并不是盖茨心目中的聪明。换而言之,有的技术人员可能长时间都是在底层打拼,而微软中国高层张亚勤、沈向洋之所以能身居高位,也并非智商高这么简单。

  在微软,评价一名经理人的好与差,一般会分为几类:A类是生意做得好,知道为什么;B类是生意做得不好,但是知道为什么;C类是生意做得好,不知道为什么;D类是生意做得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

  因此盖茨眼中的聪明,是一种KnowHow(知道如何做)的能力,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知识管理系统,只不过盖茨把它做得非常完善。

  激情是盖茨强调的另一个重点。但是,这也成为盖茨的一大隐忧。和10年前比,微软员工的平均年龄在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微软也呈现出一定的“大企业病”,盖茨以前也自我批判过,说微软正变得“官僚化”,其致命问题就是速度缺乏。

  其次是建立了一个以数据为导向的数字神经系统。比如,微软经理人会对微软的一套管理办法印象深刻,这就是:每年一次的“MiddleReview”(中层反馈),微软CEO鲍尔默率领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数据分析专家,轮番拷问各个国家、地区的中高层经理人,确定微软的当地战略。微软不仅建立了庞大的数字神经,而且把这种数据的挖掘做到了极致。有一年,微软中国的业绩不太理想,鲍尔默问为什么?经理人把原因归结于发大水这一自然灾害,鲍尔默现场调出几个受水灾影响的省市,进行加权计算后,发现这个并非真正的原因,中国的经理人哑口无言。

  一个具体的数据是,通过微软和苹果的财务对比,微软在人均收入上低于苹果,但在人均纯收入上,微软却高于苹果。

  Google让盖茨失眠

  4月21日,在海南博鳌一个“青年领袖圆桌会”上,盖茨向网易董事长丁磊、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裁李亦菲、阿里巴巴主席马云、SOHO中国CEO张欣、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等进行商业布道,盖茨也透露了自己的担心,称Google让他失眠。

  要想找到盖茨真正的敌人,先要看看盖茨被谁成功挑战。

  是苹果吗?20世纪80年代,微软和苹果互相争夺商业和个人计算机的市场份额。尽管苹果公司在市场上第一家推出带图形用户界面的PC,但是作为回应,微软公司很快就宣布它拥有自己生产的产品MicrosoftWindows。苹果虽然一直以挑战微软为己任,但在盖茨眼里,苹果可能并非直接的对手。因为,苹果对微软帝国的威胁有限。

  20世纪80年代末,不少公司超过了微软,成为商业和办公软件的领导者。比如,Lotus1-2-3的数据表程序销售量排名第一,Excel是第二。文字处理程序排名第一的是WordPerfect公司开发的WordPerfect。

  这些对手并没有产生致命的威胁。盖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源于一个野心:让每张办公桌和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计算机。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微软牢牢控制了桌面。

  但是,最近10年来,盖茨受到了两次致命的威胁,这两次战役盖茨都犯了错误。

  首先是20世纪90年代网景(Netscape)的威胁,当时,网景有85%的浏览器市场(三千八百万用户)占有率,而微软IE只有4%的份额。和Lotus、WordPerfect的挑战不同,网景直接瞄向了盖茨的商业根本——桌面。虽然网景以失败告终,但是盖茨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被冠以垄断者的恶名。

  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Google的崛起。聪明的Google没有采取传统的游戏规则,而是建立了新的游戏规则,可能盖茨也没有意识到,搜索会对用户、业态产生这么革命性的影响。盖茨对Google迅速展开了反击,但是,Google成功地利用搜索撕开了“桌面”的一道口子,而且,不断深化对“桌面”的进攻。前段时间,Google中国推出了Google拼音,这也可以视作是Google对“桌面”入侵的另一战场。

  Google正在成为盖茨的最大敌人,更为关键的是,Google代表的是新一拨互联网的力量,他们不仅建立了清晰的商业模式,更建立了高效的企业文化。在互联网的第一拨战役和第二拨战役中,微软都是落后者,面对下一拨的互联网战役,微软如果再次失利,那将真是一个噩梦,有微软内部的经理人表示,“对Google,微软找不到杀手锏”。

