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来临ppt 大数据时代来临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大数据(Big Data)扑面而来,走进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浏览网页、刷新微博、搜索关键词、上传文件、发送邮件、交友购物等,都是大数据的一部分;大数据喷薄而出,每个人都是数据的传播者和分享者,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传感器、导航定位终端等,遍布各个角落。

  一秒钟内,互联网产生的数据量,比20年前整个互联网储存的数据还多。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达到1.8ZB,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IDC数据表明,全球企业数据正以55%的速度逐年增长,IDC预计,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35ZB,为2009年的44倍。

  大数据不单单是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生成迅速,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被称为下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石油和金矿。

  【 事 件 】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旨在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装上“法律的盾牌”。

  《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对治理垃圾电子信息、网络身份管理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的义务与责任、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突破40%,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带来十分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对此,社会各界反应强烈,要求加强对网络信息的依法保护。

  《决定》第一条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针对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决定》规定,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对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被侵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评价说,近年来网络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严重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权,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干扰,这部法的出台将有利于保护网络环境中的个人隐私。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指出,垃圾短信和个人信息保护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许多国家在2000年左右逐步完成了反垃圾邮件的立法。这次通过的《决定》填补了我国相关法律的缺位。

  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和数据保护问题上已走在前面。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采取了较全面的数据保护措施;德国黑森州在1970年颁布了全球第一部数据保护法,1977年德国制定了联邦数据保护法。2012年12月20日新修订的奥地利《数据保护法》非常全面,包括总则、数据使用、数据安全、数据发布、相关者的权力、法律保护、监管机构、对数据的特殊使用、特殊使用的种类、处罚规定、过渡和最终规定等。

  这些国家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一方面提升了民众的数据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给了消费者一个相对干净的使用环境。

  【 背 景 】

  大数据蕴藏巨大价值

  有一天,美国零售企业好市多(Costco)接到了一位母亲的投诉:“我的女儿才16岁,你们却向她推销孕妇类的产品。”但是,这一次,尴尬的是这位母亲,她16岁的女儿确实怀孕了。为什么卖货的商场,却能比朝夕相处的母亲,更早知道女儿的孕事?

  这就是大数据的威力。16岁的女儿发现自己怀孕之后,不敢告诉母亲,只能时常在网上浏览一些和怀孕相关的网站,搜寻一些孕妇要用的东西。这些浏览行为被当做数据记录下来,Costco的数据分析团队,据此进行了精确的商品促销定位。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迎来大数据时代。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不仅事关国家的数字主权和战略安全,而且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据产业市场将形成2万亿元规模。

  据了解,2012年3月,美国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把大数据称为“未来的新石油”,其6大机构合力研发核心技术,支持协同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目前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价值还只是冰山一角。大数据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IBM、亚马逊、Google、Facebook等国际知名企业是大数据的主要推动者,国内的大数据代表性企业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据国外媒体报道,零售和计算巨头亚马逊如今并非商务公司,而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它拥有日益增长的云基础设施、海量数据流和内容。连接亚马逊在线零售、云服务和平板电脑业务的共同要素就是数据。市场研究公司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师雷?王(Ray Wang)称,亚马逊开发出的云基础设施处于盈利状态,可以资助零售业务的运营。它拥有的移动设备和内容可以通过用户网络进行传播。

 大数据时代来临ppt 大数据时代来临
  “大数据就是金矿,谁挖掘得好就可以成为竞争壁垒。而今天最好的大数据都在大公司。我的预测:互联网大公司大部分会学会驾驭大数据,越做越强;而大部分非互联网公司(电信、银行、保险)虽拥有大数据,却不知其珍贵,或用之不当。”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新浪微博中如是说。

  中国电商龙头阿里巴巴一直注重挖掘数据的价值,如通过分析行为数据细分用户、利用电子商务数据发放“信用贷款”。2012年阿里集团正式提出大数据战略,将发挥旗下电商平台的集群优势,内外双管齐下,打造数据平台和数据产品,实现数据资源的最大共享。

  鉴于国内数据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新兴的大数据创业公司也蓬勃崛起,如秒针系统,运用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技术,帮助客户有效评估和优化数字广告效果,能为客户提高30%~50%的广告投放效果。宝洁、欧莱雅、微软、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在使用其数据产品和服务。

  “大数据时代,企业关注的重点将转向数据。”李国杰说,计算机从追求计算速度转变为大数据处理能力,软件从编程为主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云计算进入以分析即服务(AaaS)为主要标志的Cloud2.0时代。生物制药、新材料研制生产的流程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将形成数据服务、数据探矿、数据化学、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如华为、联想、浪潮等都在顺应大数据需要而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在医疗方面,我国每年的就诊患者是世界上最多的,如果对这些医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治疗疑难病症以及开发新药都将产生积极影响。甚至数据分析还能帮助抑制物价波动。比如,一些地方的食盐抢购风潮,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完全可以提前判断出市民抢购食盐的情况,只要提前抛售食盐,就能有效抑制价格的快速上涨。

  【 焦 点 】

  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

  由于数据能够产生经济利益,近年来,非法获取、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网上诈骗、网络谣言、垃圾信息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数据安全“谈虎色变”,人们对数据开发和应用表示质疑和担忧。

