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合作 重点 升值并非完善中欧经贸关系核心



 关注中欧经贸关系不能只看到货物贸易的不平衡和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问题,还应该从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等角度全面看待

    李刚/文

  近年来,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得到了全面、持续、快速的发展,成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由于欧元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同,使汇率问题成为中欧贸易关系的一个焦点。但是,认为汇率是导致中欧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则难以令人信服。对于中欧经贸关系平衡发展双方都应该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和努力,而非单纯要求人民币对欧元升值。

  中欧经贸格局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欧盟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四大引资来源地。

  货物贸易方面,中国与欧盟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贸易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2006年中国从欧盟(25国)的进口额年均增速为20.1%,向欧盟出口额年均增速为32.7%,进出口额年均增速均高于同期与美国的进出口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7.7%和30.2%)。同期中国对欧盟顺差额也飞速增长,2006年达到913.9亿美元,是2001年的11.4倍,年均增速达62.6%,是中欧贸易总额增速(20.1%)的3倍多。据最新统计,2007年1-10月份中国对欧盟(25国)贸易顺差已经超过2006年,并突破1000亿美元,达1062.2亿美元(见图1、图2)。由于中欧双方统计口径问题,欧方统计数据显示的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欧盟各项统计数据均高于中方)。

  服务贸易方面,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欧盟是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一大来源地和出口第三大市场,是中国服务贸易的最大逆差来源地。其中,2006年欧盟在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三个项目上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双向投资方面,从存量上看,截止到2006年底,欧盟对华投资存量为531.9亿美元,中国对欧盟投资存量为8.6亿美元,二者比例为61.8:1。从流量上看,2006年欧盟对华投资53.2亿美元,中国对欧盟投资1.3亿美元,二者比例为40.9:1。这两项指标均反映了中欧双向投资的不平衡性。此外,在欧盟对华投资中,70%以上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处于盈利水平,平均利润率水平至少在30%以上。

  总体来看,如果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综合考虑,中欧之间总体经贸利益格局基本上是平衡的。单纯以货物贸易的不平衡进行推论,进而指责中国非公平竞争是片面的,有失公允。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欧贸易无实质性影响

 中欧经贸合作 重点 升值并非完善中欧经贸关系核心

  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使用,总体上看,欧元对美元处于升值状态,至今已突破1:1.48(2007年11月21日)。并且欧元的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要远远高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见图3),这种情况导致了人民币兑欧元事实上的贬值,并也成为近期欧盟力压人民币加快升值,减少贸易逆差的主要理由。

  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对贸易逆差增大和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表达了强烈的关切,并要求人民币升值应与一篮子货币挂钩,而并非仅仅对美元升值。对此既要高度关注,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分析。

  通过对汇率变化率与中欧贸易变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变化与中欧贸易差额的不断扩大并无实质性相关关系。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变化率与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变化率、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变化率以及与欧盟贸易差额的变化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小于0.1(越接近1表明其相关性越强,越接近0相关性越弱),双侧检验P值同样显示其三组变量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汇率变化对中欧贸易的变化无实质性影响。

  汇率问题对中欧货物贸易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今年以来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情况下,中国自美国的进口仅增长了15%,而在人民币对欧元贬值的情况下,中国自欧盟的进口增长得更快,达到21%,如果认为汇率是中欧贸易不平衡产生的主要原因,则在经济学常理上解释不通。

  导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原因很多,汇率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不应无限夸大其作用。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由全球产业转移而导致的加工贸易方式。中欧商品贸易结构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的比较优势,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推高中欧贸易顺差。据统计,中欧贸易顺差中95%是加工贸易,81%是外资企业(主要是欧盟在华企业)造成的。单纯以原产地规则统计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状况。此外,中欧不同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导致消费需求各异、中国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政策的推动作用等等也是导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原因。

  构建更加平衡的中欧经贸关系

  我们认为,中欧贸易平衡性问题应置于更广泛的层面来讨论。一是中方在货物贸易中存在较大顺差,其构成原因颇为复杂,产业结构中欧盟跨国公司的作用十分突出,它是中方对欧盟出口的主要力量,这突出的表现在加工贸易方面。二是中方在服务贸易中存在较大逆差,在服务贸易的几大主要部门,欧盟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银行、保险、海运、商业零售(连锁经营)尤为突出。三是中欧双向投资不平衡。欧盟跨国公司不仅在双边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而且其在华利润也较高。欧盟在华企业盈利的汇回,在加工贸易中的利益掌控以及价格转移,使其所获实际利益远远超过账面水平。综合来看,中欧经贸关系在高速发展中是互利共赢的。

  在美元与欧元汇率之争中,人民币与二者的汇率问题也被推向前台,并成为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未来在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与世界各主要货币调整相互关系,使一篮子货币体系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为了实现中欧盟经贸关系的平衡发展,我们认为双方都需要以新的视角,在更深层次上审视现状,面向未来重新定位,并借此做出政策上相应的调整。中国尽可能扩大从欧盟的进口,同时也希望欧方放松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尤其在军售解禁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放松军民两用产品的限制。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6690.html

更多阅读

韩国 南朝鲜 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发展与我省对策

    近年来,苏联与南朝鲜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方兴未艾,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与急剧变化,对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苏联与南朝鲜经贸关系的发展现

大陆-台湾经贸关系:“大陆让利模式”陷瓶颈?

     2月11日起,台湾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率团到大陆参访,与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 在会面背后,是两岸几十年来经济贸易互动的未来更多牵动了被经贸所影响到的每一个个体。在连续多年的向上

两岸经贸论坛 “大选”后的两岸经贸合作

     细察马英九赢得中国台湾2012选战的关键因素,不能不说是两岸经贸合作及借助中国内地旅游观光客带动旅游酒店和商业服务发展帮了大忙。熟知两岸政治历史背景的人们想必知道,现存两岸经贸关系的基础是政治和解与对策权衡。  

声明:《中欧经贸合作 重点 升值并非完善中欧经贸关系核心》为网友半城殇心已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