  最后一战:互联网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盖茨的“最后一战”
  盖茨的互联网意识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当时盖茨写出一篇享誉全球的文章——《互联网浪潮》,这也开启了微软向基于互联网的技术转型。

  2005年底,盖茨再次推出新的互联网战略——Live战略,并在2006年创立微软在线服务集团。几年前,曾将搜索业务外包的微软开始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开发项目;2006年5月,微软不再将广告系统外包给雅虎,而是推出了自己的AdCenter。自此,微软的Live战略不断“血肉丰满”,有门户、搜索、邮件、博客、即时通信、社区等互联网服务,还包括OfficeLive等软件+服务的布局,甚至有OneCare的在线安全保障。

  最近几年来,盖茨一直在积极布局互联网战略。但是,这一“最后的战役”却并不顺利。一位分析人士罗伯特·斯考伯就批评道,“微软互联网战略整体上是个败笔。它的搜索是个败笔,它的广告系统同样是个败笔。”

  在互联网分析人士吕伯望看来,盖茨在互联网上落后了,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处理是最重要的部分,互联网之后,信息的分享、获得变得非常重要。比如,搜索取代文字处理,成为最重要的应用。

  互联网观察人士方兴东则认为,盖茨可能是微软互联网战略的另一种障碍,“盖茨的互联网战略始终没有走对路”。在他看来,盖茨是用软件的模式在打互联网战役。软件模式采取的是厂商导向,而互联网模式的根本则是用户导向。“微软过往的优势阻碍了互联网战略,它不是战术上有问题,而是战略上有问题,微软的互联网布局很多,但是很模糊,它总是像做软件一样,不断进行升级,看起来非常混乱。”

  在一些微软经理人看来,微软在互联网反击上的不利,可能成为盖茨的最大隐忧。比如,在搜索上,不少公司都被Google所赶超,但是有不少公司都在奋起直追,雅虎早在2002年就买下了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公司,进行积极布局,而微软则反应迟钝。对于互联网下一步,微软的落后和缓慢让人难以想象。对Google的反击,微软一直缺乏杀手锏,而Google对微软桌面的侵蚀,却是步步为营。

  在清华大学,当被问及微软目前的Windows和Office还能卖多久,盖茨回答说,“经商的部分乐趣就在于没有人可以向你保证未来怎么发展。这可不像可口可乐,这种十多年来最受欢迎的饮料,也许在20年里他还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如果你喜欢那种预测的话,软件领域可不适合,因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不断冒巨大的风险,同时面对大量的竞争,面临客户的大量需求。软件行业这种不确定性,在未来几年将驱使我们不断前进。”

  不可否认,盖茨这一页马上要翻过去了。他代表着PC时代的极致成就和极致高度,当年那个要改变世界的反叛青年已经变老,并步履蹒跚起来。盖茨的背后,互联网这一页刚刚被翻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6545.html

更多阅读

最令比尔·盖茨委屈的中国传言图 比尔盖茨

微软最近的“黑屏事件”搞得中国人们很震惊。就连已经从微软公司退休的比尔·盖茨若干年前说过的一些话也成为了微软推出的正版策略“别有用心”的证据。对于首富、首善盖茨同学,在中国的传闻多得很。真真假假,因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人们

比尔·盖茨母亲的教子经 比尔盖茨的母亲

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全球多少青年为之疯狂。其实,他的成就的取得也不是偶然的,跟他有一位良善、聪慧、开明的母亲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母亲玛丽是学校的一位教师。出身于一位银行家的家庭,父亲的精明能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图一:比尔盖茨的英文名是什么

图一这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大楼,是比尔盖茨捐赠的。不少人可能觉得我是不是搞错了,那大楼的门口不是明明写着WilliamGates,其实它与BillWilliam指的是一个人。在英语中Bill是William的简缩形式,表达昵称。在计算机科学中,

比尔盖茨的女儿 比尔.盖茨总结了对机会的四大标准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总结了对机会的四大标准:1、最大的趋势:什么是趋势?趋势是现在没有将来会有;现在少将来会多;现在多将来会普及2、最大市场:——全球化(通过互联网能瞬间做到全球化,光的速度)3、

声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盖茨的“最后一战”》为网友七堇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