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总市值达21.1466万亿元,首次超越我国GDP(2006年),这标志着国内证券化率的水平已突破100%。
文/韩志国
21世纪的中国注定会面对一个经济空前发展、体制全面转型、国家和平崛起的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资本的浪潮波翻浪涌惊涛拍岸,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与经济高速成长等多重因素汇合与融合所催生的中国股市,不仅激活一轮波澜壮阔并且迭创新高的指数牛市,而且还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资本时代。 资本时代是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资本、资信变资本的逐利时代,是市场机制重置、市场理念重塑、市场功能重建的跨越时代。中国全面进入资本时代,意味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与发展机制的全面转变。 资本时代是全民投资的时代。全民投资、全民创业、全民创富将成为资本时代的主流,整个社会的金融意识也将在发展中得到空前提升。 资本时代是市场逐利的时代。逐利不能成为市场灵魂,竞争不能成为主导机制,要素不能成为整合对象,社会经济的运行就必然混乱无序,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率。 资本时代是发展升级的时代。资本融资将成为社会融资的最便捷方式,资本扩张将成为经济扩张的最主要手段,资本增值将成为财富增加的最有效途径;由投资意识、投机意识、利率意识、风险意识与信用意识汇合的资本意识,将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意识;由资本的生成机制、资本的组合机制、资本的竞争机制与资本的增值机制组成的资本机制,将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 然而,资本时代的到来既是千载良机也是重大挑战。资本时代从微观到宏观改变中国经济甚至整个中国。从银行作为资金分配的主渠道与资源配置的主机制转向资本市场,也是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层质变。 进入资本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机制。在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改革从主体上解决了中国企业的产权关系以后,银行制度的变革就成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重点与焦点。而由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分配的主渠道与资源配置的主机制,不利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与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置换。由资本市场取代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分配主渠道与资源配置主机制,不但势在必行,而且也刻不容缓。 进入资本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行政权力的行政理念。现阶段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行政层次所掌握的经济资源,二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正是由于商业银行所掌握的巨额信贷资金,才使得政府的行政意志能够不断地得以体现,并且迟迟不能转换管理机制与行政理念。几乎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全过程的时而“过热”时而“过冷”的讨论与政策转变,也无不与银行信贷规模过度膨胀与过度紧缩直接有关。商业银行的行为机制与行为理念不改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支配能力就不会被挤缩,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评价机制与市场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就难以形成并有效运转。 进入资本时代将对现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挑战。中国经济中面临的最紧迫课题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价格上涨过快还是投资增长过多,都与流动性过剩直接有关。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而不是政策;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调节,体制中的问题则必须依赖于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解决中国现实经济中的问题实际上有两种视角:一是把股市的发展特别是牛市的运行视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消极因素,以此为依托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必然出现走偏甚至严重走偏;二是把股市的发展特别是牛市的运行视为化解中国经济内在矛盾、引导中国经济走向更高阶段的重大机遇,以此为依托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走出恶性循环而实现良性运转。政府与决策层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把握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进而把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转到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轨道上来;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热情地而不是冷漠地,促进中国资本时代的到来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市这一轮牛市所激活的积极因素与其唤醒的金融意识,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政府与社会都必须珍惜与爱护这得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顺势而为地推动中国经济更快、更好、更有活力也更有效率地发展。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把握市场的整体脉动,是中国进入资本时代的第一个要求。这一轮牛市所改变的不仅是中国经济,而且是整个中国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命运。中国股市已经开始了迭创新高的过程,指数的不断攀升与市盈率的整体下降相互映衬,使得牛市的进程有着强劲的动力与张力。 市场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的前提,是市场不受干预的演进与酣畅淋漓的运行,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与适宜的资源配置环境。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如果没有5000多点的攀高与1000多点的探底,就不会有现在2000多点的均衡。此时,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市场与尊重市场,并且对市场有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允许犯错,才能知错并认错,投资者也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与起伏中逐步走向成熟。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提升市场的战略空间,是中国进入资本时代的第二个要求。发展股市不但要成为国家战略,而且必须成为主导战略。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依赖发达的资本市场,一个民族的兴盛必须依托强大的资本时代。信息经济的制高点与资本经济的爆发点是当今世界的强国之路,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制度的进一步演进,无论如何也不能绕开资本市场。作为中国最优质资产蓄水池与最有效资源增长点的中国股市,其发展得越健康,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就越顺畅,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与能力也就会越强。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把握市场的主导政策,是中国进入资本时代的第三个要求。中国股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能力有多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不但取决于中国股市制度创新与发展创新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取决于政府与管理层对股市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认知程度与把握程度。 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不能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源泉,而只能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交易的成本越高,制度的“漏斗”就会越大,市场的活力与张力就会越低,资源的配置就会越缺乏效率。在全世界都在大幅降低股票交易成本甚至取消交易税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就必须对现行的股市政策进行全面反思,当务之急是对股票交易印花税进行再调整,否则就很难形成合理的市场环境与有效的市场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现在“泡沫论”、“过热论”、“崩盘论”很多,我一直在做“苏醒论”的评价。中国28年的改革当中,机会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损失有多么巨大。为什么以往的代价都可以付出,而到了嬗变和涅槃的时代,我们就不能付出任何的代价和成本?金融意识的觉醒,使民众都在以自己的财富催生着一个伟大的资本时代。拿美国的指标看中国,就像200多岁的老人看中国1岁的新市场,是看不透的,必须用新的标准和眼光看待中国的市场。 中国股市已经有了16年的历史。16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青春年少,但是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却可谓饱经沧桑。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和全流通,中国股市正在走出以往的阴霾。没有冬雪就没有春光,没有彷徨就没有希望,没有暴跌就没有暴涨。股市从来就是这样,拐弯的地方就有太阳。 (作者为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