  “云计算时代的大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社会因大数据使用而获益匪浅,但个人隐私也无处遁形。”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说,近年来发生的谷歌泄露个人隐私事件,盛大云数据丢失事件,2011年韩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Nate和社交网络“赛我网”遭到黑客攻击,致使3500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等,都严重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电信运营商、银行、医院、政府部门、互联网公司等早就拥有大量客户数据,为何现在成了“香饽饽”?业内人士指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加上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数据的市场价值空前提高。还有一个趋势,很多行业和企业的数据正在整合,这就让原来分离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宝库。但对相关个人来说,更加危险,一旦被恶意利用,后果很严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在整体网民中的比例为72.2%,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2012年11月发布的《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则显示,72.2%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通过手机上网一次,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崔聪聪表示,个人信息被滥用,源于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所面临的危机将更大。今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点应该是:细化收集、利用和传输个人信息的规则;明确个人信息控制权的性质为人格权;对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实施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大数据时代,安全是一个基础保障。”李国杰说,“如果建立一个竞争有序的大数据交易市场,将数据打包成产品依法进行交易,那所谓的数据隐私问题就可以规范化了。现在数据市场还未成型的情况下,那从顶层设计上要注意保障数据安全,包括隐私权、执行权、防范数据篡改和崩溃、可信度等一系列问题。”

  淘宝网商业智能部首席总监车品觉表示,数据安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文化和道德问题。如果有一个人人都重视数据安全的良好氛围,那就不存在数据安全。有些人不知道数据的危险性,但做数据的人深知数据的利害。大数据如果走下去,没有安全保障,早晚会出事。这是个一攻一守的问题。

  在邬贺铨看来,未来谁掌握了数据,谁就可以领先。但是,从茫茫数据中分析出有用的东西并不十分容易。例如智慧城市,虽然北京已有七八万个摄像头,但是拍完之后,却没有把它们进行关联来分析汽车流向,优化道路。现在只是用在肇事车辆的拍摄、闯红灯等。

  【 启 示 】

  科学发展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产业指建立在对互联网、物联网等渠道广泛大量数据资源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分发的信息服务业。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呼吁说,中国应制定国家大数据战略,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即国家顶层规划,整合创新资源,实施“专项计划”,突破关键技术;构建大数据良性生态环境,制定支持政策、形成行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构建大数据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

  李国杰认为,数据安全主要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数据放在哪里都有泄露的风险,它与商业模式有很大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如果只是除弊而不兴利,那就越除越小,最终抑制它的成长。所以要正确看待新兴事物,并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

  李国杰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务之急是建立上下游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大数据产业环境,特别是构建有技术自主权的大数据产业链。他指出,中国数据市场的建立可以借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模式,一是政府出台优惠措施加以扶持;二是建立透明公开的交易平台;三是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四是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作为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源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中关村率先布局大数据产业。2012年12月13日,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已正式成立,由百度、联通、联想、北大、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知名企业、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同时发布了云天使基金、中云融汇基金、大数据实验室孵化基金三只产业投资基金。今后,每年的12月13日被命名为中关村的“大数据日”。目前大数据产业已纳入《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将开展云运营和大数据示范应用。

  此外,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也规划了国内首家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专业园区。它以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以云计算、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为着力点,以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应用为突破口。2017年将建成以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国家级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对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趋势,现在数据分析面临机遇与挑战。挑战是,怎样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机遇是,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最多的个体,最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不是去追求某个个人隐私,而是了解整个群体的趋势。

  例如,美国加州一家保险公司,虽然它开出的农业生产保费比别的公司高很多,但其仍然拥有最高的客户量。原因就是,它搜集了美国几十年的气候数据与每一块地历年农产品数据。它所提供的服务是,由它向农民提供明年的种植信息(种什么植物、增产还是减产等)。但是如果信息错误,它将比其他保险公司支付更高的赔付额。“事实上,这家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特别低,因为农业有自己的生产周期,通过历史数据找出规律,判断某个地方明年的收成。而我国现在很缺这样的机制,因为农民只会作简单的判断,2012年猪肉贵了,明年多养猪,明年亏了,后面一年不养了。”

  据Gartner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技术曲线成熟度报告》指出,大数据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需要2~5年。所以,中国发展大数据产业不能再重蹈光伏、风电、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盲目跟风、一哄而起的老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658.html

更多阅读

大数据时代pdf下载 大数据时代txt下载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

信息时代的大数据现象值得哲学关注 facebook值得关注的人

信息时代的大数据现象值得哲学关注——话说《大数据时代》摘要:《大数据时代》传送了当前IT技术新发展的走向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信息,深化了对当代世界变革的认知,加速了人类文化品位的提升。同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一

大数据时代的用户信息安全三原则 数据安全管理原则

大数据时代的用户信息安全三原则几年前,雷·库兹韦尔写过一本书叫做《奇点临近》。他说,人类文明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在本世纪的中叶会经过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奇点。奇点是一个拐点,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可能会进入一个分岔,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 大数据时代移动营销的十大趋势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数字生活空间,用户每天上网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应用正在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正在深刻改

声明:《大数据时代来临ppt 大数据时代来临》为网友清风一曲欲孤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